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3版:画家
3  4  
PDF 版
· 笔参造化 学究天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6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浅析董良达其人其画
笔参造化 学究天人
□张木立
  青年画家董良达乃一代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长孙,自幼秉承家传浸淫丹青。长大曾入燕京书画社作鉴定工作,期间往来酬应可谓识遍京华名家门墙,笔墨之余广读群书负笔远行遍访古迹名胜学识阅历与日并进,况正值壮年已识者日众。然其不自满足笔耕墨耘仍勤勉不已。执世交小弟礼,与其略有过从,耳闻眼见常感身入芝兰之室。今试付诸文字,简述一二。

  已故一代大师董寿平先生德高望重,名享华夏。其祖上或翰林或书法名家皆名重一时,而其家藏文物、图书更多逾十余万卷,时称河东第一家。良达兄既成长于这样的世家又志在丹青,真可谓得天独厚,尽享知识的“荣华”。

  当然祖父严格的管教和对良达兄殷切的期望也使其自小就失去许多孩童应有游戏和玩乐,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磨在了画案上、书架旁。造物不负、寒尽春来。良达兄少年时笔墨已见功力,不管是随祖父访日文化交流时的即兴演示,亦或是在自己画室的精心创作。现在看来,无论是笔墨法度还是应物象形,当时均已颇具寿平先生风骨。李邕云:“学我者死,叛家者生”。近代白石大师亦有如是语。良达兄深知此理,他耳濡目染“董派”艺术数十年,不少作品寿平先生在世时也曾颇感欣慰地为其题款、褒奖、鼓励。尤其在其临摹前贤的吸收阶段,诸多作品如不题款行内人都难辨其详。故常有人劝他放弃他想,就此一道重复保持下去,也不致有衣食之虞。但他出于对艺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毅然主动脱离已驾轻就熟的创作之路,另外去探索去研究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及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内核的延续之路。

  艺术决无秘诀,否则名家代代相因名家之后均为名家了。现实中就有好多人因重复父辈不思创新,由开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终致徒耗时日。良达兄赴国外考察数年后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艺术的认识,确定了自己的艺术观,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给艺术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和气息,守古法而不泥古法,创新法而不媚时风。

  平日良达兄擅画花鸟之梅、兰、松、竹,山水之高远长水,浅粉之牡丹亦偶为之。其中尤以红梅见长。无论三尺小裁亦或丈二长匹,均能提笔即画,不设计、不打稿,信手拈来。笔者曾有幸数次旁观,巨幅红梅随机生发,横涂竖抹一气呵成,俄顷之际气象于纸中自出,而佳作告罄矣,观者无不颔首称叹。其画红梅尤好老干新花,干以点皴擦而出,花则软毫小笔瓣瓣自风尘中赋染而生。荣枯自显刚贞,风光笑傲,独领风骚,此梅花之真。直以见性,柔以见情,此梅花之妙也。今观良达兄画梅,可见其乃真知梅者也。

  良达兄画兰竹,则骨法用笔。一枝硬毫从始到终,虽未赋彩而墨具五色。虽在画画却像作字,虽像写字笔底却枝叶丛生。笔笔像书法中的撇捺笔画被分解拆化后又重新组合,看似漫不经心但画成后却又绝佳地符合着黑白分布的构成规律。其画山水往往用一幅大纸却任意从一小处画起,或是块石,或是山峦,随笔生发开去。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精雕细刻不能容丝毫病笔。有时一块小石画完就挂起推敲半晌,有时大幅已将完成,经反复端量后却又决定重画。稍违绳准而废半月之功,其律己之苛严可见一斑。

  良达兄由于受家庭影响,早年已交游甚广,识遍书画名宿,知名人士。兴致来时常与笔者谈起以上诸人的轶闻雅事。几杯淡酒,一盏清茶。会心处,相顾醉笑;起兴处,跃身而起,奋笔疾驰,墨飞色溅。偶有说到不平事、义愤事或无奈事,则必先感慨而后感叹,拂身倒床一睡不起。亦性情之人也!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诚然,任何艺术门类的具体艺术作品均是作者思想人格、秉性情操的真实反映。以“中和” “冲淡”为本的传统审美态度,决定中国书画创作是一种与尘缘生活暂时隔离的方式。也只有以这种创作行为才能在太多烦扰的尘俗生活中划割出一片精神上的净土。每次面对良达兄的画作总能感受到画中的枝枝叶叶花花朵朵无不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在水与墨的交响中迸发激情,在气与韵的起承里绵延精神。“把气捺入纸中,生命融入笔墨之中,体现生命的跃动”(林散之语)

  以造化为师,师自然之道。捕捉生活,把握世态人情,以达笔随心行,能颖悟天人。这两年里,笔者与良达兄曾数次相约远游。既为丹青同好,又是可与语人。纵迢迢千里总能免去一些孤旅的单调与清寂,又能在相互启迪中进步,也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不管是香山秋红、戒台看松,还是晋祠访古、五台揽胜,都将留在永久的记忆之中。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