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8版:画家

文章导航

回眸朗俊逸 嘶鸣风骨见

——评析上海画马名家顾宝兴作品

  中国画历史上,自古至今,以山水、人物、花鸟为最,唯善画走兽者不多。

  纵观历代画作,走兽图之百类、百态,虽有历代画家各胜擅其长,不一而足,但所表现的客体对象大多集中于日常生活可见的牛、羊、马、驴、骆驼、鹿、象,或出没山林的虎、豹等等。这些与人类历史文化相伴相依的牲灵,或温驯可亲或威烈迅猛,其中尤以渗透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底蕴的牛、马、虎、羊,入画最为常见。确实,无论是二千年前的汉砖画像中的马,还是后来的文人画笔下的马,其实都是一种审美的文化意识传承,尤其是后来文人画中的骏马图,大抵都与理想中的贤者、隐逸,或英雄、壮士发生关系,成为一种当下生活的具有审美意义的风骨诠释。这无疑集中了一个时期的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譬如徐悲鸿的奔马等等。而当今独步上海画坛的画马名家顾宝兴的画马,显然也自觉地传承了这样的文脉和审美本体诠释的气息。

  顾宝兴之画马,虽然未跃出中国画散点透视传统,远取近写,但因了他的作品善于构图造景,文气勃郁,无疑使他的作品从根本上具备了与绘画性相一致的审美性叙事意义。作为构成艺术本体审美诠释特质之一的审美性叙事,是画者对于客体物象汲取后的心相呈现。说到底,也就是画者对于客体世界的自我精神观照与体悟。因此对于画面表现主体对象的马,不论它们是奔、站,或是走、卧等呈现的各姿各态,顾宝兴在工笔勾勒,精心摹写,形似神得地表达它们所应具有的笔墨韵味外,更着意于整个画面的自然与审美的意境构造——平林漠漠,远山间间;瀑前腾跃,柳下汀州,他都善于将马之不同生存状态与天地四时朝夕变化的山林云气相融,通过中国画南宗特有的温静淡泊风致,虚实之间,将充满灵性之马所具备的人格化诗意象征弥漫画面,充分展示出绘画本身具有的本体审美的叙事性。观者在面对作为艺术审美本体呈现的作品时,无疑会和自身的艺术感受和文化经验相呼应,从而获得了画家对于客体对象所呈现的艺术审美本体诠释。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汲取前人养料的影子,既有晋唐、北宋院体画的谨严工整,也有元、明山水的萧散写意,清郎世宁画马的中西相兼之意趣。难得的是,前人的这些艺术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融合,从而迸发出顾宝兴自己的艺术本体诠释个性,在当下中国画的走兽领域里,成就自己一番面貌,殊为不易。这也是顾宝兴先生的绘画作品,在当下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欢迎的根本之所在。

  综观历代传统中国画作者,大抵都是诗文、书法、治印三者皆举。然历经百年变革激荡,当下作中国画者,大凡能举此三者,寥寥无几。顾宝兴先生浸淫艺事既久,虽不能尽得三者矣,但作画之时可得其一二,便也甚好。故而,其潜心绘事同时,不废诗律,唐诗宋词常常在握,幽心烛辉,情思寄远,苦吟佳句。其画作上所题诗文亦为自己的文字创作读来荡气回肠,意境渺远,清风月白,自有那一番风流诗趣。顾宝兴作品中所具有的人文气息,显然与他自身长期浸淫艺事,承接传统文脉,涵养诗文的修为息息相关。

  放眼当下中国社会呈现的进步发达,使得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对于追求绘画艺术审美的享受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文脉传承的归属,使得人们在感受绘画的视觉审美同时,对传统中国画作品所呈现的独特的人文气息呼应,大抵也成为观赏艺术本体审美诠释过程中的追求。而顾宝兴先生的中国画创作,尤其是其所擅长之画马作品,适逢其时,受到诸多艺术品藏家和爱好者们的欢迎。多年潜心绘画的表现,自然而然成了水到渠成的态势,犹似衲子参禅多年,忽然“花开见佛”。从他作品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行情中的走势,可见一斑。如其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八骏图》,自2007年开始进入艺术品市场以来,基本上呈现了一路企稳且逐渐走高的趋势,从当初起步的每平方尺人民币760元到去年每平方尺人民币5300元价格,短短三年间,其作品市场价格庶几翻了近7倍,由此可见,世人对于顾宝兴先生作品的喜爱与认可。同时,作品价位如此攀高而望,大抵也基本呈现了其在中国画走兽领域里所展示的艺术创作实力。


美术报 画家 00058 回眸朗俊逸 嘶鸣风骨见 2011-05-14 1672404 2 2011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