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书法
3  4  
PDF 版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2005中国书坛的民间话语阵痛(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05中国书坛的民间话语阵痛(上)
□朱中原
  2005中国书坛的民间话语阵痛(上)

  □朱中原

  编者按:2005年的中国书坛,风云变幻。启功、刘炳森驾鹤西去,刘正成“冤案”平反,赵长青新官上任,张飙悄然换岗,沈鹏平稳离任,张海荣登宝座,王镛频繁炒作,唐双宁迅速窜红,书呆子(孙宝晶)网络成名……这一系列的书法领域的非书法事件构成了中国书坛的热闹景观,也构成了中国书坛几大新闻看点,使得书法人的神经被频频拨动。为此,我们特地约请书法观察家、文化批评家朱中原在辞旧迎新之际撰写这篇文章。文中观点,纯属一家之言,文责自负,并不代表编者看法。

  启 功 大师时代的终结?

  2005年夏,启功先生驾鹤西去,中国书坛引起震荡。

  启功先生的长逝,使中国书法界再次沉浸于回味大师、呼唤大师的沉重氛围之中。本来,当代书法界就已经离大师时代越来越远,而随着启功先生的离去,中国似乎也已经彻底告别了大师的时代。启老之后,当代书坛已经没有大师似乎渐成共识。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此。当这位被众多书法家们、书法爱好者们追捧的书法大师被盖棺之后,关于“大师”的讨论就迅速地覆盖于各类书法媒体。上海《书法》杂志首先打破沉默,面对沉寂的书坛首先叫板,陆续刊登了一些讨论大师问题的文章,其中有相当篇幅就直接涉及到关于启功先生、刘炳森先生的讨论和评价,文章观点鲜明、尖锐,颇有思考力度和冲击力,尤其其中一篇徐建融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徐建融先生在文章中首先肯定了启功先生的人品、学术贡献、社会影响、书法影响等等,但同时,徐建融却并不追赶时髦,他提到了关于启功先生地位评价的问题。针对书法界追捧的“大师”,徐先生首先发难,他认为,启功先生学问、人品、书品、影响、社会地位俱佳,甚至在当代书法界无人能及,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这是不是说启功先生就是“大师”了?如果说启功先生在古文字学方面有较大的贡献与造诣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称他为古文字学“大家”,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恐怕够“大师”地位尚差一截吧;如果说我们称启功先生为当代书法“大家”,这一点恐怕无人会反对,但是这又能不能说他是“大师”呢?什么是大师?大师显然是在某一领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宗立派的显赫人物,而且必须有学术、艺术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比如王国维、鲁迅、齐白石等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大师,但是启功先生能不能称为大师?不错,启功先生的确在古文字学方面造诣精深,但是在古文字学方面造诣精深的同时代人物并不止启老一人,而且无论学术成就、学术贡献都比启老要大,只是社会影响略逊于启老,所以我个人认为,称启功为古文字学大师不妥,至于其在书法方面,启老书法影响众人皆知,无须我赘言,而且其确实开创了当代“馆阁体”书法的先河。“馆阁体”书法无论怎样被人贬低,但是其历史影响力都是不可抹杀的,如果要抹杀馆阁体,那么就是抹杀从明到清的大部分中国书法史,这显然是不合史实的。所以,单就这一方面来说,启老在书法领域开宗立派,称书法大家无可辩驳。但是,称书法大师我以为仍然不妥。既然“馆阁体”书法格调不高,那么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就会相对偏低,而“大师”之称谓首先一点就是针对其艺术史地位的评价而言的。所以,在我看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能轻易以“大师”谓之。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启老的社会地位与历史影响,而实在是出于对启老的尊敬。因为,大师的称谓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检验的,即使是现在暂时被称为大师,而如果千百年之后万一其地位又降下来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告慰其灵魂呢?我相信,若启老在世,也不会轻易赞同别人给他扣上“大师”的帽子的。其实,对于道德、人品俱佳的启老来说,大师不大师对他本身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那些给启老随意扣上“大师”帽子的人,其动机何为?或许有人会立马说:我们是出于对启老的尊敬。但是,别忘了,我们必须得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什么是尊敬?只有首先尊重历史真实才是对一个人最尊敬的尊敬。如果抛开历史真实而去妄谈尊敬,那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即便是出于主观上的善意的尊敬,而这种主观上的善意的尊敬恰恰可能会遭致千百年后客观上的损毁。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清醒。

  无论如何,大师都已离我们逐渐远去。当当代书坛没有大师时,启老便成为了大师,当当代文坛没有大师时,巴老便成为了大师。这究竟是对二老的尊敬还是对二老的恶意拔高?这究竟是对中国文艺事业的尊敬还是对中国文艺事业的嘲讽?当然,有一点是我们无论如何也难以否认的,那就是,启老和巴老,一个代表着书坛的良知,一个代表着文坛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可能恰好表征着书坛和文坛良知的最后终结。悲乎!悲乎!    

