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2版:评论
3  4  
PDF 版
· 穿起散落的“珍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穿起散落的“珍珠”
——《百年画坛钩沉》自序并跋

■斯舜威
  回首中国书画发展史,不难发现,清末民初形成了一个罕见的高潮。在当时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民生不堪的社会状况下,书画艺术却能够一枝独秀,呈现出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创作和市场都相对繁荣的景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解读这个奇迹,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解读的方法有许多种,而我则更倾情于搜集散落的“珍珠”,也就是广泛搜集逸闻掌故,并将它们像“珍珠项链”一样贯穿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频繁,书画艺术在受到国家关心扶持的同时,书画家们也曾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在“反右”和“文革”中,受到的伤害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书画艺术家依然顽强地坚持创作,依然有不少书画家及其作品可以载入史册,他们书写了书画艺术史上特殊的一页。特殊时期的逸闻掌故,弥足珍贵。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空前繁荣,书画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书画市场异常火爆,呈现出井喷行情,加上艺术品拍卖方式的导入,对长期以来中国书画交易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同时对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幕幕波澜壮阔景象,自然会有许多书画史论家加以理性的梳理。我感兴趣的,依然是逸闻掌故,依然是那散落在地的“珍珠”。

  百年书画,百年沧桑。在百年书画长河中,曾经发生了多少形形色色的故事?难以胜数;曾经孕育了多少瑰丽珍宝?同样难以胜数。有的或许广为传播,有的则鲜为人知。将百年来数不清的书画艺术界散落的,甚至湮没的“珍珠”搜寻出来,贯穿起来,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它既是对百年书画史的有效补充,也可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片断,反映书画家们生活和艺术侧面,从而方便广大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百年书画史。长期以来,人们对书画家的逸闻掌故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描写书画家逸闻掌故的书籍层出不穷。郑逸梅先生便是精于此道的妙笔高手。但是,似乎迄今还没有一部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百年书画逸闻编年史。如果有这样一部书,将趣味性和史料性进一步结合在一起,不但适宜于阅读,而且带有工具书的性质,我相信普通读者和专业工作者都可能产生兴趣。于是,从2005年开始,我就开始尝试着做这件事情。

  在此之前,我对唐宋明清野史笔记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只要有这类书籍出版,必定购买。同时,因为在美术媒体担任编辑工作,对近现代书画界的逸闻趣事也格外关注,早已开始集腋成裘地做一些搜集工作。这为撰写此书带来了不少便利条件。

  尽管原来就对这方面资料比较熟悉,但是当我集中阅读了大量近现代书画家传记和其他资料之后,我还是为百年来书画家们曲折艰辛的艺术道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所惊奇,乃至陶醉。他们处于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个人境遇并不安逸,相反,不少书画家常常处于颠沛流离、多灾多难之中,然而,这些磨难或许恰恰造就了他们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他们在不经意间留下的小小的生活和艺术片断,对后人来说都可能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有的曾经是清朝的官宦,进入民国后,凭借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书画功夫,退出政坛,靠卖书画为生,成为出色的书画家;有的在清末民初成为留学日本、欧美的先驱,成为最早把西洋美术引进中国,并且在打通中西艺术的融合方面做出积极尝试的探索者;有的在改朝换代之际投身革命,功高不居,依然保持文人本色,坚守书画本行;有的风云际会,办学校,建社团,领袖群伦,开宗立派,成为一时艺坛魁首;有的笔扫千军,凭借如椽巨笔,挂单卖画,视富贵如浮云,而足以傲视诸侯;有的曾经叱咤风云,捭阖艺坛,但命途多舛,晚景凄凉,令人扼腕。每一位书画家,都有一部与众不同的奋斗史、创业史、艺术史,他们的人生道路和艺术成就或许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中国书画艺术无不抱有挚爱之心,无不充满奉献的热诚。我们不可能将百年来所有中国书画家的动人故事和传奇经历都汇集到一起,我们只能撷取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一个个逸闻,让读者朋友以小见大,从中感受到百年中国书画的浩瀚与伟大。

