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画家
3  4  
PDF 版
· 宋忠元杜曼华作品展
· 毛建波VS杜曼华
· 冯远VS宋忠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冯远VS宋忠元
  宋忠元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和顾生岳,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画坛开创了蜚声海内外的浙派人物画。作为奠基人之一,宋忠元锲而不舍,孜孜矻矻,集创作、教学、行政管理于一身,历数十年;淡泊荣利、不避劳顿、耿介正直、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笔耕墨耘不辍,未曾中断过创作,累积盈丰,却极少完整地示人。而今,倏忽七十将届,人生易老;友人多有邀约,意欲为之操办个展,亦兼有回顾总结从艺道路之意。忠元先生乃携病愈不久的夫人杜曼华先生共同整理画作,应允联袂出展,真是可喜可贺。

  宋忠元先生和浙派人物画的应运而生,既是当时新中国国画改革更新的历史发展需求,也是社会进步与艺术繁荣使然。当年的宋忠元和其他众学友,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觉地走出美术学院象牙之塔,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生活,禀承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虚心向社会、向工农兵大众学习。观察人、认识人、表现人,进而催生了为中国人物画创作注入生气的浙江人物画学派的生成动因,并取得了令当时画界同道刮目相向、莘莘学子追慕效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影响和艺术成果。他们从革除传统人物画中概念化、程式化的造型和陈陈相因的技法入手,改变创作体裁内容、形式风格和笔墨语言,拓展新路,重辟蹊径。例如积极采纳西式科学的造型训练手段,有选择地吸收传统中国绘画的精湛技艺和表现手法,运用结构素描,线描快、慢写,默写结合的方法,兼融重彩和笔墨特性,描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创作了一批为时人称誉的新人物画。

  忠元先生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他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念和形式风格。从其早期的以傣家青年男女和村姑为对象,颇具抒情意味的工笔肖像画,到为杭州岳王庙绘制大型壁画《郾城大捷》,吸收了山西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的重彩装饰风格,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转向描绘青年学生、江浙蚕农、姑苏少女以及一组历史人物肖像,特别是以《全家福》一类兼具年画喜庆风格的作品,忠元先生的画风由工而工意兼糅,造型简括而形韵绰约,用色单纯清丽。他能够以相当洗练的线条造型来结构画面,删繁就简,对待来自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特征弃取自如,或强化减弱、或综合再造、或移植挪接,均以画面的需要为主旨。从忠元先生的作品中可以显示他在把握人物对象内心活动、精神气质、性格特点方面所具有的扎实基本功和寓丰以简的艺术表现力。

  忠元先生中晚期的作品风格具有典型的江南特点,素朴清淡中透着平和雍容,造型婉约,敷色典雅。人物神态安详温文,宛若置身于世外无尘世界。画中人物的衣褶线条勾勒匀实流畅,墨色浓淡相间,线条疏密节奏有致;画面渲染基本保持平面,略有凹凸,带有些许装饰趣味;其施粉着彩艳而不媚,用色薄而透;色块对比整体,细部道具不厌其繁,精致不苟,且能与墨色形成和谐映衬,使通幅画面洋溢着南方温润的氤氲之气,又带有一种似朦胧非朦胧的空气间距感。一如宗白华先生所云“隔”的意味,审美情趣与格调若实语虚言,显景隐现,工中寓意,意中求工,油然而生一种别样的风格特色。这种以淡为宗、以虚简为旨的绘画手法在当今技术高强、画作满密、好手如林且风格各异的工笔画领域中显得独树一帜、另出新杼。

  余在浙美工作学习从教20年,由学生而为人师。每受忠元先生的教益支持,深为感佩先生的艺品、人品。于今虽供职在京有年,但每不忘昔日先生扶携之谊,欣悉先生展览开幕在即,遂聊记短文,兹以为敬贺。更祝愿先生身心、艺事健硕常青。     已酉年七月暑夏于京华

  (冯远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