  刘正成 后极权时代的书法悲剧

  无论如何,刘正成都是一个悲剧。时代的悲剧,个人的悲剧,性格的悲剧,文化的悲剧,书法的悲剧。

  或许,刘正成本来应该成为一个文学家的,但却无意中成了一个书法家。但是无论是作为文学家的刘正成,还是作为书法家的刘正成,在我看来都不会逃脱历史所强加给他的个体命运悲剧。刘于中国书坛来说,是中国书坛之幸,于刘自身来说,是刘之不幸,书坛之幸与个人之不幸,恰好构成了当代中国书法政治的一个悖论:权力角逐下的当代书坛及书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权力的衍生物,在权力与物欲横行的时代,纯粹的艺术人与文化人势必会成为权力与物欲的牺牲品。

  刘的悲剧性是注定的。刘的平反,也是注定的。前者的注定是一种中国特殊政治文化本身的体现,后者的注定是中国日益强大的民间意识形态的使然。只要中国特殊的文化特征不改变,那么诸如刘此类的书坛悲剧、文坛悲剧将会继续重演,只要中国民间意识形态继续强大,那么存留于世的“冤案”将会被逐一平反。

  刘被引起广泛争议,是注定了的事,只不过2005年因刘正成“冤案”的平反,而成为尤为敏感的话题。其被引起广泛的争议,一是对其下台原因的争论:一部分人倾向于书坛权力之争,一部分人倾向于其个人性格悲剧,一部分人倾向于书坛政客之陷害。当然直接事件便是所谓的“刘正成嫖娼案”。然而在我看来,不如说是在权力与利益纠结的时代的时代性因素与个人性因素的一种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局。二是对其书法书风的争论,大部分人认为刘之书法学术、书法活动引领了20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另有一部分人则强烈反对其书法书风,将其定义为“丑书”。毋宁说这是学术艺术之争,不如说这是书法权力与利益之争,因为有人倡导回归传统,批评“流行书风”和“丑书”,名为批评,实为打压。

  关于刘正成,我个人以为,刘对当代中国书法的贡献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其推动、引领了当代书法运动。无论是“中青展”,还是“全国展”,其功劳都不可磨灭,20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与蓬勃发展的“全国展”、“中青展”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二是其学术研究成果。这突出表现在其对书法史学的造诣与贡献上。“书法史学”与“书法史观”的确立于刘正成来说,当代书法学术界堪与之比肩者寥寥;三是编撰《中国书法》杂志。《中国书法》杂志能够成为一份核心学术期刊,并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认可,刘正成功不可没;四是编撰《中国书法全集》。我以为这是刘正成最大的学术贡献,《中国书法全集》确立了对书法家“历史时空定位”的史学研究范式,其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史学界,而且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一项浩大学术工程。而且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及的是,《中国书法全集》没有获得官方一分钱的拨款与资助,完全是一种民间学术行为,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成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而如此之大事,却竟然被某些人所压制,这实在是咄咄之怪事!

  关于刘正成冤案,其影响早已超出书法界,而广泛延伸到民间与官方,被多家媒体所关注。著名文化评论家朱健国先生一篇《刘正成冤案:呼唤还社团于民》的发表,曾引起民间的一些震动,也在书坛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但是远未引起书坛人的广泛关注。2005年10月,我于上海《书法》杂志发表《当代中国书法运动的民间化倾向》一文,提出书法运动的“民间化倾向”观点,实际上也是对朱健国先生“还社团于民”的间接响应。

  刘炳森 高雅艺术与大众效应的背谬

  2005年的中国书坛,有两个人物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一是启功先生的仙逝,二是刘炳森先生的病逝。这两位人物的去世,不仅导致了书坛资源的严重流失,而且引来了民间的广泛争议。

  当然,关于启功先生的争议明显要小得多,因为大家对启老评价的共识要大于分歧,而对刘炳森先生则是分歧大于共识。刘炳森先生病逝引起书坛震荡的原因就是导致书协换届的骤然变化,因为若刘炳森先生在世,无论如何,书协主席都非他莫属。然而,刘炳森先生的去世给书协换届罩上了层层迷雾,传言纷飞,版本众多。

