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苇老师诗词、篆刻作品赏读及引发的思考
□毛燕萍
□毛燕萍
一
叶一苇老师的《一苇诗词选》和《孤琴篆刻谱》一直放在我的案头,每每展卷,心中时常有一种感动,令我无法释怀。
首先令我感动的是叶老的诗,虽然他在《一苇诗词选》前言中自谦地说:“自愧碌碌,梦笔未花,语不惊人,故敝帚亦未敢珍……”然翻开书卷,使读者似临一泓清池,清澈透明;如对一束兰芳,清新拂面。
叶老早期的部分诗作反映战争带来的创痛。如创作于1943年的诗作《家园》:“乱离三月感居诸,劫后家园一望芜。长物无存凭硕鼠,应门有托谢蜘蛛。半间破屋通天在,满室图书着地铺。破碎河山葬寇地,风雷还待起平湖。”一首七律,把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动荡、离乱、破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读着使人顿时联想起杜少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凉意境。读到最后二句“破碎河山葬寇地,风雷还待起平湖”笔锋一转,于寂静处一声呐喊,荡气回肠!
这类风格的作品在叶老创作于1944年《登击壶亭》中也可以欣赏到:“菊水清流兴不孤,登亭可向万山呼,笔端时蕴诗心壮,一遣情怀共击壶。”叶老对战争的痛恨以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豪情通过诗的形式,很好地表达出来,让我们看到叶老一颗年轻的、血气方刚的、爱国爱家乡的赤子之心。
读叶老的《南乡子·金华怀古》(1947年作品)又将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另一番景象之中:“危堞压江流,明月、清风、八咏楼。不断双溪流日夜,难留。一任往来舴艋舟。不载易安愁,曾是严维忆旧游。多少英雄千古事,心头。如梦六朝风雨秋。”金华是叶老的家乡,描写的是战乱之中的家乡以及作者凭栏怀古,物是人非的叹息。当年,同样饱受离乱之苦的李清照,一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令人忧思难忘。此时,叶老心中的愁思也与当年易安的愁绪遥向吻合。一样的地点,一样的情景,却不会因为年代相隔久远而失去诗人心中的共鸣。叶老用诗人特有的敏感,将这一分萦绕在心头的浓浓愁绪,以及无可奈何的落寞与惆怅刻画得丝丝入扣。
在叶老的诗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不少描写友情和亲情,诗中表达对友情的真挚、笃信、坦诚、友善,令读者心驰神往。如诗稿中几首写给甬上印坛名宿周节之先生的诗:“花开铁笔甬江边,三世结成石上缘。寄语息柯应不息,四明山里作奇传。”(《题〈铁石庐结金石因缘〉等印拓,戏赠节之》)。金石书友间的友情、互勉溢于笔端。又如“右笔左刀老更成,得心妙拈汉砖春。大刀阔斧蔚风格,何薄自家何薄人?”(《题陈左夫六十自选印谱》)则与书友间流露了欣赏对方、激励自己、不薄他人的襟怀。
都说学问是寂寞之道,是对艺术孜孜不倦、物我两忘的求索,这种“独上高楼”的情境在叶老的诗作中也时常可以感受到。如《双溪夜步》中写到的“如带双溪水,向西默默流。人多逐夜市,我独散江头”。又如《赠节之》中“君为治石手,我是镂冰人。不知有秦汉,桃源共觅春”。叶老无意去理会世间纷争,潜心艺海,心远地偏。然想起同在寂寞的艺海中翱游,远在甬城的同好周节老,则心有灵犀,赠诗慰藉,君子之交,跃然在字里行间。
叶老的诗有很大一部分是寄情山水,一山一水,一池一石,一草一木,都能唤起他心灵深处的情愫:“江边一野石,兀立远山峰,疑是女娲弃,怕求和氏逢……”(《野石》),“孤山雪霁欲销魂,多少情思织梦痕,冷艳谁知心最热,与人一例送春温。”(《孤山访梅》)。而人间天堂处处诗的西子,在叶老笔下更比比皆是。
在叶老的诗中,我们还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 “大风送我出雄关,一望白龙绕万山。”(《登长城》)。“听罢荧屏夜半钟,送归玉兔又迎龙。花灯欢舞湖边雪,凤笛暖吹海外风。已有寒梅开万树,须看晓日照千峰。天涯此夕比邻似,一样心情爆竹中。”(1988年, 《除夕看春节电视联欢节目》)。让我们欣赏到清新、明快、爽朗以及诗人的激情与豪迈。
叶老将他眼中的世界用他特有的笔触让我们欣赏到格律诗所特有的美感。读叶老的诗,清气若兰,文气雅致,一如他的为人,平和不争,然“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在欣赏他或喜或悲,或思或愁的诗词作品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至真、至善、至美,感受到作者心中艺术殿堂的宽阔和精彩。
二
赏读叶一苇老师的篆刻集《孤琴篆刻谱》,一印一文,印巧妙而文简练,构思独特,别开意境。读文品印,情趣自在,令读者拍案叫绝。古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叶老的印,则是印中有画,印中有诗,印中容纳了艺术家无限的想象空间,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作者想要表达的言语十分丰富,欣赏之余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心领神会。
叶老用半个瓦当形状篆刻《南柯一梦》,构思十分巧妙,因为是梦,再美,也总有缺憾。这样的取材,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读者可以根据叶老的导读去理解印章的内涵,也可以因此而浮想连篇,你可以由此联想大自然的阴晴圆缺,你还可以因此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叶老用他特有的想象,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成功之处。
又如《熙熙攘攘》,取自《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赏读中,仿佛可以从中看到一群忙忙碌碌的人们,磕磕碰碰,热闹非凡。那些大大小小的圆圈,又像一个个孔方兄向你频频招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读这样的印,不同的人就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欣赏《枝头巢父》这方篆刻,轻松自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叶老的志向。巢父是我国唐尧时高士,山居不营世利。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受。叶老虽身居杭州枝头巷,而心灵却与在山中枝头巢父一般,不染尘事,在潜心艺海的时候才可以无所束缚。可谓人各有志,手中虽无江山在握,而心中自有万里江山!
