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鉴藏
3  4  
PDF 版
· 信息集锦
· 拍卖传真
· 让油画走进千家万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信息集锦
  江西一民间收藏家

  收藏80多幅黄庭坚书法碑帖

  江西省南昌市的民间收藏家詹福寿,20多年来收藏了80多幅黄庭坚的书法碑帖,包括长卷、挂轴、横轴等多个品种,其中许多是明清时期的拓本。

  黄庭坚,其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善行、草,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据明清以来的有关著录记载,黄庭坚的墨宝真迹存世较少,因此其拓本非常珍贵。

  20多年来,詹福寿收集了《云亭宴集》、《刘明仲竹赋》、《松风阁》等一批黄庭坚书法碑帖精品。 (周伟)

  沈阳民间收藏家展出

  600件青年运动珍贵文物

  600余件记录着我国青年运动历史的珍贵文物,眼下正在沈阳市展出。提供藏品的是沈阳市两名年轻的民间收藏家,他们拿出自己搜集的“宝贝”来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

  这个展览主要以文物史料和历史图片为主,共有80块展板,浓缩了清末至今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民间收藏家詹洪阁介绍,他为展览提供的主要是解放前的旧书刊、老照片以及相关文物。其中,比较珍贵的有梁启超于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先驱》、《向导》、《爱国青年》、《青年学生》、《青年翼》等20余种进步青年刊物;邓颖超参与创办的《新民意报副刊》;以及我国高等院校的早期院刊、校报,如《北京大学日刊》等。

  (魏运亨)

  别离半个世纪

  国之重宝莲鹤方壶“姐妹”团圆

  备受瞩目的“国之重宝——莲鹤方壶特别展”近日在河南博物院开展。享有该院“镇馆之宝”美誉的莲鹤方壶将从故宫博物院迎来其“孪生”姐妹,莲鹤方壶将首度于半个世纪之后在博物院重聚。

  莲鹤方壶,我国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壶盖之鹤,既是莲上之鹤,又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礼器之总的风格与趋向,直接体现了时代的鲜明文化属性。莲鹤方壶原为一对,其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现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国之瑰宝,其器物本身所体现出的卓绝意义,使其成为春秋大变革时代崇尚思想自由的一个强有力的物证,被誉为“时代变革精神的象征”,它的发掘与保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23年,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一批钟鼎重器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后,惊现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新郑彝器的现世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其时驻郑州北洋军第十四师陆军师长靳云鄂闻听此事,称“尊彝宝物,为先代典型所寄,应归于公家”。北洋政府也多次电令“古代遗物,文化攸关,应妥善保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保护国宝免遭劫掠、破坏,新郑彝器又几经辗转得以保存。

  据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丁孟介绍,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后就运到了开封,抗战时去了重庆,解放后一件留河南一件到故宫。现在莲鹤方壶首次“回乡省亲”,这对河南、对故宫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单纯刚)

  商承祚旧藏清末

  信函手札文集南京首发

  5月6日,《清季名人禀牍奏稿函札——甲午中日战争新史料》首发式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举行。该书收录了当代学术大师商承祚先生所藏的229件清末文物,主要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将领官员手稿。从2003年开始商承祚先生之子先后分三批捐赠给太博。

  商承祚先生旧藏的这229件文物多为清末信函手札,墨书于大小颜色各异的信笺、奏折之上,虽历经百年沧桑,依然保存完好,当年增删润色的痕迹历历在目。一一翻检,随时可见林则徐、张之洞、李鸿章、翁同龢等人之名。除此之外,咸丰年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而发行的纸币“户部官票”、“大清宝钞”亦是难得一见。

  在这批捐赠文物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一线将领——提督衔总兵徐邦道在1893至1895年之间的百余件战地信札。据《清史稿》上记载,徐邦道行伍出身,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奉李鸿章之命驻守旅顺,他建议重兵扼守金州,但诸将不应,遂率部移防大连湾。及日军攻金州,进围旅顺,诸将逃逸,徐邦道孤军鏖战重创日军,但终因后援不济而失败。后来他又在牛庄、营口一带坚持抗敌,并数次反攻海城,均以失败告终,不久忧愤而死。在这些写给李鸿章等人的信札中,徐邦道讲述了战斗惨烈、军需匮乏、指挥混乱、西方列强大发战争财等等,字字泣血,读后震惊。                         (朱 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