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青年艺术,来自各方的声音
●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发掘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帮助他们直接与市场对接,走好迈入市场的第一步,也帮助不少观众买到人生中第一件艺术藏品。这些年,也的确有一大批青年艺术家经过青艺博的平台获得更多关注,走向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作为支持和培养青年艺术家的重要平台,青艺博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累计为超过两万名青年艺术家提供服务,并展示了多达二十五万件艺术作品。这些数字不仅仅代表了青年艺术家们的成长和创作成果,更是青艺博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中不断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有力证明。
青艺博要接纳青年艺术家的“不完美”,甚至和传统审美看似违和的“不搭”感。在作品择选上,我们割舍了艺术风格更成熟的70后艺术家,将席位尽可能多地让给或许还不成熟的年轻艺术家们。或许是减法,但也是加法,希望更多青年艺术家能够借助这一平台走出来。
——上海青年艺博会总监 王芳
●非常荣幸参与第十届青年艺术博览会“信可乐也·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通过策展人的整体梳理,将不同类型和表达方式的艺术家呈现在美术馆空间中。作为艺术从业者,我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期待有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持续多年的关注和支持青年群体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在支持认可年青艺术群体的创造力。
能够看出青艺博十周年对此次展览的重视,也给众多青年艺术家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肯定,作为在上海的博览会,同期也有另外两个博览会及各个美术馆、画廊、艺术中心等机构近两百多场活动,青艺博也让众多藏家和专业观众看到这个群体更有前景的价值,我们需要青艺博这样的平台。
——参展艺术家,资深艺术策展人,美术馆、博物馆专业照明顾问 韩春阳
●不管在国内或是国外,我认为现在都是一个对于艺术学习者非常友好的时代。我们有机会在线下或线上阅读关于艺术的文献书籍,了解不同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理解,看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阐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便能慢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我认为这是我们培育自己艺术风格和见解很好的土壤,也是找到独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路径。
能在柏林学习当代艺术,我认为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一方面,在这里我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同时与他们的交流也常常是我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我能够在整个欧洲的范围内更方便地去参观一些博物馆和画廊,在校内校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艺术沙龙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
当然,国内的展示平台对于我们这样的艺术学习者来说也是极好的支持。每一次在画廊和展览馆的展出机会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履历,还可以积累布展的经验,结交同样在学习艺术的伙伴,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学习路上非常珍贵的收获。
——参展艺术家 金羽天
●艺术家是信仰生命的人,创作本身就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创造的习惯就如同毒药,痴迷的对象也许会改变,但创作的兴奋和快感会始终延续!当下的艺术青年们思想开放、大胆、热情、激进,正好有了青艺博这样的平台,让青年艺术家们通过交流展示作品、激情碰撞思想,让大家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创作激情,同时也让市场去发现新人,孵化新人,社会需要新鲜血液的融入,艺术亦如此!
——参展艺术家 王孜昱
●作为参展艺术家,我由衷感激这个平台为我们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展示机会,让我们能够更自如地与更广阔的艺术世界对话。在当今的艺术格局中,像西岸艺博会、021艺博会这样的成熟平台多服务于资深艺术家,而我们这些刚刚起步的创作者同样需要被看见的机会。感谢主办方、赞助商的支持,和策展人的精心策划,为我们架起了这座桥梁,让我们的创作能被更多人感知,也让我们在展示和交流中不断成长。这样的机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曝光度,更帮助我们深入艺术市场、了解其中的脉络与动向。这次参展让我深刻体会到,青年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滋养,正是在这样温暖的支持下,我们才有勇气不断探索未知,为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与多元的视角。
——参展艺术家 杨俏霞
●这次的青年艺术展,给了青年艺术家们一个很好的展示个性和自我的平台,大家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和装置,向观展者展现了青年艺术从业者的活力和态度。作为参展者和参观者,我从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汲取到了灵感,拓展了创作的可能性,观看每一件作品就仿佛在与每一位作者对话,而这次展览很好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与作者跨时空对话的空间。
——参展艺术家 杨肃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