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视点

春江花韵·何水法花鸟画展

  本报桐庐讯 记者 蔡树农 由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浙江美协、浙江画院、桐庐县人民政府主办,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题为“春江花韵”的个展列入浙江·桐庐第二届山花节重要一环,而“被”选择于3月20日下午在桐庐叶浅予艺术馆拉开个展序幕更属喜上眉梢。

  常常处在媒体聚焦点的何水法就是以这样一种戏剧式的粉本为他的第N次个展再一次制造了效应,少不了的热热闹闹的场景,许多看似并不偶然的偶然性同时经常性地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便不同寻常。花鸟画发展有欠乐观的当代,挟学院底蕴的何水法主要借助洋红、花青、藤黄、白粉数种颜料添加水墨演绎出一幅幅兼融传统笔墨风骨、现代光色构成的花鸟画,并且是个性化面目、自我创作欲望非常强烈的“广视野繁密体”写意图式,粗中见细、大中见小、刚中见柔、枯中见润、密中见疏、正中见偏、拙中见巧的花花草草,秀美含厚重,浓妆寄清雅。红衣服、大块头的何水法请人刻有“花间豪士”一印,讲话中气十足,画画讲究“笔头要大、气魄要大”。他指着难得一见的《蟋蟀图》:“我画蟋蟀头上的两根须须儿,都用的是大笔,不用小笔,格套(杭州话“这样”的意思)有力道。”有力道,赏玩何水法的画,其笔力挥运出的气往往紧扣心弦,岂独大画,小画尤是,人健画健,令赏玩者真气弥漫,不会生病。由于历史的原因,何水法这一代的不少画家吃了旧学功底薄弱的亏,但不妨碍何水法智慧地画画和追求画面的文学性,典型体现于所绘作品的取名:吟龙、月晓风清、扶摇直上、霞衣缨络、紫气东来、笑迎秋露、总领群芳……替代直露的凤尾竹、丁香花、凌霄牡丹、紫藤桂花、梅兰竹菊,等等移花接木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画面内涵,“不求成法而法自在其中矣”。  (下转第5版)


美术报 视点 00001 春江花韵·何水法花鸟画展 2010-03-27 nw.D1000FFN_20100327_5-00001 2 2010年03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