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随想
■曾先国
最近参加了几次有关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理论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评论家、画家针对中国山水画的“彩墨境界”及“山水精神”展开研讨,从深层次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剖析,使我受益匪浅。由于近几年我在创作上处于—种探索和努力摆脱“程式符号”化的不成熟阶段,每每看到自己以前的作品,总有—种将被艺术所淘汰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时时伴随左右,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无所适从,苦闷至极。思来想去,我感到危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所谓的个人程式风格的形式,必然会走一种“符号”化的绘画语言,这种特有的个性“符号”在一段时期也许辉煌过,但更容易被自己的“符号”所制约,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一种程式化的不断重复自己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使之丢失了本应获得更高层次的艺术创造机遇。所以画家过早形成“个性符号”,如果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缺乏艺术的创造性,是很难走出“符号”的阴影的。另一个危机来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高科技对文化的渗透。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画家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更新和升华,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画家脱颖而出,他们以其敏锐的感悟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这种无形的压力也在时刻提醒自己,必须付出更多更艰苦的努力,不为“符号”所困。画家如果只靠一套熟悉的“个性符号”和程式化的笔墨技巧,是不能创造性地发展和再现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精神风貌和不同意象、境界的。必须从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中获取艺术营养和创作灵感,进而去创造新的笔墨,即“笔墨当随时代”。
“彩墨境界”山水画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及《美术观察》杂志社发起,旨在探索山水画色彩的形式及发展状况和学术成就,展开讨论并进行创作实践。由于在过去山水画创作上太多注重笔墨结构与形式语言的探索,少有把重彩山水作为一项课题专门研究。这次参加“彩墨境界”山水展,也给我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但如何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内涵,重新审视重彩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价值,是当代中国画画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就创作重彩山水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重彩与水墨。山水画在唐宋以前,基本以青绿、大青绿及金碧山水画为创作的主流,代表画家如展子虔、李思训、王希孟等。在当时青绿山水作为皇家所推崇的绘画形式,其规模及艺术品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以后的山水画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发展模式,在重彩山水创作上注重笔墨技法,拓展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度,丰富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元明清山水受文人画的影响,逐步走向以水墨为主流的表现形式,并在观念上产生重大转变,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意境和笔墨情趣,从而淡化了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力,因此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山水画的表现功能和创作视野。随着时代的变革和艺术多元的发展,重彩山水作为新时期艺术表现领域中的重要组成体系,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也在不断变化,画家对历史、对传统也将重新认识和审视。那种单靠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模式和手法是无法再现当代山水画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彩墨境界”的。
二、重彩山水的笔墨感。传统重彩山水画(大青绿)多以矿物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色,以勾线填彩、描金等为主要创作手段。因其矿物颜色所特有的不透明和遮盖性,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绿山水中笔墨技巧的发挥,其丰富的水墨表现力因此被削弱,从而失去了中国山水画最具特点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笔墨”。如何能将两者融会其中,既不失青绿山水之“高贵”,又不失传统水墨之“神韵”,我在创作中做了一些尝试,即追求一种青绿山水的笔墨感。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笔墨的丰富性并提高技术难度,适当拉大笔墨层次及黑白之间的距离,为设色做好铺垫。在用色上,除中国画的植物色外,为提高画面色彩的明度和厚度,我大量运用英国水彩,使其色墨融会,相为互补,解决了过去植物色不够厚重饱和的弱点。同时透明的色彩更能彰显笔墨的魅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彩墨交融、空灵酣畅、艳而不俗、朴厚无华的艺术境界。
三、山水画色彩的单纯性。青绿山水画多以色彩的斑斓、丰富和绚丽多彩为世人所推崇。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更以其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及高雅的布局为后人所折服。在传统的山水画中,这种青绿格式的画风一直影响了后来重彩山水画的发展。历代色彩山水画家大多跟风膜拜,因循守旧,少有变化和发展,直到近代李可染先生所创的彩墨山水,一改过去那种施色过多而产生的媚俗气,而以厚重饱满的墨色加以纯净的色彩所呈现出特有的意境,为青绿山水的发展开一先河。所以我认为重彩山水画应以体现笔墨精神为主,色彩是依附笔墨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净化作品内涵的目的。因此,当代重彩山水画在继承前人优秀遗产的同时,也要不断挖掘青绿山水自身的特点和灵性,广泛吸收现代文明带给当今社会的新观念、新视觉、新思路,挖掘中国画特有的本色和功能,尽情展现出她特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