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设计
3  4  
PDF 版
· 开卷之前
· 中国室内设计师
首次获邀参加2008荷兰设计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开卷之前
—— 闲说书籍装帧
□刘远山
  现在的人去商场买东西,购买欲常常为那商品的设计所鼓动,甚至,一些时尚女人就因为喜欢商品或包装的样子或颜色,可以完全不顾它是否真的有用。在设计师看来,这是设计的胜利,就像教科书中曾指出的那样,用设计影响销售。

  好的图书装帧同样能勾人的心。我现在虽然干了出版这一行,也难免要被出色的图书设计所蛊惑。当今中国的出版社很少能置身于行业竞争之外的,生存、扩张的利益驱动要求每一个出版社使出浑身解数出畅销书、多出书、快出书,装帧设计也成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用手段。竞争带来了设计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图书市场空前的繁荣:一方面,你想要的书基本上都有,甚至连你不想要的书也有了,而且在数目上多于你想要的百倍、千倍;也有不好的一面,你在书的海洋里好不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书,却发现跟它一样内容的同时有十本之多!逛书店实在是费神。

  平时我的编辑任务总是些书画碑帖、古籍善本类图书,也间或做一些装帧方面的工作,少不了要对古人的设计来回揣摩。古人大概从小的时候开始,被大人教着学认字读书,很少有被讨好着来的。不像现在的孩子,要认字,得有精美插图做演示;要明白道理,得有吸引人的故事去做铺垫。古人对书就有一种敬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这样宏大的圣王之道,如何不让一个懵懂的少年正襟危坐?“耕读传家”的理想又使读书可以不必迁就可能带来的枯燥,所以,古代的书籍装帧有点不近人情,冷峻得有点偏执:深兰色的封面,一个长长的签条上面标明书名、编著者及校勘者名而已;内页正文也是千篇一律的格式,从右向左直排的文字,天头多于地脚的留白,翻口处标明页码、章节信息;至于外包装的书函或书套,简直就是封面设计的翻版,如果是布函的话连颜色都和封面一样的。然而,如果抛开这些过于严肃、一成不变的视觉,你会发现古代线装书的装帧剩下的几乎全是优点:开本大小适中,纸张细腻柔软、白度柔和,易于阅读;色调素雅,文字简明,如空谷幽兰般淡淡的纸墨书香;版式空间分割合理,恰当留出批注空白,字体、字号选择搭配默契,不易造成目力的疲劳。这让人若有所思了。它的装帧设计其实正是为了亲近真正的阅读行为,而不是为刺激图书的购买欲望而来。跟登峰造极的明代家具一样,没有设计者的名字留下来,因为那不是一个人的智慧,那是很多人用很长时间逐渐积累下来并被固定了的样式,但是他们不懂得要用设计影响销售。

  除了吃饭睡觉,古人视读书为第一等大事,读书与否不是可以拿来商量的事。因而反映在装帧上的那种严肃面孔就很容易理解了。任何企图对圣贤文章的装扮和奉承都视为不可容忍的,只有那些读书余事——诗、书、画类图书才可以来点额外的设计,一点审慎的视觉娱悦。古代的中国到现代的中国,在出版业上的变化实际上是以读书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变。现在的读者是要哄着去读书,站在读者的角度,这也算是一种解放,总比先生举着戒尺逼着读强。

  很多时候,书装设计者接受的设计任务被要求务必使设计独特、美观、醒目等等,至于阅读感受则留给设计师自己把握。现代管理型的出版社则将装帧设计与材料、工艺及价格的适应性等纳入到营销的整体中,更使设计能精准地命中目标,实现图书效益的最大化。于是,几乎没有多少设计师能以谨慎的态度与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保持距离。亲近阅读,装帧设计将趋于同质;讨好市场,则装帧设计必求诸差异。另一方面,设计师的学院教育背景中,设计基于学科意义上独立的技能训练,容易导致为设计而设计,设计的功能在教学中被夸大也可能使设计师习惯凌驾于任务之上,对设计艺术的完美追求不知不觉使设计师在任务中找不准自己的角色。

  买椟还珠的故事本来就是个笑话,可在国内一年一度的月饼大战中,这个笑话的现代版在不断冲击人民群众的智力底线。就是因为这商业的自由竞争,图书和月饼有着相同的过当包装现状。图书恐怕更特殊一些,往大里说,它还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积累的重任,过度设计造成的资源浪费还只能算一笔小账。趋利的商业动机本身是恶的,但你不能因为它客观上推动了出版业发展就把它说成善的。如果算上那些数量惊人的滞销品种,再加上不良出版者利欲熏心炮制的精神毒品和劣质图书所造成的对全民的伤害,这个出版业的进步要打上很大的折扣。相反,在中国出版业的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没有多少图书垃圾留下来。

  这样说,并不是想表明作为出版环节之一的装帧设计水平在倒退。在不断经历出版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书籍装帧设计也一直在调整着与这种进步的适应性。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出版社在图书装帧设计上很有特色,易于阅读的开本形态、统一温和的封面气质及精心锤炼的版式风格的确立逐渐形成了品牌号召力。在这些书里,你根本看不到为迎合市场而面目狰狞的装帧设计——其实,好的图书或真正具有阅读价值的图书,装帧设计的相似性明显多于差异性。

  我的偶尔为之的装帧设计任务有些特殊,以针对特殊读者群的碑帖书画类图书为主。按古人的习惯,这类书还可以有一点点设计的空间。因为有了传统强大的审美经验和完整的装帧样式,设计就十分简单了。传统的书籍装帧,也是封建时代相对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结果,与现代化的规模生产有一定的距离,也与工业化的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工艺有所冲突。我设计的工作重点在于努力寻找他们之间的适应性,在设计和材料工艺之间做权衡与取舍,在字体和字号及版式平面空间的布白上精雕细琢。不留痕迹的设计并不是设计的缺席,我坚信那些高度成熟的古典审美趣味和样式规范是看不到设计师身影的设计纲领。为钝井兄所做的《金刚波罗蜜经》是一次令人愉快的设计体验。作为设计者,除了工艺、材料上的规定性外,我没有受到其他任何限制。借助可以利用的现代印刷装订工艺和材料复制传统册页装书画作品集是这个设计任务的核心含义。它是现代出版物,却有着典型的传统书装素雅的气质;它是工业化批量的产品,但散发着迷人的手工艺的芳香。如果现在的人能不带任何偏见地喜欢它,那可不是设计的胜利,是因为尽管我们长久地遥望着传统,但传统和我们依然血脉相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设计 00028 开卷之前 □刘远山 2008-10-11 48256DEA008181F5482574DD00228C40[];美术报000282008-10-11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