  关于刘炳森先生的讨论,一度成为敏感话题,甚至在网络上都是个敏感话题,就更别说平面书法媒体了,无论是在刘炳森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几乎都没有人敢公开地在平面媒体批评其书法艺术(而只能私下里讨论),而唯一打破这个沉默的,仍然是上海的《书法》杂志。就在刘炳森先生去世后不久,上海的《书法》杂志就陆续做了一些刘炳森的专题,这个专题在形式上其实与其他书法媒体的刘炳森专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内容和品质上却大有区别,那就是,上海的《书法》杂志敢于挑起学术批评的大旗,能够在尊重客观事实、不搞人身攻击的前提下,对刘炳森先生的书法艺术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我认为这种艺术、学术的批评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是值得提倡的。

  关于其为人,由于我与刘炳森先生并无直接交往,所以不便评价。但从另一些人的反映中大致可知,刘炳森先生为人谦和、诚恳,不摆架子,而且具有忘我的工作精神,我想,任何和刘炳森先生接触过的人恐怕更为了解其人格品性。但是有一点我不得不提及,刘炳森先生与张飙先生共事时,其对“流行书风”、“丑书”及其代表性书家的非理性批判,无论从艺术、学术角度还是从书协领导这个角度都是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的。如果说“流行书风”本身是好的,那么去打压它就是一种违背艺术、违背学术的行为;如果说“流行书风”本身是不好的,那么也应该从学术角度去批判它,而不是通过权力斗争去压制它。

  关于其书法,刘炳森先生的书法造诣主要表现在隶书上,当然在其他书体上也有所贡献。从隶书的发展分期来讲,汉代既是隶书的勃兴时期,又是隶书的高峰时期,汉代之后一直到清代中期以前,中国的隶书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倒退的迹象,直到清代碑学的复兴,才使得隶书水平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我们可以发现,清代隶书大家几乎都是碑学大师,如伊秉绶、陈鸿寿、黄易、邓石如、赵之谦等等,其中以伊秉绶为最。而清代以后直到今天,虽然碑学一直在倡导,但是在隶书造诣上并没有突破清代的发展水平,虽然当代隶书家举不胜数,但是要论开宗立派,这几乎是不存在的。若抛开隶书发展历史,单从横向上说,刘炳森的隶书或可自成一体,但仅仅是自成一体而不是自成一家。称“炳森隶”未尝不可,但是要论其艺术格调,我以为总体是不高的或者说其艺术格调是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但是遗憾的是,刘炳森先生并没有等到这一时刻就已驾鹤西去,给书坛留下遗憾。这是从横向上来说的。从纵向上来说,即把刘炳森先生的隶书艺术放到整个中国隶书史来说,则更不足观,就即便是马一浮这样的不以书法名世而以学术名世的学术大家的隶书艺术,也远胜于刘炳森先生的隶书艺术(甚至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更惶论超过清代水准了。所以,任何人为地拔高刘炳森先生的书法水平或历史地位的做法,都是有违历史的,既不符合历史事实,甚至也是对刘炳森先生的一种不尊重。

  然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为什么刘炳森先生那种格调不高的隶书却能赢得大众的喜爱,而且价格居高不下(现在其书法价格已明显下降)?这个问题我在前面一系列的文章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已经详细阐述过,余不多赘述。但我要补充一点的是,刘炳森先生的隶书之所以能赢得大众的喜爱,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其隶书笔画简单、变化较少,方便易学;二是其隶书表面看起来美观大方,适合做“实用书法”,所以大众喜欢;三是其社会地位、个人影响深远,名望较高。此三点,足可以使其隶书价格居高不下,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独特之处。另外有一点我不得不说的是,中国虽然喜欢书法的人比较多,但真正懂书法的却并不多,连一些自称为书法家的人都不懂书法,就更别提普通大众了。懂书法的人未必有写书法的人多。所以,刘炳森先生的走红并不意味着其作品的艺术水准的上乘。这种现象其实在当代书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不足为怪也。

  其实,作为一个当下较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刘炳森先生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艺术水准,又何尝不想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刘炳森先生或许也时常会陷入一个深刻的悖论与困惑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艺水平、不断变换自己的书法风格,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最起码的要求;然而,作为一个已经获得公众认可的艺术家,他也深知道,他的“炳森隶”已经定型,已经获得公众认可,不能再轻易变换面貌,如果他再提升、再变化自己的艺术风格,那么公众就可能会不认可,甚至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市场价格。所以,深知这一奥妙的刘炳森先生,宁可牺牲艺术性这个代价,也不愿以改换艺术面貌而影响其作品价格。

  张 飙 权力市场化时代的书法副产品?

