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鉴藏
3  4  
PDF 版
· 书画商品化与“市场综合征”的反思
· 中国新钢笔画已进入收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书画商品化与“市场综合征”的反思
■曹玉林
  一

  从大的历史角度看,中国书画的商品化由来已久,早在唐代已有所滥觞,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即有书画中介人“手揣卷轴,口定贵贱”的记载。然而,若从严格意义上看,中国书画商品化的现代形态则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才刚刚起步。这是因为一则在此之前,中国书画的交易行为虽已十分繁盛,且曾产生过多次书画商品化的高潮,尤其是在海上画派时期,已出现了由职业掮客、专门店铺、美术社团、润格制度、商业资本和新兴视觉传媒、公共展示空间等所组成的较为规范、完备的市场运作机制和市场交易网络。但是,这种市场运作机制和市场交易网络毕竟覆盖的范围很小,仅限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一隅,尚不足以显示中国书画商品化的现代形态已经真正形成;另一则在上个世纪的一段很长时期里,由于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中国书画曾一度被剥夺了其本身所固有的商品属性,纳入了服务于政治功利和实用主义的狭窄轨道,使得原本业已初具雏型的现代形态毁于一旦,人为地制造了一个书画商品化的真空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使得中国书画商品化的现代形态,直至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之后才正式拉开了大幕。

  90年代之后,伴随着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大潮的兴起,中国书画迎来了新一轮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高潮。这次书画商品化和市场化高潮不论在波及的范围上,还是在狂热的程度上皆非前三次可比,而与之同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现代特点和现代性质的中国书画市场也正在逐渐形成。这个具有现代特点和现代性质的中国书画市场,以拍卖为龙头,以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增加为依托,一方面借助于某些先期成功者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借助于现代传媒手段和操作平台,演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精彩纷呈的中国书画商品化的活剧。如果从1992年10月3日深圳动产拍卖行举办“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的第一声槌响算起,如今已经整整15个年头过去了。回顾这段历史,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其间的曲折反复和利弊得失,不论是对于今后中国书画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协调中国书画的创作者与消费者、收藏者之间的关系,都不无裨益。

  二

  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情感,寄托精神理想的形象化手段,书画作品在市场经济的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这种商品属性所可能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复杂影响,或换言之,对于书画商品化和市场化的两重性却仍然有人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或过分强调书画作品的精神因素,认为书画商品化是对艺术的亵渎,否认书画创作和书画收藏行为中利益驱动的合理性;或过分强调书画的物质因素,认为市场化是艺术创作的最终归宿,否认艺术创作在对市场顺应、尊重的同时还要有对市场的超越。关于这一点,如果联系到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书画商品化和市场化所走过的曲折过程,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中国人的经济意识刚刚苏醒,市场运作机制尚不健全,面对着突然松动的社会环境,不论是中国书画的创作者,还是中国书画的收藏者、消费者都一时还很难适应。卖者羞羞答答,买者遮遮掩掩,“乍暖还寒”,“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当时书画市场的主要特征。因此在那一时期,中国书画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只能算是从“地下”转入到“地上”,从“非法”改变为“合法”的摸索、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中国书画的收藏、消费和投资,只有少数人参与,而广大一般民众则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对书画的收藏和消费尚无暇顾及,既缺乏知识,更缺乏财力和兴趣。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体制进一步开放,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变革热情和致富欲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伴随着深圳当代名家字画拍卖的第一声槌响,当代中国书画的商品化和现代形态的书画市场也由此而掀开了新的一页。从1992年起至1997年或2000年,可算作是当代中国书画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书画基本上保持着一种稳步上升的态势,不论是整体交易的活跃程度,还是具体成交价位的逐步攀升,皆是一片欣欣向荣。应该说,在这一阶段,商品化和市场化对中国书画的创作是起到促进作用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中国书画的创作者而言,商品化和市场化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使得他们在获得实际利益的同时,还感受到艺术价值的体现和对其人格的尊重;第二,对于中国书画的消费者而言,是中国书画的受众范围扩大了,有利于中国书画的传播和普及,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书画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精英化或曰贵族化倾向,使得中国书画开始从“象牙之塔”走向一般的普通大众;第三,中国书画的创作者和欣赏者(消费者、收藏者)在审美取向上借助于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平台进行磨合和互动。当然,在这一时期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开始萌生出某些消极的东西或者说是负面的影响,如人们对中国书画的价值判断开始从精神、艺术逐渐向经济方面发生倾斜,从而使中国书画的感受方式呈现出了某种世俗化的倾向便是一个例子。不过,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是占主流地位的,而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虽然有,但只是支流。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或者更准确地说在2002年前后是一个反复期,如果套用一句股市上的术语,是回抽确认期。在这一时期成交有所萎缩,价位略有下调,同样套用一句股市术语,可以叫做消化获利筹码。当然,这与当时“非典”肆虐,而作为书画交易中心的北京又是“非典”的重灾区也不无关系。

  这次回调的时间很短,幅度也不大,大约在2003年底左右,市场又开始迅速回升。也许是经过回调之后基础更加扎实、牢固;也许是当时股市低迷,大量民间游资热钱一时找不到出路;也许是伴随着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富裕阶层快速扩大,人们开始追求更有文化品位的生活;这次回升来势凶猛,波澜壮阔,令人猝不及防。当时大拍三六九,小拍天天有,而各种以展览、艺博会为幌子的商业活动和档次较低的“笔会”、“走穴”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在这期间一批又一批成交纪录被刷新,一个又一个历史价位被打破,各种真真假假因收藏、买卖中国书画而一夜暴富的故事街谈巷议,不胫而走,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2004年到2005年,是迄今为止当代中国书画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巅峰期,或者说是最为疯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赚钱,所有的中国书画作品(只要是稍有名头者)都涨价,有的甚至是成几倍,几十倍地往上翻!而理性,这一市场行为和商业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则被人们弃之如蔽履,完全抛在了脑后!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2005年的秋季,这一波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炒作热潮终于走到了尽头,以2005年的秋拍为拐点开始了大幅度回落。但与上一次回落不同的是,这一次回落不仅波及的范围大,调整的幅度深,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时至今日仍未能看到明显的转势迹象。

  (末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鉴藏 00006 书画商品化与“市场综合征”的反思 ■曹玉林 2007-12-22 48256DEA008181F5482573AF003327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