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设计

儿童插图 发展空间大

  培养“儿童情趣”是关键

  记者:在众多出版物中,儿童读物算是运用插画较为显著的代表,在您的记忆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例子?

  江健文:在儿童读物的生产领域,某些产品中的插画功能已经被放大,产生了一种新的插画读物形态,无字的纯插画书——图画书。欧美各国对图画书的称呼是“Picture Book”,日本人称之为“绘本”。“图画书”也是最适合儿童阅读并具有最佳审美功能的图书。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有很多,例如杜桑·凯利的《仲夏夜之梦》、安东尼·布朗的《小熊进城》等。在中国有周翔的《贝贝流浪记》、温泉源的《大椅子》和王晓明的《爱忘事的熊爷爷》。这些经典的儿童插画显现了无比的人性光芒和浓烈的儿童情趣。基于儿童读物特质与内容的多样性,插画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 者:您觉得优秀的儿童插图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江健文:最重要的应该是“儿童情趣”,也就是说,插图的形式、色彩、素材、视觉都应该以儿童的心智发展和需求来考虑,而不是依照成人的感受来安排。理想的儿童读物插图,不仅要补充对文字的理解,更要将文字的意境加以烘托渲染,让儿童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更期望透过读物中“真善美”的品质、美丽图画营造的审美功能,辅助儿童在身心方面朝完美发展。

  除儿童情趣外,要特别强调一下儿童读物插画的另一个特征——插画的艺术性,即具备创意的构思、趣味的意境、精妙的细节、新颖的技法、美感的造型、节奏的版面、独特的风格、上乘的印刷配合等诸多要素。一幅好插画,其制作过程与材料技法的表现与纯粹绘画相比并无异样,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杜桑·凯利的作品。

  英国插画家更具主导性

  记 者:这次参加伦敦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的活动,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中西方在儿童插图方面有什么区别?

  江健文:在绘制技术及用材上,中英儿童插画家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展览现场,英国画家对中国插画家带去的插画原作非常喜爱,他们似乎对中国图式和纹饰元素的创作及中国水墨更有兴趣。

  在插画创作和题材性上,中英画家还是有较大的差异。英国画家在插画题材上,往往更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作为题材写入绘本,重个性的表达和人性的张扬。比如这次论坛上,画家伯明翰的一个绘本,就是描写自己的妻子怀孕至宝宝出生间数小时发生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对于中国儿童插画家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相对于英国插画家对插画题材的主导性,中国插画家目前还是以出版社已拟就的文字脚本定单绘制图画的形式较普遍,题材以经典性文学为主,重教育的功能。


美术报 设计 00016 儿童插图 发展空间大 2012-05-19 2446167 2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