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6版:画家
3  4  
PDF 版
· 杜应强
· 潮汕的歌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杜应强画笔下的榕树品格及其他
潮汕的歌者
■吴 杨
  南国有嘉树

  潮汕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潮汕文化系粤东原居民文化与中原主流文化相融,进而吸收海外文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某些文化成分杂交而成,历经数千年积淀,源远流长而特色独具。在地域上,特指韩江三角洲一带,以前属于潮州府治,汕头开埠后逐步发展为现代中心城市,称谓上也随之衍化为“潮汕”。杜应强的家乡澄海由过去的县改为现在的区,隶属汕头市。潮汕地区民风纯朴,百姓儒雅温敦。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葱茏,尤以榕树为其风水特征,遍布城乡。

  明朝大学士黄道周著有《榕颂》:“南方有嘉树焉,厥名曰榕。其枝则蹇产磅礴,含云垂条。其叶则凝黝重碧,经霜不凋……”榕树属桑科椿,产于我国南方,也广泛见于南亚各国。泰国榕树的叶子很长。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也都盛产榕树。吴哥窟为榕树所掩埋、覆盖,致使这一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曾神秘地失踪过。广东新会有一棵榕树占地14亩,根连树,树连根,独木也成林。漳州市桥头村明代古城墙上有一棵榕树,连绵4华里,形成一道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榕墙”。

  榕树四季常青,冠盖如云,以其实用性而大受当地居民喜爱。榕树气根尖端的生长点触及泥土或树干破损处得以吸收营养,长成根系,成为新树,可自繁成林,乃自然造化而极具观赏性,在南方城镇绿化中往往成为首选之树。

  潮汕的村村寨寨,广大农村更将其视为“神树”,村前寨后常能见到古老的大榕树,守护着一方平安,它也受到村民的守护,民间流传着各种关于树的传说,甚至逢年过节祭以香火。

  福州简称“榕”,市区内有榕树16万株。20年前我在福州见过榕树,难以忘怀,此次在汕头也算与榕重逢,自是欢喜。走在街头巷尾到处可见榕树。杜应强的家中也是榕树的世界,绿荫簇拥,满眼生机,爱榕、画榕、呵护榕乃先生平生所愿,其乐融融。

  他的家有一个特别大的阳台,环绕着一间大画室,窗明几净,四季如春。阳台上植有多种花草树木,曲径回旋,如同园林一角,而以盆栽的榕树居多。有土生土长的当地榕,也有南来北往的泊来品。开紫花的叫苹果榕。最具装饰性、普及性的叫垂下榕,适宜盆栽,为各大酒店及旅游景点所广泛栽种。二十多年前,台胞回大陆探亲时带回一个新的品类叫黄金榕,现已推广普及,随处可见。杜应强见过几十种榕树。据悉遍布海内外的榕树有上百种。为加深对榕树的理解,他计划在一片山地上植榕成林,力求多收集一些品种,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在其间安心画画,在心境上静些、再静些,并进而实现笔墨境界上至纯臻美。

  采访中,他用浓重的潮州口音多次重复过一句话:“我这一生别无所求,有时间画画就行了,能把画画好就行了。”他的儒雅、谦和,待人以诚,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和感动。既为当代名家,我们何曾听到有谁说自己画得不好,而他却一再诚恳地表示,我画得不好,还需继续努力。在他身上,典型地反映着潮汕文化之深厚涵养,也是他几十年来画榕、学榕所获得的人格收获。

  拥抱潮汕大地

  杜应强说一口浓重的潮州话,也知道外地朋友听起来吃力,只能歉意地笑笑,或借助笔和纸,写给你看。就其品格、秉性、气质,已逾耳顺之年的他也还是一张白纸呢,一脸纯真恬静的笑容,无染而诚恳,平凡随意,毫无名人的矜持感或傲慢气。他一生酷爱榕树,见过的大榕树有上千棵。越是大树越是宽厚,首先是俯首大地,然后才浓荫高擎,做人何尝不应如此呢。

  “榕树画”确立了其绘画语言的个人面貌。潮汕大地的深厚滋养有益于艺术才能的极大发挥。我读他的作品,深感其成功源于热爱,对绘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他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能够走到今天,自成一家,名闻遐迩,全靠了执著与热爱,专心致志,满腔热情,风雨兼程,不改初衷。正如郭浩满先生所言:“他保持着一贯的平和心态,不逐名利,不作攀比,一直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默默地耕耘,并从中寻找到人生的最大乐趣和满足感。这种执著的进取精神及对艺术事业的虔诚,使杜应强赢得了海内外美术界和收藏界人士的敬重。”

  这期间,他有过各种各样的机会,到广州定居或是到北京发展,而家乡总能留住他,因其有榕树、白鹭、有潮州话,有海岛、山峦和小河沟,有无可穷尽的艺术构想、艺术热情。采访中他对我说,你要是能留下来住上几天就好了,体会一下潮州的山山水水,温润的气息跟别处就是不一样。

  他的画便在寻找这种不同,表现这种温润。

  在他迄今出版的20多种画集中,我打开由李可染题写书名的《杜应强山水画集》,所收作品依次分为“乡土田园系列”、“榕树与牛水墨系列”、“泉系列”、“海滨系列”和“综合系列”等。题材之丰富源于家乡风光之千姿百态,山水相依,画不完的锦绣旖旎,道不尽的挚爱之情。其优扬奔放的旋律美,扑面而来的清新气,足以令人陶醉,也足见画家对于国画艺术的独特理解和驾驭能力。

  师法自然首先是热爱自然,在爱的沉醉中体会和美之音。作品《清晖》中大片苇丛随风摇曳,衬着一群白鹭,托起一轮明月,皎洁而硕大,把暖洋洋的辉光洒向苇塘,碧波荡漾,悠然而纯净。一群白鹭飞起来了,迎着月亮飞去,把人的思绪带向幽深而遥远的空间,去做如诗如画般的遐想。《红霞》之画面处理得多么美妙。红霞却是被一丛苇草,为瓦蓝绿碧、几近幽暗的底色所衬托,红就红个透亮,蓝就蓝到彻底,靠着强烈的色彩响应、辩证关系,形成画面之美感、特质,又有动和静的对比,强与弱的互衬。就是这样一片土地,即便是最不起眼的苇草也一样披霞着锦,美不胜收呢。

  《秋涧细韵》是泉的漫不经心,随遇而安;《琴泉图》是泉的跌宕垂悬,琅琅水击;《胜似春光》有水彩画之清雅,有油画之浓烈,却也不乏水墨之韵味,技法服从于情感需要,而于无法中呈现上乘之法,那便是创作时的无我两忘之境界,浓墨重彩,一派恣肆;《泥香》之泥在哪呢?在于画面的潜台词里,其意趣全然押在一个“香”字上,笔墨交响,一团灿烂,香之极至,如见辉光……更有《秋高图》、《初晴》、《秋声赋》、《秋鸣》、《水光无限夕阳西》、《海恋》等,无不生机昂然,彩墨渗融。由此可见,即使没有榕树系列,仅凭其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之作,杜应强亦不失为当代优秀的山水画名家。(下转第31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