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视点
3  4  
PDF 版
· 展览预告
· 浮于世绘 沉于经典
· 新人新作展重在一个“新”字
· 从“小印学”到“印文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小印学”到“印文化”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邱云
  印章,这种似乎与当代老百姓生活无关痛痒的雅物,居然有着巨大的观众缘。10月26日至29日,西泠印社第二届印文化暨艺术休闲商品博览会在浙江世贸中心举行,4天的展会吸引了6万多人前来参观,累计销售额高达800万元。

  已逾百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印章,这个西泠印社的立社根基,在日趋精英小众化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重新与社会文化衔接的大学问。

  众所皆知的2008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曾经被不少篆刻家嗤之以鼻为缺少篆刻含义,但没有一个专家敢否认这个中国印所带来的无法比拟的社会影响和文化认同。一个理念开始敲打着习惯于待在宝塔尖上的篆刻家们——印学,需要有专业的高度,还需要有社会的广度!

  于是,从篆刻艺术创作、研究为核心的“小印学”,走向社团和产业互动、更广泛地弘扬和普及以中国印为核心、延及印材、制钮、篆刻、印泥、书法、绘画等艺术和工艺门类的“印文化”之路途,成了西泠印社的选择,也成了举办“印博会”的初衷。

  与首届“印博会”相比,第二届“印博会”更成熟了,也更具有亲和力了。首先,本届“印博会”的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为首届的两倍,展厅也由首届的两个馆扩大为四个馆,参展商来自浙江、北京、上海、福建、安徽、江西、广东、江苏、内蒙古、新疆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其次,邀请观众与“印文化”亲密接触。在一楼展厅中央是刚刚在北京展出过的 “人文奥运”西泠印社社员篆刻百印展;两边是“印石故事”和“西泠印社社员珍藏印章展”的展区,齐集了一些典型的印材原石及印章工艺流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现场演绎从原石毛坯到制作成材、经雕钮文人篆刻的过程,将印文化的精髓和工艺向诸多爱好者清晰展示。

  再者,“印博会”还把观众纳入了评委中,让他们参与投票,所有观众都可以在展馆大门口直接领票免费参观,票据背后可以填写上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展位”和“最佳展示展位”,放入投票箱;“印博会”还设有中国书画、瓷器、玉器、杂件收藏等免费讲座、咨询及鉴定,为不少“印文化”爱好者提供实用信息。

  一位手臂上套着“专业观众”袖套的年轻“印迷”何程在看完博览会后评价说:“这个印博会档次很高,也很亲民,观众专业与否都能够从这个展览会上看到想看的东西。”一位带着孙女来看展览的孔姓大妈也说:“原以为这些印章我们老百姓都看不懂,没想到还很有看头呢。”

  据悉,“印博会”将作为西泠印社重点打造的活动品牌和产业平台每年举办一届,并与早已享誉南北的“西泠拍卖”,一起构成西泠印社艺术品产业链的“双翼”。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4 从“小印学”到“印文化”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邱云 2007-11-3 48256DEA008181F54825738300176C4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