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考艺

看着学、帮着学,还要哄着学
学生不想画画的时候,国立画室的老师却对他说——

“到西湖边走走吧!”

  “参加完这个活动,感触很多。跟着老师的思绪回忆过去,但似乎有太多记忆已远去,一个个愿望,生命的起始与终结,把自己看成‘零’,我未完成的东西在过去的18年里是很多的,但我们从现在开始还可以努力拼搏。”这是国立画室学生严颖倩在一次拓展课后,写下的“愿望体验感言”。

  为何一堂简单的拓展课能让学生感触如此深刻?日前,记者走进了国立画室。在杭州众多画室中,国立的办学规模并不算太大,却以其独特的“短小精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除了不定期开展的“激情拓展课”外,“自制”图书馆、国外美院教学光盘、家长网校、小药箱……国立的“独门贴心秘籍”让在这里上课的学生们备感温暖。将美育落实到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让他们学会生存与感恩,国立一直做得很用心。 

  

  图书馆、开小灶

  缺啥补啥,单个突破

  国立画室所处的滨江区,是杭州众多美术培训机构的“集中营”。虽然国立的规模不算太大,三层教学楼,90多个学生,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马丽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短小精悍。

  画室也有图书馆?这让记者很是吃惊。答案就在地下室。记者看到,地下室的一边是学生专用的储藏柜,另一边则是“画室图书馆”。一个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图书馆里,从专业课书籍,到大师作品,再到市场上销售火热的考前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等上千册图书,全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此外,学生和老师的范画也被装裱保存,归类摆放,供学生借阅。另外,图书馆里还有三台上网电脑,可以用来查资料,也有效地控制了学生去网吧上网。 

  “我们把杭州市场上所有能买到的好书都买过来,一个品种买几十本,上课时,能确保两个人看一本书。这样,学生整个学期不用自己买书,去图书馆借就可以,他们的负担也轻了不少。”马老师说。

  如此巨大的资源库在杭州的众多画室中,仅此一例。在今年年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全国实力画室作品比赛”中,国立获得了第一名。对于如何启发“零起点”的学生,国立自有一套。

  “我到这里来以后,才知道国美在杭州!”王亚琼的家乡在湖北最西部,由于当地火车还没开通,所以需要坐24小时的汽车才能到杭州。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再加上没有美术基础,王亚琼对自己的选择很是担心。可如今,短短4个月,她的成绩考本科已经绰绰有余了。

  “老师从最基础的拿笔开始教我,然后开始画几何体、静物、色彩,每节课老师都会跟我说一句‘进步很快哦!’。我妈妈都很吃惊,说我刚开始什么都不会,现在已经有这么高的水平啦!”王亚琼笑得很开心。

  由于国立采取的是小班化教学,每个老师带15个学生,所以,对于像王亚琼这样的“零起点”,老师们就会给他们开小灶。“老师先讲,然后示范,如果学生再不会,就采取光盘教学,俄国列宾美院、国内八大美院等国内国外的光盘,我们学校都有。头发怎么画、眼睛怎么画,都有专门的光盘可以看,缺啥补啥!”马老师说。

  点名、查房、管零用钱

  老师甘当贴身保姆

  记者去采访那天,强化4班的学生正在做素描训练。墙上贴着“联考倒计时44天”的公告牌,旁边还三三两两贴着一些小便笺。记者凑近一看,最有意思的一张告示,非它莫属——“国立画室惩罚条例:上课迟到5分钟,罚5元。迟到累积三次,接受惩罚,同时做素描模特一次。”

  画室不同于学校,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为了有效地管理学生,画室会想出奇招怪招,比如这个有趣的惩罚条例。而有的画室甚至在教室门口按上了打卡机,“我们也考虑过这个方法,但后来一想,如果装了打卡机,那就要装监控器,因为会有‘替打’,现在的孩子啊,聪明着呢!”

  因此,国立采取的是马老师口中很“环保”的点名制度:“我们这里一天要点名6次,早上上课点名,下课点名,一定要保证学生上课在,下课也在。晚上10点半放学,回到寝室以后,我们2个女老师就要开始查房。马老师对于晚上的查房制度颇为得意,她指着后面一幢宿舍楼说,“宾馆里每一层楼都装了录像,学生晚上11点以后的外出活动我们都看得到,管理老师晚上都在宿舍,有什么急事都能及时处理。”

  一个叫闫雨萌的学生在“愿望体验感悟”中写道:“曾老师,感谢你在我生病时对我的照顾和关心,背我爬上医院的楼梯,从来没有人这样背过我。”在国立老师的办公室里,小药箱就放在她们手边,常见的药品一应俱全。学生生病时,往往是老师亲自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她们几乎成了贴身保姆,生活上大事小事,也全逃不过她们的“法眼”:“我有次发现有个孩子一个月生活费花了4000块,我就马上打电话给他家长,让他们一个月只能给他1500块,钱可以先存在生活老师这里,需要的时候来老师这里拿。”马老师说。

  拓展课

  让孩子学会感恩

  在国立,最远的学生来自海南,而贵州、广西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十六、七岁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离开父母,独自在外学画,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考验。如何让孩子把生活的感悟和精神融入绘画中,而不只是简单的“应试”呢?

  国立的激情拓展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引路人”。拓展课并不是每周都上,一般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视学生的情况而定,时间都安排在周日晚上。

  试想一下,一堂在黑暗中进行的课,会是什么样子?前不久,画室请来新东方的老师,便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在黑暗中撕碎理想”。老师让学生在5张纸上分别写上人生的5个理想,并假设用20年来完成一个理想。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老师问:你的第一个理想完成了没有?如果你现在不努力,你40岁能完成第二个理想吗?不能,就把纸撕碎。整个撕纸过程都在熄灯状态下进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了过去,设想了未来,喜悦抑或心酸,成功抑或遗憾,直到发现手中的5个理想都被撕碎时,这些孩子们都忍不住哭了。

  “孩子们回想起小时候家长为他们付出的努力,在一堂课里就体会到了人生的整个过程。”马老师很感慨,“那天之后,原本迟到的孩子也不迟到了,有的还发‘肉麻’短信给父母,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家长都很感动,说孩子一下子长大了,也懂事了!” 

  一位叫张倩茹的女孩告诉记者,每天封闭式的训练,让许多同学压力很大,“有个同学有次实在画不下去了,画烦了,但因为画室的请假制度很严,他只跟老师说,想去寝室想几天,老师却说,‘去西湖边走走吧’,让他特别感动!”马老师说,有时候,一堂课,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美术报 考艺 00012 “到西湖边走走吧!” □本报记者 马黎 2009-12-05 48256DEA008181F548257672000DE879 2 2009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