我用我法
——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藏傅抱石作品评析两则
■黄戈(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2024年10月是傅抱石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傅抱石先生对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历史性贡献,为弘扬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由江苏省文旅厅主办,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傅抱石纪念馆承办的“傅抱石: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高峰”特展于11月4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展,以此向这位深远影响20世纪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傅抱石先生致敬。本期,推介两幅江苏省国画院院藏、傅抱石纪念馆馆藏傅抱石精品,以飨读者。
傅抱石的画题往往具有爱国的、民族的意识,并且饱含阔大和深远的意境,这些都与他对传统中国画论中关于人品、胸襟的理解和阐释所契合。“苏武牧羊”作为传统中国画题在历代中国画作品中并不鲜见,但在抗战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傅抱石创作多幅这个经典画题却有不一样的深意与价值。这幅江苏省国画院收藏的傅抱石《苏武牧羊》创作于1944年正月初三(据题识),与1944年12月所作的《苏武牧羊》有相近的构图和造型,但人物形象更饱满丰富,形态更深入精微,画面尺幅更大,是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人物画的扛鼎之作。细观此画人物造型高古奇崛,人物神态微妙传神,作者精心营造出画面苍凉悲壮的氛围,令人过目不忘。特别是对苏武的刻画,从人物服饰到手持节杖,均有历史考证出处,毫不含糊。苏武那种仰天凝视的坚毅神情和巍然不动的体态都与背后的匈奴人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以古喻今的艺术表现确实为抗战时期的民众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持和鼓舞作用,它唤醒了一个具有深厚爱国热忱与历史传统的民族追求自由的激情,推动民众重燃起民族自尊与抗争的力量。结合时代背景,再读傅抱石1940年在重庆《时事新报》上发表的文章《从中国美术的精神上来看抗战必胜》真与此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傅抱石认为“中国美术的制作,是根于作者人格的熔铸,所以‘雄浑’、‘朴茂’,处处保持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态度。”是对其创作《苏武牧羊》的最好自我诠注。时至今日品读这幅《苏武牧羊》及傅抱石的文章,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画家在大时代下坚定的信仰、澎湃的激情与天资纵横的艺术才华。
傅抱石纪念馆藏有一幅《雪舟像》画稿。无款无印,但为傅家捐赠,流传有绪,真迹无疑。长久以来研究者及爱好者都关注傅抱石作《雪舟像》的完整作品,多有出版著录或发表,很少有人关注此件未完成稿。雪舟等杨(1420——1506),是日本室町时代最杰出的僧侣画家,傅抱石评价:“雪舟是日本划时代的画家,是日本水墨画特别是水墨山水画的完成者。”他曾游学中国,传播中国水墨画至日本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傅抱石多次撰文介绍,如《雪舟及其艺术》、《雪舟的山水画》,郭沫若在1956年3月为傅抱石编《雪舟》画集题签。同年4月傅抱石作《雪舟上人像》,从其题识中可知“予所接凡数本……”,傅抱石画了多幅雪舟像,此画稿尽管无款无印,极可能是傅抱石创作《雪舟像》中的一幅未完成稿。傅抱石的人物画为世人推重在于刻画人物的“传神写照”,无论仙子神女亦或高士僧侣,其眼神的精微描绘在傅抱石笔下总是流露出一种迷离恍惚、欲诉衷肠而言之未尽的神态和情绪。这张《雪舟像》尽管是张画稿,但秉持了傅抱石人物画一贯的风格:人物神情内敛、深沉、凝定,可以感受到魏晋人物画高迈肃穆的上古气息与日本人物画素雅朴茂的异域格调。无论山水画或者人物画,在中国画传统技巧与外来资源之间,傅抱石确实找寻到一种最恰当的平衡和度量,形成了外引内化、传统出新的典范。或许没有最后成品的完整性拘束,在这张画稿中描绘人物的笔墨更加酣畅自由,衣帽勾勒更加洗练轻松,淡墨淡色的轻晕赋染下与精谨的表情刻画形成鲜明对比,更彰显人物的神清气朗、精神矍铄,一位个性坚毅、学养深厚、阅历丰富的日本画僧形象跃然纸上。
此画一直藏于傅家,后捐献给傅馆成为馆藏珍品。傅抱石同年一段时期内创作雪舟像主题的画作多幅,很重要的缘由是当年要在北京召开“世界文化名人雪舟等扬逝世四五〇周年纪念会”,傅抱石受邀参加并作大会发言。此次活动由当时的保卫和平委员会、对外文委、全国文联、全国美协主办,邀请了日本美术代表团山口蓬春、北川桃雄等一行。这个带有和平友好主题的高规格中日美术展览具有重要政治意义,成为当年傅抱石重要的研究、创作及社会活动的主题。傅抱石在5月5日致信郭沫若为其所编《雪舟》画集作序题辞中谈及了创作的过程、体会及造像渊源:“数月来倾全力于《雪舟》之研究,《画集》前言文字部分初稿最近可以完成。……奉美协之属,为纪念雪舟而作者。雪舟原无肖像遗留,在日本也是多种多样。拙作为根据雪舟四世云谷等益所作,从雪舟整个历史进行刻画,……”此信原件现藏北京郭沫若故居纪念馆,而傅抱石纪念馆现在新展陈布置出此次活动的邀请函及论文集复制件。1956年8月22日晚七点半,在北京剧场召开了“世界文化名人雪舟等扬逝世四五〇周年纪念会”,傅抱石现场作《雪舟及其艺术》学术报告,全文发表在次日的《人民日报》上,同版还发表了郭沫若《题雪舟画册》一文及日本雪舟逝世450周年纪念会访华代表团团长山口蓬春《雪舟艺术的现代意义——为雪舟纪念展而作》。从现存大会现场照片中可知,主席台背后悬挂的正是傅抱石所作的雪舟画像,与此画稿同出一个构图和形态,这个图像也可以从1956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雪舟》画集中傅抱石所作雪舟造像的图片对比中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