叶老对《恋石》这方篆刻是这样解说的:“恋石也是情结。”并解说历代书家对石之迷恋以至将自己的名字也取为“石”。他把恋字篆成三条联绵的绞丝在心上,心头如有千言万语。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埋藏于心间的恋石之情。
《壶山捧出一壶春》则将对家乡的眷恋用诗的语言融入到篆刻中,故乡的山山水水就是永远烙印在叶老心中的爱。平和、清幽的山水滋养了平和、清幽的叶老。而在这平和、清幽之中,却蕴藏着诗人篆刻家内心深处丰富的感情。
叶老对一草一木的怜爱也同样倾注在他的篆刻作品中。如《含羞草》,叶老对其观察体会颇为细致:“含羞草是一年生长草本,高七、八寸,茎有刺,复叶,总叶柄的顶端分生四枝,有许多小叶,一受刺激,小叶就闭合,总叶柄也下垂。”并为此感慨:“我很喜爱她,觉得她纯洁、自爱、自重;但也有缺点,太清高了,也是自找烦恼,往往被人戏弄。”并在篆刻作品中营造了一幅纤纤楚楚、叠叠娇羞的意象。托物言志,以物抒情。是啊,草本也有本性,虽然弱小,怎可恃强凌弱,以大欺小?
曾去杭州枝头巷拜访叶老,叶老小心地取出一盒作品。这些篆刻作品石质纹理天然趣成,而叶老以其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将这些印石用简练的文字,巧妙地创作出完美的篆刻作品。“偶得青田封门石,青黄色石边,有一株黑色水草,栩栩如生,随刻了‘江上草’三个字作为自留印。”叶老独具匠心地将文字与印石天然趣味融为一体,达到了双臻之美。
曾在《浙江日报》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写得极好:“‘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苏东坡身居远离官场商场情场的荒野黄州,却能调动得天独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指挥‘千军万马’拓展自己的精神王国。寓居犄角旮旯的叶一苇先生,也能以一笔一画勾勒包容天地万物的艺海情天,因为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真正的艺术家永远在忙碌和收获中歌唱。”
这样的描述令我为之动容。著名诗人艾青有一句极有感染力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是啊,那是因为生命中有许多感动。有一位诗人书法家说过,写诗作文必须有感于情,而发乎笔。读叶老诗文金石,时时刻刻被他的诗、他的文、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感动着他的人品,感动着他的追求,感动着他的淡泊宁静,感动着他的无怨无悔,感动着他一字一句中传递给人们的喜怒哀乐。孤琴有声应不孤,隔山隔水有知音!
三
赏读着叶一苇老师的诗词、篆刻作品,我们应该明白何为艺术?艺术的生命来源于什么?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拿什么来打动人? 书法教育应该如何技文并重?
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谈诗词鉴赏报告时讲道:“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什么是诗人?诗的定义是什么,会写五言、七言、平平仄仄,写现代体、散文体诗就是诗人?那诗人也太好当了。”可见,就真正的艺术而言,仅仅掌握了技巧规律是远远不够的。诗词是这样,书法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
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除了线条与造型的美观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历代有许多经典的诗文可供我们后人书写,但是,大家都千篇一律抄抄摘摘,后人看不到我们的思想情感,看不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以及时代所赋予了我们的精神财富,这不仅是书法家个人的悲哀,更是体现了书法界思想文化的缺失和断代。甚至有人看到朱复戡先生的一些求医答药手稿,觉得很有时代特色,比抄诗摘文更有人情味。
各类大赛中每次提倡写自作诗文,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我们从展览中看到的,往往是今人的外壳、古人的思想。一个书家如果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退而求其次,当然可以用古人的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在一些有主题性的展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书家所选的书写内容多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有煞风景。这就关系到一个书家的修养了。
书法是需要经过长期磨练,坐冷板凳,滴水穿石才能有所收获。急于求成。强化式的技法训练的确可以快速训练出一些书匠,但是培养不出真正的书法艺术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水到渠成过程,所谓大器晚成。人的思想也是需要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感悟深刻。
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读叶老的诗,言简而意味悠长;读叶老的篆刻,印语无声胜有声,常有 “少少胜多多”之妙,但是,如果没有厚重的学养积淀,哪来的言简意长?哪来“少少胜多多”呢?在寥寥数言和方寸之间,将人生哲理浓缩、提炼,以印言志以诗抒情是需要学识和智慧的。
今天我们谈书法教育,技法层面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技法外的,即所谓字外功,即书家内涵的培养也一样不能忽视。关于这个问题,书坛不少有识之士也多次强调指出,我们浙江书协,几年来也一直创导书家要重学养。虽有收益,但收益甚微,可见,学养的修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古往今来有成功的书法家,都非常注重学养的修炼,这样的例子耳熟能详。也许你会说,那是古人,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可与古人同日而语。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自己的浮躁找借口。我们可以把生活在今天的叶老作一面镜子,读一读叶老的诗词,品一品叶老的篆刻,这些都不只是展示技法层面的东西,也不是单凭掌握了某种技法就可大功告成,这里面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深厚的学养积淀,敏感的事物感知,是天赋与勤奋有机结合运用后的结果。唯有此,方可“读文如聆心声,观书如见其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文润笔墨,笔墨出诗境。书法家要追求一种境界,我们的书法教育更应该技文并重,“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