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7版:画家
3  4  
PDF 版
· 千年朽木在这里化为神奇 文化名片在这里雕镂而出
· “藏魂于天然 纳灵于神工”
的嵊州根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千年朽木在这里化为神奇 文化名片在这里雕镂而出
——走进“中国根艺之乡”嵊州
■盛轩
  嵊州地处古越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是著名的中国越剧之乡、竹编之乡、根艺之乡,其中被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就有越剧、竹编、根雕、泥塑、戏剧服装等。

  而根雕,已成为除越剧、竹编之外的又一张嵊州民间文化金名片。

  根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传承,是嵊州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是一种集自然造化与艺术家的智慧技能,集具象、抽象和意象于一体的造型艺术。2007年,嵊州根雕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嵊州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命名为“中国根艺之乡”。

  嵊州根雕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东晋著名雕塑家戴逵。当年戴逵喜爱剡中山水而隐居嵊州,并在这里开启了中国根雕艺术的源头。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根雕艺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在民间延续。

  嵊州根雕深受江南雕刻艺术的熏陶和影响。由于嵊州境内存有大量古时候的庙宇和民居,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和堆灰艺术几乎随处可见。根雕艺人们主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使作品在雕刻技艺上精美无比的同时,还注重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

  一是雕刻精到,天人合一。嵊州根雕注重根材的自然形态,又强调雕刻的造型技巧,在手法上追求“少雕多留”、“以少胜多”,让自然造型和人工雕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的妙趣。如作品《一行观天》,创制者在保持根材整体材质美感的前提下,对人物内在精神和脸部表情作了恰如其分的刻画,将唐代高僧夜观天象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其他部分则一概顺其自然,使人在“天人合一”中感悟艺术的大美。郑剑夫的《诸子系列》、《唐女》、吴筱阳的《笑狮罗汉》、郑兴国的《夸父逐日》等无一不是天人合一的精美之作。

  二是材质精良,格调高雅。嵊州根雕所取根材较为广泛,都突出材质的精良,如甘肃的香柏、广西的紫柚木,越南和印度的黄花梨、紫檀,山西的黑格粒等,有的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用这些材质雕刻而成的根雕作品,往往显得气质华贵,格调高雅。近年来,嵊州的根雕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还成功开发了古沉木根雕艺术这一新产品。古沉木又称阴沉木、乌木、炭化木、石化木,是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深埋在江河湖泊底层的枯木残根,随着年代的久远,枯木残根在水底泥沙中浸泡和磨压,形成了古朴凝重、铜打铁铸般的效果。古沉木的色泽大多近似于黑色,用这种色调雕就的作品深沉厚重,具有高古气韵和深奥的精神内涵。《寒江独钓》、《一苇东渡》等古沉木雕精品,无一不显得古朴厚重,高贵典雅。

  三是题材丰富,品位脱俗。经过20多年的耕耘,嵊州根雕在题材的开掘,表现内涵的拓宽,艺术品位的提升上取得了明显突破,得到了行家的高度评价。嵊州根雕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既有取材于古代文学的题材,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既有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也有反映自然百态的作品;既有弘扬传统美德的寓意,也有倡导时代新风的传递。嵊州根雕艺人既着眼于作品形象刻画的准确,更能够透过作品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交融。比如佛道神话人物是嵊州根雕常见的题材,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开创新意,升华作品价值。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意蕴,使嵊州根雕独具艺术品位。

  四是贴近时代、追求创新。随着根雕艺术创作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嵊州的根雕中出现了一些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创新之作,如郑兴国以四川汶川地震为题材创作的《妈妈永远爱你》、《丰碑》等。这些作品的出现,是创作者在用艺术的眼光去感知时代、认知时代,再用艺术的手法去记录时代、展现时代,进而推动着作品主题的进一步升华的结果。这一方面说明嵊州根雕正在进一步向高层次、深内涵的精神文化产品攀登;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嵊州根雕艺术家开始自觉去把握时代脉搏,思考社会现象,正在不断培养作为艺术家所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而这正是我们的创作者在向艺术家过渡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嵊州根雕正在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的一种反映。

  嵊州根雕近年来能够取得突破式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近年来,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促进民办民营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人才培育和文化精品创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一方面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对根雕人才、根雕获奖作品等实施分类奖励,对外出参展的根雕企业进行资金补助。2005年,嵊州市建成了集窗口展示、市场交易、艺术交流、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村。艺术村建成以后,根雕这一在民间“隐逸”千年的古老艺术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并迅速从复苏走向繁荣,实现了艺术的突破和规模的飞跃。现在,这里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根雕艺术家群体和众多的根雕产业从业人员,成为全国最大的根雕创作生产基地,成为浙江根雕艺术界的一个龙头。嵊州还通过经常性地在市内举办根雕展览、组团外出参展、邀请国内大师前来指导交流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其次,有赖于强大的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目前,嵊州市掌握根雕技艺的有3000多人,其中有中国根艺美术大师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人,先后有10多人获得绍兴市级以上命名或表彰。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郑剑夫、吴筱阳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郑剑夫、吴筱阳、郑兴国、周扬、俞田被评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样的根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仅在浙江省内独一无二,在全国也是难得一见的。此外,嵊州市还有专门培训根雕后备人才的职业学校,每年能为社会输送数十名的新生力量。庞大的人才队伍,合理的结构布局,为嵊州根雕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得益于嵊州根雕日益扩张的品牌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技术力量、良好的发展氛围,使嵊州根雕出现了精品迭出的喜人局面。短短几年,作品在全国及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320次。人才的影响加上大量优秀作品所显示出来的创作实力,使嵊州根雕在全国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民间工艺博览会,嵊州根雕的群体亮相都成为活动的一个亮点,如全国第十一届根艺精品博览会中,嵊州根雕一共夺得了11个金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创作实力和品牌优势。与此同时,慕名而来的海内外客商也络绎不绝,在带来良好经济效应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嵊州根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嵊州,正在成为中国根雕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基地和研究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47 千年朽木在这里化为神奇 文化名片在这里雕镂而出 ■盛轩 2008-12-6 美术报000472008-12-06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