  坦率地说,做这样一件工作并不轻松。因为撰写此书的初衷,是为了以小见大,通过一些画坛逸闻,弥补正史的不足,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映百年书画史全貌,这就要求:在采录逸闻掌故时要注意真实性,不能道听途说;要对百年书画史有一个整体了解,以便对掌握的材料作出恰当的价值评判,有的逸闻很有可读性,但是放到书画家一生和百年书画史全局的背景看却意义不大,则弃而不用,一些低级趣味的逸闻则更是力求舍弃,决不猎奇。此外,按照时间为线索,也为自己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有的逸闻掌故非常有意思,但是却不能确定确切的时间,也只得割爱。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阅读了上百部有关书画家传记和书画史著作,有的逸闻见诸于多种版本,几经比较才斟酌落笔;有的从网络中找到线索,再找到相关著作予以核实;有的则取自本人见闻,所以难以一一标明每则逸闻掌故的出处,特作说明,并谨向有关著者表示谢忱。

  最后,我要感谢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祝君波先生,当我去函谈了本书的框架思路,并附上开头部分稿件,他一收到便给回音,没有几天就通过了选题。曾经担任朵云轩总经理、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和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他,对近现代书画界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他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吃螃蟹者”,这种对百年书画逸闻发掘整理工作的理解和重视,让人倍感欣慰。本书责任编辑戎礼平女士非常认真敬业,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受学识和资料限制,本书肯定存在不少疏漏、差错,恳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跋

  2008年春节前后,85岁高龄的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史论家、书画家王伯敏先生特地为我创作山水长卷《江洲银谷山居图》,并作长篇题跋:

  “有诗云:青山行不尽,碧水去何长。贵在于一路不胜其观,处处有物华也。余写此江洲银谷山居图,即得此意。

  此卷高32厘米,长752厘米,图中主人为诸暨斯氏舜威先生也。开卷,便是主人行于江洲水乡,丹枫不伤露,艳若二月花。水乡有舟市,交易在水上。舜威买得鱼数尾,于江岸与好友二三,沽酒小饮,畅谈青藤画鱼头图事,令人人抚掌大笑。其乐一也。

  出舟市,主人往前行,至银谷银瀑处,既观瀑,又听水声、鸟声和松声,闭目似闻交响乐奏,极天籁之悦耳。继而与朋友对话,数语被风吹去。舜威曰:明日寻来,便是诗。众人听罢,相顾又笑。其乐二也。

  如此边谈边行,不觉入山乡。山上有街,有山市,百货四陈。街南卖杂货,街北有装池。壁上虽无王冕、老莲之作,却有任伯年、黄宾虹之精品,且不乏卖年画和剪纸。装池对过,石阶之上,有茶楼。主人与朋友上楼,即闻龙井之清香。入座谈天说地,谈及与自然同气相求,你一言,我一语,居然尽茶三壶。其乐三也。出茶楼,夕阳斜照,主人顺山间林路归舍。

  主人居银谷山岙,瓦屋五椽。读书看山,四季适意,其乐四也。夜坐更清幽,一思爱国爱乡亦爱己;再思积德积健又养和。如是志洁行廉,不云清高,亦不得不清高。此自得其乐也。

  此卷通幅山山水水相连,以人来客往为变化,以云烟出没为通情,景虽有限,思则无极。敬请

  舜威先生大雅之正。

  丁亥除夕构思于新加坡狮城,戊子春二月落墨于杭州,润色于桐江大奇山

  王伯敏年八十又五”

  收到王伯敏先生大作,我所撰《百年画坛钩沉》正好杀青。回想自乙酉卸任《美术报》总编以来,工作之余,静居林泉,读书写作,草成此书,聊以自慰。乙酉年,王伯敏先生赠我以《湖山还忆浙西东》山居图,勉励我静心读书写作。我通读王伯敏先生所编《书学集成》,撰成《平闲堂书学咀华》数万言,首发于《书法》杂志,复结集出版。后披览书画家传记、野史笔记上百种,从如烟往事中寻觅百年书画发展之蛛丝马迹,钩沉索隐,集腋成裘,草成此卷。王伯敏先生所绘所记,乃我读书著述生涯之写照也。世事诚如白驹过隙,转眼即成往事,兴衰荣辱,如袖拂浮云而已。故照录此记,以为全书之跋。搁笔长叹,不胜感慨系之。吟成一绝,稍寄余兴云尔:明月清风前世求,琴书诗酒畅清秋。江洲一宅颜银谷,只住平闲不住愁。(《百年画坛钩沉》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定价26元。如当地购买有困难,可汇书款至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美术报》作者处邮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2 穿起散落的“珍珠” ■斯舜威 2008-10-4 美术报000322008-10-04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