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5版:展事

文章导航

自说自画

  我自幼生活在江苏中部的水荡之乡,那里的天地美景、农人生活,时至今日仍让我常常怀念。40出头的我现在才真正认识到,古人追求的世外桃园,竟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农人接受天然的恩施,生活于自然的旷野,日出而耕,日落而归。一到傍晚,浓浓炊烟静静漂浮在村子上空,一切都是那么纯净和安宁。在这里,每一个生灵都是平等的,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也正因为自然的生命没有主次,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阳光普照万物,每株小草和花朵都散发出各自的光芒,尽管它们是如此的渺小,但有着一样精彩的生命形态。

  童年的生活环境,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在人类群体中,儿童的灵性和自然最为相通,所以在世界给予儿童的影响中,大自然是相当重要的,儿时由此奠定对世界的最初认知。自然美好的印迹将贯穿他一生,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很多人在童年时期对绘画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如果去幼儿园走走,就会发现这种兴趣是出于自然的天性。童年的我也不例外,总是喜欢在地上、墙上、黑板上画满房子、树木和小鸟。儿时的涂鸦,只是毫无技巧,随意地勾画,但却是一种充满趣味的游戏,是童年时期一种无可比拟的快乐源泉。

  我真正和绘画相遇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机缘,16岁那年,高中有一位同学叫潘宇,他的素描画得很好。在当时绘画对我来说是如此的神秘。命运中,就是和这位同学的缘分,使我走进了绘画的大门,并如痴如醉地爱上了它,时至今日,忆起往昔仍让我激动不已。

  1985年秋,23岁的我来到上海,在此之前,我生长在江苏宝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成长在一个誓言不绝于耳、豪言壮语响彻大地的年代。当时我们的生活条件和其他地区一样,完全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下,物质资源极为匮乏。既便如此,我却仍然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幻想。因为从小家教极严,所以神经十分敏感,虽然内心充满理想,但面对现实时又很迷茫,总之整个人被矛盾缠绕。到了高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大学恢复了高考。我们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的束缚,思想得以解放,文化也得以自由地呼吸。

  高中毕业后我走进工厂,白天上班,利用夜间等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当时我对绘画的热爱程度和周围的伙伴一样,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从临摹工农兵形象到电影明星剧照,后来又听说了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便加以学习,当时可谓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因为年纪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常常深受长我几岁的画友们的照顾和帮助。那时的我和其他画友一样,梦想成为一名画家,这似乎在当时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一个启蒙的时代,一切都充满着新奇的气息。年轻人也有了一个方向——考上大学,当时上大学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长时间的耕耘和汗水终于换来了回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录取了我,并且是我钟爱的油画专业。这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次机会,也是一次幸运,命运之神把我安排在这样的空间里,给了我一次机会去圆一个画家梦。

  4年大学生活,让我对绘画有了初步的认知,同时认识了一批优秀的老师,结识了一帮优秀的同学,并从中受益匪浅。毕业后我来到苏州开始教学生涯,与其说是“教”,倒不如说是“学”。经过20年的努力与实践,我才慢慢懂得架上绘画的真谛。兴奋之余,还得抓紧时间对绘画进行由表及里的研究。这些年里,童年的记忆时常呈现在眼前,每当看到儿童作画时,我都会被他们那无拘无束的线条、造型和色彩打动,他们极度夸张的想象力也让我惊叹不已。作画要达到这种没有任何粉饰之嫌的境界,单纯、宁静,才是自然之品。我总是努力去寻找和学习儿童的这种感觉,梦想回到童年,找到儿时的我。

  生活简单些,再简单一些,把绘画做得单纯些,再单纯一些,也许这样事情就会变得有了意义。

  一个越来越远离现实的孤单灵魂,依旧在现实中寻觅昔日的梦想。

  戴家峰写于西花桥工作室

  2007年2月8日


美术报 展事 00045 自说自画 2012-05-19 2434468 2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