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正的内美——戴家妙书法艺术侧记
□黄齐辉 郑利权
□黄齐辉 郑利权
2009年12月27日,湘湖初雪。在这片有着8000多年历史的跨湖桥文明大地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博士戴家妙和国画系几位老师一起在古雅的湘湖美术馆举办书画联展。参展作者有四位博士,很具学术品位,观者如潮,好评之声不绝于耳。“雪落飞絮漫天舞,冰清玉洁境界出”,纯净的环境与典雅的艺术不经意间融会了,宛如班德瑞的《寂静山林》,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秦汉遗意,魏晋风度,唐宋妙韵,明清高格。这是一次心的洗礼,一种精神的升华。 展览赶上今年的第一场瑞雪,是巧合,也是老天给予展览最恰当的评语。
戴家妙出生于永嘉,中学时代就得到了林剑丹、张如元、张索诸先生的亲授。后从医十数年,仍不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也许正是因为永嘉文化的基因,戴家妙对搜书、藏书、读书,有着特殊的偏好,秉承着“积书而读,丹铅治学”的优良传统。在朋友圈里,戴家妙的藏书是大家所欣羡的。他家被一堆一堆的书籍所侵占,甚至连餐桌也成了堆书的案子。他每天坐拥书城,是何等自足的境界!传统学问的积淀对于书法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说是书法传统的核心。“形式的丰富,内涵的退化”是当代书法的通病。许多书家偏重于笔墨效果,在形式上大费功夫,而淡化了书法内涵——“文化学养”这一本质,因而书卷气的退化就成为了当前书法的最大缺陷。而戴家妙能坚守文化,执着学养,追求品格,很让人敬佩!大量藏书与读书极大地丰富了戴家妙的文化视野,提升了书法品格。诗文修养与学卷气息深入到他的书法作品中去,成为戴氏书风独立于时人的重要本质。
在杭州,戴家妙交友日广,眼界益高,他的治学门径随着藏书量的日丰而大为开阔。在金鉴才、祝遂之等老师的指导下,其学问、书艺、治印,日趋严谨深沉。2001年3月,戴家妙调入中国美术学院协助祝遂之教授筹建国内唯一的书法系,实现了艺术人生的转折。之后又考取了祝老师的书法硕士、博士,使其能以更为专业的眼光与至高点观摹书法,实现了笔墨的一次大飞跃,进入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2005年起,他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参与策划了省书协、西泠印社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编辑过《浙江书法简讯》与《美术报·书法周刊》,大量的文字编辑工作为其学术视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写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相继出版了《篆刻学·篆刻批评原理》、《海派代表书家系列丛书·沈曾植卷》等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硕士论文——《赵之谦在温州、福州、黄岩史迹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他的论文以赵之谦在咸同年间三次客寓温州、中途避走福州、两度寄食黄岩的阶段性生涯作为研究主题,知人论世,详尽地叙述了赵之谦当年生活的动乱社会历史背景,并力所能及地搜罗梳理赵之谦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书画印作品以及交游,揭示了赵氏在诗文艺术创作上开创新局的内在原因和书画篆刻风格脉络上的变化痕迹,全面深入,为大家认识赵之谦流离的岁月与激荡的才情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先前史学界、书学界有关赵之谦的研究苦于有关史料的阙如,和对温州、福州、黄岩地域文化的陌生,不是语焉不详,就是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似是实非的论说,留下种种缺憾。戴家妙这篇论文对研究早期赵之谦与温州、福州、黄岩地方近代文化历史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在书法实践方面,戴家妙诸体兼擅,其篆书古雅雄厚,给人以一种幽深无际之感,深得大家好评;其行书深得二王之法,书写能力很强,畅达中透深沉之气,清雅中蕴朴茂之势,极富艺术感染力。观摩他写行草小札,随手写来,无不如意。其隶书根植两汉,出入清人诸家,饶有古意。其篆刻的造诣也早已被界内所公认,宗秦汉,溯明清,工写结合,探源竟流,清雅与醇正,在青年一辈印人中确为翘楚。正如其导师祝遂之教授所评:“近年来,戴家妙精力集中,不为外部纷杂困扰,坚持自己的理想,很难得。他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使这篇论文史料丰富,论述清晰,双翼齐飞,很为可喜。”目前,戴家妙在祝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深入研究书学史,相信凭他的毅力与功夫,一定会有更惊人的论著诞生!
一位成功的书家应是艺术、人生、学识三位一体的,与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艺术的三大动因呈对应关系。纵观戴家妙的书法生活,永嘉文化、藏书读书、书卷气息、中和之美、醇正书风,这是一条隐性的书法生态链;众多的名师指点,曲折的非专业经历,丰富的编辑经历,扎实的学术素养,低调的为人处事,构成了一条显性的人生生态链。
低调与醇正,始终是戴家妙书法生活核心。因为低调,所以醇正;因为醇正,而能永恒。“内美”是黄宾虹最终寻获的艺术理念。“内美”表现在人文品格上的成熟,是艺术的感情基调,包含着艺术家全部艺术精神。而对于“内美”的不懈追求,也正是戴家妙书法的核心价值理念。从理论与艺术,从印学到书法,“内美”可以看作是他变革的内在推动力和最后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