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古韵
艺术地产领军人物与美术史学家的一次对话
黄俊娴/文
四月的浦东,清风伴艳阳。28日,由中邦美术馆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联手,择址浦东王港河畔的百年陶家宅举办了“长风古韵——徐建融书画展”,展示徐建融教授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50余幅和专著文集100余部。上海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张培基、浦东新区文广局局长尤存、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王伟国、浦东新区统战部副部长张伟、上大美院副院长王建国、中邦置业集团董事长卫平、联合时报社长浦祖康、艺术家胡考、书法家童英强等参加了此次展览的开幕式。
行走在白墙黛瓦的百年老宅之中,观徐建融教授的精品力作。古老与新生,直面相对;传统与现实,无限关联。赏其绘画,宋元风格跃然纸上,体现出学者之画的一种绝俗的情操;观其书法,尽显晋唐遗风,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风采;阅其著作, 行云流水旁征博引,给观众带来“精研古典书画”的新思维。通观此次展览,取其书画相通之理,求其书画相异之术,穷其书画相合之道,可以感悟到徐教授对书画艺术的精妙见解,足以当今书画学者效法。
踏进陶宅大门,英文“Tao”字样以书法的姿态跃然粉墙之上,鲜明地提示着陶宅的新生。初识这座古宅,让我对上海浦东有了新的印象。陶宅的发现者、保护者——卫平告诉记者,陶家宅是中邦美术馆的坐标点,也是中邦文化地产理念的展示窗口。美术馆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一贯注重对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的发现和培养,除经常举办中青年画家的个展、联展外,还积极开展与国际文化艺术界的交流,通过展览展示,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探索和谋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演进的最大可能。在艺术大师陈逸飞逝世一周年之际,由海内外相关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捐赠人民币4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而成立的陈逸飞艺术基金,秘书处就设在中邦美术馆。引入罗丹名作《思想者》,引入法国新现实主义大师恺撒的雕塑名作《大拇指》……多年来,卫平对于艺术的执着已经远非企业文化的需要了,更多的是一种对艺术骨子里的向往和追求。
徐建融先生不住感慨:“没想到,真没想到!”他没想到,在日益现代化的浦东大地上,还能完整保留这样一幢拥有屏风墙、正冷脊、巧夺天工的砖雕和木雕的江南乡村四合院建筑;他没想到,自己几十年的心血之作,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最合适的展示之地——在这座既保留着江南庭院“恬淡、雅致”的传统格局,又融入了现代装饰元素的陶宅里,现代与传统、古老与新生,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这次百年老宅与经典书画的“邂逅”,因“缘”而起。与卫平的一席相谈,让徐建融教授找到了理念相和的知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一位是当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书画鉴定家,多才多艺的学者型书画家,100余部专著、文集相继问世,累计逾1000万字;一位是成功创出联洋品牌,始终坚持蓝天底下大文化地产观,收藏的各类艺术品超过200件的老总;无论是手握笔杆,还是纵横商场,他们真正热爱并坚守的是对文化的痴迷和追随。
卫平笑言,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的一定积累后,浦东最需要的,也许就是文化的陶染和艺术的积淀了。所以,一同携手为浦东文化做些什么,不但是未来两人的心愿,更是当下身体力行的作为。“长风古韵——徐建融书画展”在陶家宅展出两个月后,作品还将被送到无锡、启东、珠海等地巡展,“向更多人展示浦东人的文化水准”;而在中邦最新打造的上海高端房产新盘里,将专门留出一片区域引入徐建融首创的“长风雅集”艺术沙龙,打造一个传播传统文化、感受艺术教育的安静所在。
一次画展,一场对话,两位浦东文化人在百年老宅里相遇相知,留下共同的心愿:“希望自己的作品留有‘浦东记忆’,能像‘百岁’陶家宅那样传世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