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3版:视点
3  4  
PDF 版
· 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
·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和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开馆
· 修川艺苑成立20周年书画印展在海宁举行
· 严学章在阿联酋进行书画艺术交流
· 江水沐、谢荣伟书画艺术展在漳州画院举办
· 做诗
不如抄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0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做诗
不如抄诗

□徐建融
  今天的书画家,大多抄录古人的诗词作为创作或题跋的素材。这颇为另一些名家所诟病。自然,发此诟病的书画名家,又往往自诩工诗,书法创作则书自作诗,题画则题自作诗。一面诟人,益显自己工诗之能,一面自诩,益显他人抄诗之劣。但在我看来,后一类名家实不可取,倒是抄诗的书画家,其实事求是的品质是应取的。这就是我反复中说的,传统的败坏,主要并不是败坏于反传统者,而是败坏于所谓的“弘扬传统者”。

  因为据我所知,像林岫先生、金鉴才先生等,真正工于诗词的,似乎从不诟病那些抄诗的书画家;而那几个诟人抄诗并自诩工诗的名家,于诗词实在不通之至。

  我曾指出过一位名家在《中国书画》杂志上撰文自诩工古诗文且古今无匹,所举之例是万青力出一明人的上联“好女子何人可嫁”,“古人不可对,今人尤不可对,绝对也,我都应声而出下联”曰:“森林木谁言佳构。”令人绝倒!

  现在又有一倒,2008年9月6日,一位自称工诗文的书画家发表了一件《小楷自作诗》,其中有一首《吴昌硕,老缶乃以书入画之巨擘,我服其功力,然憾其境界来到之云:“今人谁解为草书,绿天无僧焦叶枯。窗前新种好三本,夜听秋雨思江湖。”据首句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但“草”之为仄声,不是平声;第二句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但“天”字为平声,非仄声;第三句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但“前”字为平声,非仄声,“种”高为仄声,非平声;至于“三”字虽为平声,但此句可作特殊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故可不计;第四句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听”字应为仄事,但今人多读为平声,所以此句勉强可算及格。综观全诗,可见名家对于做诗最基本的格式、句式、粘对全然不晓!格式已如上述,不赘。句式,平仄在本句中应交替出现,但第一句的“解”和“草”都是仄声,何来交替?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天”和“人”都是平声,何来对?等等,不一而足。

  做诗到此,也算得上把诗词败坏透顶了。所以,我们倡导书画家要会做诗,但不要诟病书画家抄诗。像这样的做诗,借用当年刘少奇“造船不如买船的”的说法,“做诗不如抄诗”!

  平心而论,就人之为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自知之明,我们这一代的传统学养,实在是前所未有的欠缺,但千万不要认为,反正杜甫、陆游死了几百上千年,没有人懂了,就可以胡作非为。据金鉴才先生说,他在网上看到许多小青年,30岁,40岁,旧体诗写得好得不得了。我们无所畏惧,可以不怕先生,但不能不怕后生。像这样的东西,留到后世,给小青年们看到,是要给他们笑话。所以在此向后生们作一自我批评:我们的无知,是历史造成的;而我们的无畏,又是无知造成的。弘扬传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要盲目地跟从我辈的误导。尽管我辈多在今天成了名家、导师之类,甚至还有媲美“宋四家”、“元四家”的“当代十大家”、“当代二十家”,那是因为老一辈陆续去世了的缘故,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辈既已自误,历史再次造就了我们,让我们来导人实际上在误人,无知、无畏、无耻如此,惭惶煞人!

  文章写到这里,本来已经结束。当晚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大多也是传统中人。自然读到今天所写的此文,读到“好女子何人”、“森林木谁言”。不料有一位朋友当即指出,“言”为仄声,正可对“人”之平声。我当然不可能随身带着以诗韵,指出“言”为上平声十三元韵,何况在这种场合,即使带着是不能拿出来的,因为这很伤人面子。但“无言独上西楼”句是可以脱口而出的,如果“言仄”声,根据“平仄在本句中交替”的规则,“上”岂不成了平声?不料朋友毫不迟疑:“对,‘上’字就是平声?”我黯然,心中潸然泪下,遥想孔子当年,“天丧斯文”,“述而不作”,不身处愧对先生、愧对后生的我辈竟然都成了专家、导师的今天,是无法体会圣人的苦心和悲凉的。

  诗书画印在今天,或作而不述,名曰大跨度的创新,曰颠覆传统;或胡述而作,名曰传承传统、弘扬传统。我们这一辈,究竟还要胡作非为到何种地步?只能留待后生来笑话我们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33 做诗
不如抄诗
□徐建融 2008-10-11 48256DEA008181F5482574DB00222FD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