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1版:副刊
3  4  
PDF 版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观摩刘江先生篆刻书法展感赋
无标题
赠周祥林二首
观西泠印社即兴
初到杭州
观西泠印社“三大展”有感
袁枚小楷扇页
无标题
无标题
平 安
朱一新书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赠周祥林二首
李廷华
  (一)

  旅次江东意未央,独行风雨念周郎。

  一声今夜客船在,便降鸿音来草堂。

  联袂京街人处处,分途关宁路茫茫。

  依然文气萦心骨,感慨别情我尽觞。

  (甲申秋于苏州与祥林意外之逢,欣喜得句)

  (二)

  山阴风物正萧然,万壑红叶爱到怜。

  啖笋清秋成永忆,联诗天海忆前筵。

  想君临牖真呵冻,笑我归秦是避寒。

  梦里《兰亭》真欲捉,倩谁写上乌丝栏。

  (乙酉初冬梅家坞别祥林归来以寄)

  《世说新语》有段谈会稽风光:“秋冬之际,最难为怀,山邑集其惨淡,林岫正自飘潇。”那意态,真是好山水让人爱到“心疼”。沈从文的散文里也表现过如此情境,说他少年时正在高兴之中,突然间“小心子软软的,莫名其妙想哭”。我体察揣摩,把这情形写在少年英才王献之的身上。当然,要在影视作品里表现,就是另一番转化功夫了。就是为了弄电视剧《王羲之》,导演周祥林招待我在杭州的梅家坞住了将近一月。天将冷时,我离开杭州,回西安去了。这真是古人难以体察的生活。现在,每到严冬,竟是有暖气的北方好过些。回到西安,我给祥林报平安,随口说出一句“远客寒天须秉烛”,他那边不假思索回道:“美人清夜恰同舟”。遥隔千里,大笑开怀。这不仅让我们同时浸润在不久前的快乐里,甚至还让时光回到了10年前把卷共读的北京“八方斋”的冬夜。这佳句妙对原出于明末诗人、画家程嘉遂、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里曾吟味把晤。那样一番凄清妙曼情形,谈“美人”毫无亵慢之气,真风人雅致。此联我曾写过不少送人,只不知得者可解其中之味。

  10年前,我从西安到北京去,开始自己的“文化旅游”。当我离开北京之后,有些朋友更成为我的想念,这想念每每会伴随着一些具体的生活画面和场景,若室中有经年醇醪,经常氤氲其气,使人欲举杯发明月青天之歌。

  在北京的青年朋友中,我与周祥林相处最久,相知最深。他那时候的草书,已经将王铎的擘窠笔意挥洒烂熟,还掺有宋人吴琚的欹侧意态。因为从小就有比较好的学习条件(充分的资料,充裕的时间,完整的系统),和倜傥不羁的个性,祥林那时的书作气象使得我产生一种认识:他这一代人的书法水平可能超越年长的一辈。那时我虽然在为《中国书法》打工,也时时在接触这个圈子,但出于长久的文化饥渴,我还是把大量时间用在读书方面。我也一直认为:当今的书法界乃至整个文学艺术界,最重要的缺陷还是文化缺陷,而我之所谓文化,也非单纯去读个硕士博士之谓,是要结合着读书,在生活里时时把摹品味古今人情趣味,也把知识见解实践在平时的作为言动里。这样的定位,需要一辈子的实践,自然和搅拌速成的“名人”、“大家”鼓噪终成隔膜。不想在相处之间,祥林竟颇然此意。他虽然小我15岁,经历性格各有不同,对书法文化,对人生态度却每多相契。在生活中,我受到他的尊重和照顾则更多。祥林的性情,有些像《儒林外史》里的杜少卿。祥林的父母亲都是京剧演员,他从小的文化学习也多有在“戏文”里得到的。这使得我们之间多了一层共同的兴趣和话题。有次我和老伴在所居的北京旧平房里请祥林等几个青年朋友烤火喝茶,他演唱了一段《秦琼卖马》,那兴致热情,每让我想起赵子昂谈笔法的一段话:“此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还有一段,是北京的三伏天,所谓狗都热得直吐舌头的严酷,连续几晚,我和祥林一起在景山的知春亭上躺着歇凉。眼望整个的北京城成为一圈灯火圆缳,也竟有些心里“软软的”。这时候,幽深黢黑的树林里传来几个女声在清唱“海岛冰轮正转腾”,我心里感到了凉意,感到了欣悦与谐和。事过多年,我有意问祥林:你还记得那夜里树林里在唱什么?他竟记得十分清晰。这是我们共同的回忆,这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雨丝风片般容易被挥洒抛忽的细碎情形,它已经成为了生命里的美好印记。以后,祥林去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我们再见面时,他已经获得了全国电视剧“十佳”导演称号,在这个竞争甚至可谓“惨烈”的圈子里卓然有成。

  在梅家坞的日子,因为他导演的《走出蓝水河》、《青花》、《月影风荷》等电视剧均得艺术评价及市场卖价双赢,引动不少影视投资者来洽谈合作,那清静的农家小院竟是香车宝马纷然至。在这样的闹热里,我见祥林无一日不泼墨挥毫,这就不是耽于名利者所能为,也使得我对他除“才情”之外的“精勤”有了更贴切的理解。在一次议论中,他批评我不写字,言辞有些激动。批评之后他又买了几支毛笔并一方砚台送我。我也真心接受他的批评,回西安后,将“二王”的几乎全部作品临习了两遍。我还发愿要临写《兰亭序》一百遍。书法当然需要宽广的文化浸润,但在文化行进的某些时段,就是要沉下心来集中地解决技法问题。此意马世晓先生、黄君实先生、刘正成先生都曾言说与我,他们是在前面引,祥林则是在后面推。有师友如兹,余真有幸哉。离开梅家坞那天,祥林正在写一本册页,他说是要写好了送给我的。那好,再见时,我要用反复临写“二王”所得的进步,书写这些诗句以为回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