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8版:书家
3  
PDF 版
· “史”外别传
· 书写不等于书法
· “06兰亭论坛——绍兴历史上的书法”论文比赛征稿启事
· 博采众长 面貌自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史”外别传
王伯敏书简 □唐吟方
  王伯敏是当代美术史家中著述最富的一个。一本《中国绘画史》使他的名声在美术界不迳而走。有谁会想到,治美术史的他,原本的专业不是美术史而是绘画。真是无心插柳,自从《中国绘画史》出版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有《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绘画通史》问世。被认为是目前国内著“史”最多的一家。这位40多年前就成名的美术史家如今也80开外了,他嫌杭州这个地方闹,避居富春山。在那里与富春山水朝夕相对,观山看水吟诗作画,过着半隐半仙的生活。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曾在杭州南山路浙江美院的宿舍拜会过王先生。约他为我所在《文物》杂志写稿。记忆中王先生话不多,深稳,待人却谦和有加。说极想为贵刊撰稿,苦于手里的活计太多。客客气气的回话,分明是婉拒,却让人舒舒服服接受。最后以交换名片告终。我明知向老先生们约稿难,私心里还想试一试,即使约不到稿,和老先生见一面,聊聊天也好。

  后来,每逢有浙美的友人来京,总会问问王先生的近况。近年,王先生在著书之暇,手不停挥作山水。浙江有很多收藏家看好他的画,画价一路飏升。著书大半辈子的王先生老来总算有时间弄自己的老专业中国画。我听了,为王先生也为浙江画坛庆额。

  最近,我看到王先生写给友人的一通书简。由当代鉴定大家徐邦达引起,勾起他对发生在40多年前一桩陈年旧事的回忆。它与王先生的名山之作《中国绘画史》有关,也与美术史界的一次盛会有关。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绘画史》初稿完工,由文化部牵头邀请近20位美术史家汇集杭州,讨论初稿,会期长达49天,规格之高无异于历代官修美术史稿。我读了,既感叹当年政府部门对文化工程的重视,不惜工本,精意打造;又觉得不可思议,为一部书稿,投入那么大的人力财力。要调动那么多美术史家来参加,也只有当时的那种政治背景才可能实现。然而,即便如此,这本美术史稿还是搁置了近20年才与世人见面。话要说回来,当年的会期长是长了点,参加的人选毫不含糊。王先生信里提到的潘天寿、俞剑华算是中国第一代美术史家,特别是传陈师曾衣钵的俞剑华对中国美术史的建设贡献尤多。徐邦达先生也被邀出席。以他的博识多闻必能订正存在于美术史的许多缺失。不知道参与这次盛会还有哪些人物,以所知的几位去推测,与会的必是当代治美术史的顶尖高手。王先生的追忆,复原了盛景的部分,为暴风骤雨来临之前的美术史界会聚添了一段注脚——在当时的文化时空下,平时埋头苦干的学者们亦有他们的一份耕耘愉悦。

  昔日的中年史家们如今一个个走入了耄耋之年。为故宫操劳终生的徐邦达先生终于放下工作,安心在家颐养天年。王伯敏先生的写于1999年的书简犹如速写,用简笔勾勒出一个美术史家与鉴定家交往的“史”外片段,寥寥数笔,自有妙不可言的风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