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副刊

走走停停

欧洲之行随感(二)

  11月24日夜我和同学到达了布鲁塞尔midi火车站。寒夜加之空荡荡的街道,不安之感迫使我们群策群力尽快找到住处安顿下来。细细想来我的不安感多半还源自计划之中的与同伴的分离,我格外珍惜这离别前的一天。

  甜味与咸味·第8天

  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如此甜蜜地度过,我品尝了比利时著名的华夫饼,用格状铁饼模具压制出来的香甜松软的面饼,没有加任何辅料,依然甜得让我有些发腻,如此坚持地享用这道小吃是想满足自己对老勃鲁盖尔的《狂欢节与四斋戒的之战》(Battle Between Carnival and Lent)画中人脑门上插着的华夫饼十分好奇,也要体验一把,画中的制作方法与今日无二,只是口感上不知是否如一,或许真是那个时代的人活得太苦了,苦中作乐,更需要这样的甜来弥补、安慰现实的缺憾。

  这甜蜜之物所带来的能量支持了我在漫画博物馆的流连忘返,这座新艺术风格的建筑中展示了数位动画明星的诞生与成长,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蓝精灵、丁丁……手稿、模型、动画场景,仿佛把我带回了这些动画形象诞生的年代,在3D动画大行其道的如今,这些动漫鼻祖的稚拙朴实的手稿、动画模型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傍晚时分,我们光顾了一间位于大广场(Grand Place)周边的巧克力店,再次借助这甜食的能量,我们马不停蹄地探访了比利时的民族手工艺(民族服装及手织花边博物馆),在小巷中辗转终于找到了闻名遐迩的撒尿小童“于连”,夜幕下,大广场上的古建筑都只能依稀辨出轮廓,广场中央打向夜空的粉色光束,借助云朵呈现一颗浪漫的心形。寒风依旧刺骨,但依旧无比兴奋,充满能量。

  夜色渐渐加深,不得不面对与同伴的分离。从midi车站独自回旅馆的我心中对未来旅程的雄心暂时压过了害怕孤独的怯懦,可是回到空空的房间,心系着离我远去的同学、远方的家人朋友,刚才稍许平静的心又起了波澜,有些懊悔的泪也跟着流下,辗转难眠……但是第二天一早,期盼与兴奋之情终于又填满了我的心。

  布鲁塞尔是我这趟旅途的一个全新的起点,属于我的旅程开启了。

  雨中寻觅·第10天

  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的周日,下了电车后,走在宁静的住宅区,险些错过藏于其中的马格丽特故居,现为马格丽特博物馆,没有任何铭牌,只是人行道上立着的一只不高的戴圆礼帽的“马格丽特”剪影。按下门铃,从跨入的一刻起,便会感到室内的陈设有种似曾相识感,壁炉、门把手、他和妻子的爱犬……

  雷尼位于布鲁塞尔的博物馆是其住所后来的主人为纪念这位艺术家而设立的。遗憾的是居所中并无雷尼本人作品的收藏。我捧着一小叠他作品的明信片对照着屋内还原的陈设,来遐想当年他居于此地的生活。馆员告诉我雷尼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家中完成的,他平时不常外出,他的朋友会光临,他们常一起讨论、推敲,为完成的作品命名。

  雷尼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重逢了这一生的挚爱Georgette Berger,同样作为艺术家的Georgette全力支持雷尼的艺术,也是他艺术创作中的缪斯女神。从保留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雷尼和朋友们一起实践他们的“行为艺术”,其中有一组是他们一行人带着面具在室外“嬉戏”,当我在荷兰街市上无意间发现一家类似的面具店时,便凭着记忆买了几个留作纪念。从雷尼的实验性摄影看,照片与他的绘画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我在欧洲看到的雷尼的作品,感到他的生活和绘画的界限很是分明,因为我未曾在他的画中觉察出他生活的美满幸福,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理性和思考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虽然他常把日常生活之物,如铃铛、树木、石头……引入画面,并重构它们,显然它们仅作为一种表现他某种意志的化身的元素存在。寻常之物经他奇异的组合焕发出耐人寻味的含义,虽然有些费解,但是有的作品确实很巧妙。

  在此之前,我只见过一些雷尼的绘画作品,原来他的涉猎十分广泛。有一段入不敷出的时期,雷尼还曾做过平面设计,在关于他的影像资料中也可察觉他那严谨外表下的诙谐。此次欧洲之行与雷尼特别有缘,得以在比利时探访他过后又能在奥地利的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与他大型的特展相逢。

  除了雷尼,在布鲁塞尔的最后一日,我还寻到了新艺术风格的杰出代表——赫塔别墅,不准许拍摄的禁令使我更加细心地观看种种细节。专供访客等候、更衣的空间、通透华丽的餐厅、音乐厅、带卫生间的主卧、建筑师女儿的卧室、与室内空间相得益彰的家具、繁花似锦的后院等等,植物藤蔓和昆虫的意象编织了整间房屋。设计师总是满足委托人的需求而设计,若为自己和家人设计应该能注入更多自己的风格、喜好,为家人尽善尽美地设计了这所精致宅邸的同时也一并实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踩着吱吱嘎嘎的木地板,看着经过百年洗礼的各种物件,仿佛可以遥想当年在这里他们的日常起居,纷至沓来的游人多少可能冲淡了些屋主原本的气息,或许少了人居住的房子早已形在神不在,可转念又觉得能在此逗留的片刻,置身与课堂上老师所提及的地方,画册、明信片中定格的时空,一切变得触手可及,我应该多多观察,毕竟这种直观的体验实属难得。


美术报 副刊 00020 欧洲之行随感(二) 2012-06-02 美术报2012-06-0200009;美术报2012-06-0200011;美术报2012-06-0200012 2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