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设计

“竹桶饭”里的“孟母三迁”

  找了几位美食专栏写手堂皇充作顾问的某纪录片,近来在猛烈的宣传攻势下,着实火了。遗憾的是,我只能说,它充其量不过是一套顶着历史和宏大叙事帽子拍摄出的,关于食物采集、制作的浅显的个人资料集。

  据报道,该片编导还将启动“第二季”、“第三季”……的确,偌大中国,倒真不匮乏类似的能“写”长篇的题材。可,要命的是,如此浪费资源、好似娱乐播报般地一集接一集,到底又能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摄制的,那些主要承担“外销任务”的中国菜教学片,有多少本质不同?说实在的,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当下,人人都是美食家、探险家。试想,你我娇惯的味蕾真能愿意接受旁人的点拨与煽动?

  不过,在今日的生活里,又并非人人都有闲钱以及闲暇时间。三餐之余,还能钻研一下桌面上那些提供营养和愉悦的“小东西”到底具备多少真名堂。那么,作为观众,我最直接的建议,便是希望制作方多花点精力搞搞扎实的调查、研究,多借助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对成熟、规范的知识和体系,并真正学会将那些默默肩负着民族绵长生息繁衍史的,“不起眼”的人和食物的厚重积淀拍摄出来。而非天真地剪辑些不尴不尬的画面,卖力地充作“消费主义”的又一味可有可无的作料。

  或许我太较真,“人家只是希望自娱和‘娱人’,再扯上点儿时下热门的话题,顺便让朋友们出出镜”。不过,由此我也想到早年在母校食堂所遇见的几桩令人哭笑不得的小事。

  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内的“生态”愈发“社会化”,表现在餐饮上,除了基本得到认可的后勤整体改革外,市面上各色新鲜的吃食也均能在学生的饭盘中发现。起初,就是我读本科低年级之际,曾经非常热切地找到“传说”中的“第十五食堂”,去排队购买美名远播的“竹筒饭”。自然,前几番只能“望人兴叹”,迨完成支付、瞅见盛具、吃着食物,又实在令我连“大呼上当”都得预先考虑考虑。因为,那倒也的确童叟无欺——一个洗得清爽且剖开一半的黄竹筒里结结实实地填入一份预先制作好的寻常炒饭……到了硕士生时,本科那会子便已流行开的“砂锅”步入“鼎盛”——一个放在煤气火焰上炙烤、加了水的不锈钢小锅,配搭一堆本是用以制作火锅的食材……直至读博期间,我仍屡遭糊弄:“荷叶饭”就是盘子铺了荷叶再盛饭;“木桶饭”就是用不锈钢小桶装好饭菜,再置入尺寸“可人”的、集贸市场上的那种小木桶……

  这或许就是某些高明管理者所掌握的“好创意”吧。纵然考虑到清洁时与洗碗机配合的种种艰难,但,小小的一道菜式,除了浅薄、“山寨”得惹人讪笑外,居然还令我生出阵阵鄙夷与厌恶,并还不得不伴着它们进餐。

  “近墨者黑”,这种饮食上的假设计、真虚伪,恐怕对于青年的影响也不小:假使自家餐桌上都堂皇得可以如此戏耍,那么钟情于吃的国人,可真是能够修炼到见怪不怪、五毒并吞的“境界”了。

  我总爱说,“设计无小事”。纵然在旁人看来,其简单的表现形式似乎无关生死,但它却可以轻松地影响到人的心灵的真正健康。尽管如此的讲法易被诟病,甚至会被认为是卖瓜的自夸,小题大做、感情泛滥,但设计一个方面的真正指向,恰是孟母执意“三迁”背后的那个最真实的诱因——用现代的语汇表述,更形象地,便是所谓教育的“软环境”,及其正、负效应。

  据说,约略到了南宋,汉代《列女传》的孟母故事“原型”被演绎成了《三字经》里的为子择邻而断机杼。对此我还有个“歪批”,即暂不论这千把字的经典童蒙读物的作者和具体撰著年代,但起码民众的目光早已注意到那样一种更强烈的叙述逻辑:为了寻找理想的精神成长环境而执行的迁居,最终竟要通过毁坏一件象征艰辛的生存和可能的智慧的设计造物——机杼——来表达。往深了想,饮食不也如此?如果孩子是在一个“崇尚”假冒甚至是剧毒食品的环境中奔竞,常人都晓得,除了体质衰败,寄望于他精神的茁壮,也显然是大大地不现实。

  换言之,毁坏机杼代表了那种对于恶的抗争,虽孱弱却决绝。或许不恰当,但六七百年后远方不列颠群岛上毁坏织机的“卢德运动”(Luddite Movement)分子们却与之有些雷同,草率、盲目却预示了一种新革命的到来。


美术报 设计 00019 “竹桶饭”里的“孟母三迁” 2012-06-02 美术报2012-06-0200024 2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