  2000年—2005年的中国书坛,有一个不得不回避的人物就是张飙。张飙以其显赫的地位与特殊的方式,制造了一幕幕的书坛新闻和书坛焦点话题,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你都不能不承认其特殊的新闻价值和社会焦点价值。至少,在这个缺少多元声音的书坛,因为张飙的存在,而带来了某些热闹和看点。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得承认张飙先生的能耐。偌大一个书坛,能刮起一场“风搅雪”实在不是件易事。在评价张飙之前,让我们先来翻翻张飙先生的一些历史:张飙曾经是一个文学青年,从他那些充满朝气蓬勃的诗歌就能看得出来。据说刘正成当年在四川成都任大型文学刊物《四川文学》编辑的时候,张飙恰好也在《中国青年报》成都记者站工作,而且爱写文学作品,也爱向《四川文学》投一些稿件,其文学作品如何不得而知,但至少能显示出一个文学青年对文学的执著之心。

  事有凑巧,从那时起,张飙先生就和刘正成先生碰上了头。

  后来,张飙先生到了北京,先后进入了《科技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领导层,而刘正成则由川入京,进入了中国书协的核心领导层。

  张飙先生从文学青年转入到了新闻单位领导,而刘正成先生则从文学编辑转行到了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出任《中国书法》杂志社长兼主编。从这个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飙先生和刘正成先生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真是一个历史的奇迹。而不同的是,刘正成先生当年是一个普通工人,完全靠自学走上了文学之路,又完全靠自学走上了书法之路。而张飙先生则一路飙升,从一个文学青年一跃而为报社总编、书法家、书法官员,这与其说是上天的赐予,不如说是自身的本事。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张先生在新闻行业还是比较突出的,不然不可能先后任两家大报的副总编。

  要论情致和爱好,我倒觉得张飙先生有诸多优点。一是其兴致很高,兴趣较广,于文学、诗词、书画、民歌等都能来一点,虽不猛但绝对能让你血液奔涌一番。从这一点来说,我对张飙先生时有好感。

  张之于书法界,引起的争议较多。其行其为,无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与刘炳森先生共事之时,与流行书风及其代表性书家的冲突。任何团体和组织,有争有斗都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张飙还是李飙王飙马飙,大概都不太可能逃脱这一命运。所以张飙此举不值得大惊小怪。当然,握有权力打压“流行书风”和丑书,这就说不过去了。

  二是大力推进书协及书法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对于书法及书协应不应该市场化、商业化,一直存在着争论。我的观点是,书法可以市场化,但不能商业化,市场化与商业化或暴利化,这是两回事。书法市场化,意味着每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可以按质量高低平等地进入艺术市场,成为大众的消费品,这无论如何都是好事,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商业化却值得商榷。商业化并不意味着就是市场化,商业化的东西也可能带有某种权力化的干扰而非市场化的运作,商业化更多地会导致暴利化。张飙先生上任这么几年来,中国书协主办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展览,也挂名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展览,商业化倾向显然暴露无疑,但是,也不能说完全就是商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化进程,只不过由于权力因素的干扰而使得市场化并不纯粹,而是充满了众多非市场因素的干扰。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区别对待:张飙利用权力大搞书法的商业化运作,至少说明其具有商业头脑,而且至少让书法人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市场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商业化操作也容易使书法堕落、低俗,这是值得商榷的。

  三是到处赶场卖字。张飙字写得好与不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中国书协里官做得大但字写得不好的人并不是没有,所以仅仅纠缠于此并不具有多大意义。如果张飙的字写得不够好,这不是他的错,但是字写得不好却非要去抢着赶场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可能有人会说,张飙题字、卖字与外人何干?别人喜欢买他的字这能是张主席的错吗?非也非也。其一是中国书法资源本来有限,在蛋糕一定而分者增加的情况下,书法资源就被强行占据和瓜分了,这于普通书法家是不公平的。其二是张主席作为一堂堂领导,其行其为本就是一个表率,那么多人都看着你做领导的都这样,那下面的风气还能正吗?所以我个人觉得,张主席此举于书坛不利。

  所以我说,张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衍生物,但又不纯粹是市场经济的衍生物,而是市场经济与权力化的衍生物,是市场权力化时代的一个副产品。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