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油画
3  4  
PDF 版
· 晚钟声中感受生命和艺术
· 朱世良:执着的乡村守望者
· 形式与意味——姜松华油画展
· “仲夏之夜” 油画沙龙展
· 西域——肖谷油画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晚钟声中感受生命和艺术
□李书青(河北石家庄)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代艺术上有两个英雄,一个是音乐上的贝多芬,一个是绘画上的米勒”,足以说明米勒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成就。米勒是巴比松画派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出生在一个法国农民家庭,在熟悉画笔之前他首先熟悉的是铁锹和镰刀。即使在成为画家之后,他也一直定居在巴比松地区,过着半农民式的生活,所以他熟悉农民,了解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给了他创作上的灵感。在巴比松地区的27年中,他把人生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对泥土、对农民的挚爱,从而创作了一系列与当时上流社会艺术趣味相对抗、以农民的悲惨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他认为,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美”。

  《晚钟》、《播种者》和《拾穗者》可是说是米勒的三大传世之作。他们都是通过描绘农民平凡的劳动场面,运用纯朴无华的画笔描绘的典型的农民形象,使作品在纯朴浓厚的深情中,具有震撼的力量。作者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感受它的沉重与充实,倾听它深沉宁静的呼吸,体会它朴实顽强的生命,体会土地上的农民悲惨的命运。其中最优秀最独特的艺术作品当属《晚钟》。

  《晚钟》描绘的是一个深秋的黄昏,天空逐渐地黯淡下来,在田野里辛苦劳动一天的农民也已经收工回家,但是这时候在空旷的大地上仍有一对贫困的农民夫妇在挖掘晚收的土豆,远处一座乡村教堂响起了钟声,该是晚祷的时候了,他俩于是随手放下工具,站起来开始默默地祈祷。这幅作品不同其他如《播种者》、《拾穗者》的是,它并不是通过直接的劳动场面来描写和揭露农民的贫困,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刻地反映出农民复杂的精神生活,从而体现农民悲惨的命运,它产生的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是使人不禁产生不少的感触和无尽的联想:在苍茫的暮色中,垂手祈祷的农民夫妇,他们是在庆祝婴儿的诞生吗?是在祝愿婚姻的幸福吗?还是为死去的亲人默哀?或者是感谢上帝所赐予的两袋土豆,并请求上帝保佑他们免受苦难……

  站立在《晚钟》前,我们不禁会黯然神伤,画面整个都是荒凉贫瘠的土地,树木、花草、山水,只有色彩沉重的大地,让人心里不由得生发出一丝的悲凉。除了大面积的荒凉的土地,再就是简陋的生产工具,左侧是用来挖土豆的铁铲,两人中间是一只放土豆的破篮子,还有小推车,除此之外,只有他们身上褴褛的衣服。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农民的贫困,农民悲惨的命运。

  从构图上来看,《晚钟》采用的是横向构图,地面的位置线很高,占到了画面的五分之三,大面积的荒凉的大地给人一种压抑感,加上地平线与人物垂直交叉产生的力学强度,更赋予了画面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挖土豆的铁铲、男主人公、破篮子、女主人公、小车几乎在一条水平线上,人物的形象僵硬,更使画面在黄昏雾气的笼罩下增添了几分悲凉,两个年轻夫妇显得那么的孤立无援。

  从色彩上看,《晚钟》运用了大面积赭石的颜色,大面积的土地和小面积的天空,让人感到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宁静,使人感觉到一种辽阔、苍茫、悲伤的氛围。大地也是死一般的寂静,而燃烧中的夕阳给整个画面都映衬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土地、铁铲、篮子、主人公、小车、天空都浑然一体,融入了这弥漫着的黄昏迷雾中,透出无限的凄凉与哀婉。

  从作品的构成要素上来看,铁铲、小车、破篮子是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其中一个画面都是不完整的,他们呈对称地分布在男女主人公的两侧,而篮子则是为了填补前面的那片空白,使整个画面达到了多样化的统一。他们之间的存在就像交响乐,改动一个音符就会改变它的调式,失去它应有的音乐魅力。这几种构成要素,统一在沉重的暖色调之中,无论是夕阳染红了大地,还是大地映红了夕阳,他们完全达到了一种和谐的融合统一。

  米勒虽然没有从正面仔细地刻画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也没有对他们做任何的美化,但是无论是主人公的形态和衣着、地上的铁铲、小车、篮子还是天空、夕阳、土地,都刻画得丰富细腻而真实。有人赞美说这是一个真实的农村“巨人”,甚至说这个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它太真实了。而画家采用这种现实主义手法,把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民的怜爱融入了这种凝固了的真实中,给人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土地是富饶美丽的,而农民是悲惨可怜的,两者在画面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虽然男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悲惨可怜的,但是画家并不是仅仅要表现这一点,另一方面还表现了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黄昏的大地上,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夫妇仍在举手祈祷,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报酬,而这个报酬就是身边仅有的一点土豆,使两个形象在画面上显得那么孤立无援。而农妇的俯首弯背和丈夫稍微弯曲的腿膝,又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宽厚、容忍、善良的视觉形象。一切都在印证着米勒所说的一句名言:虽然,贫困和劳动对人们来说是无休止的永恒,但人却要在逆境中争取真正的人情和深厚的诗意。

  米勒的《晚钟》就像中国的山水画,超然物外,淡泊脱俗,与世无争,加上“看似无声却有声”的音乐魅力,在晚钟敲响的时候,在一缕缕淡淡的忧思飘扬的时候,在朴素而真实的自然美景中感受土地的苍茫与宁静,体会生命的朴实与顽强,领悟艺术的真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