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书家

“E时代”的书法

  我从小就喜欢弄墨舞笔,最初的书写仅是兴趣,决无功利。邻居一个大哥的新房布置挂了我写的苏东坡《赤壁怀古》,让我高兴了很长时间,当时可能13岁,我很向往那种感受。

  在院校教书法,特别是先后到中国美术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专门学习书法、绘画,师从刘江、欧阳中石等先生,对书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才进入专业的通道。那时的师生、道友、同学之间的交流很真诚,大家都沉浸在一种敬重文化、尊重技法、继往开来、借古开新、净化心灵、高雅宁静、怡情写心的修为环境中。

  中国书法传统悠久,积淀厚重,经典作品洋洋大观,所以必须走临帖之路,这既是入门之路,也是提升之路,更是创新之路。书法学习的过程就是入古出新的过程,就是继承的基础上求变求新的过程。在这里,渐变和突变并存,书法力的渐修和突破也并存。书法的思维能力、视觉感受十分重要,这是书法最大的魅力。网络上见有的人说“书法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摇头丸”,这话让很多书法家不高兴,但其实也说明书法家创作出一件成功力作时的超兴奋状态。

  最高最正最新的书法是文人对书法传统的精确把握,是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交融,是原创性,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线条。线条作为书法的根本,其质量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读懂了线条,就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奥义,中国文化无不以“线”来作为标准和旨归。尚未入行的人对线条是麻木的、是枯燥的、是乏味的;而入行的人对线条的曲直、长短、轻重、使转的那种感觉,那种起承转合,变化多端、神秘梦幻的线,真让人心神荡漾,真有一种勾魂的感觉哦!的确,书法人的一生就是凝炼线条的一生,难怪赵孟頫 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难怪说书法就是线条艺术,在这个印刷业空前繁荣、网络文化深入人心的传媒时代,我们可以轻易得到许多资源、资料和信息,但我却感到我们书法传统纯正精神——特别是文化与书法的隔膜日益深远,这时暂时的。假以时日,“不信今时无古贤”啊!

  就新书法的本性特征而言,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既有形象性,又有抽象性,既有抒情性,又有哲理性,既有独创性,又有规律性。

  就书法的审美而言,中国书法重在写“心”,写作者的思想、修养、境界、格调,而不在表面的结构和形式,这是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体系。

  古人重视书法,因为书法是学习,是文化,并非单一的艺术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书法是做学问的,而并非一种技能。她是“非专业职业”。现在许多写字的人不读书,不重学养,就琢磨着“名和利”,笔下流露出的“笔墨”境界自然不高。虽然书法是小道、小技巧,但需要多方位全面的文化支撑,没有一定的精神气质学不好书法。

  当代书法虽然不再作人品书品之联系,然而对人格力量的要求更高,一是我们所处的空间需要人格力量的充实,当书法不具有实用的功利色彩,书法创作观、风格的形成就需要非一般的进取精神,甚至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二是时间意识需要对人格力量的充实。人们把抽象的时间价值往往要求以具体的物质价值显现,埋头耕耘不问收获者,在当下市场经济、物欲意识下很难坚持。三是书法传统传承问题,只要把传统搞深搞透,创新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有穿透书法深层的力度、恒久度。

  书法家的综合能力靠书家主体的气质禀赋、技术积累、感知方式、人格品质、意志指向、潜意识、学识修养、天分等,都需要长期的涵养。

  我也朝着这些方向努力着哩。


美术报 书家 00023 “E时代”的书法 2012-05-19 美术报2012-05-1900013 2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