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2版:画家

半个世纪的探索 一辈子的追求

浅析岭南派画家梁培浩的创作道路 ■茹 晴

  浅析岭南派画家梁培浩的创作道路■茹 晴

  梁培浩今年77岁,是岭南派画师关山月和黎雄才在中南美专(今广州美院)任教期间教过的第一批学生,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长起来的画家。他的创作道路和绘画艺术特点,伴随着中国美术的发展而发展,是忠实践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一个缩影。他在各个时期的作品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通读他的绘画艺术作品,犹如重温新中国60年历史过程,感受时代脉搏从60年前奔腾不息跳动到今天的步履和节奏。

  和新中国60年的成长过程一样,梁培浩的创作生涯也可以分为前30年红色经典时期和后30年改革开放时期两个阶段。

  1957年,他在关山月老师的带领下,到武钢工地深入生活。画下了“第一号高炉建成投产”的场面,并创作了连环画《王振东雨下苦战三昼夜》。这组作品抓住了大跃进时期夜以继日大办钢铁的时代特点,突出地表现了典型场景的典型人物,被《湖北画报》选登于1958年2月号,之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成单行本。1958年底,梁培浩进一步深入到湖北省宜昌县钢铁基地画速写,创作了组画《大办钢铁》,北京《连环画报》1959年1月号刊登了这组作品。

  1963年,梁培浩已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师,学院派他到湖北省孝感县参加农村“小四清”运动。他真正看到了新中国的新农民如何当了家,又是如何做主人。返校后,他构思并创作了工笔重彩人物画《订生产计划》。此作品从画面的构图和人物的穿戴神情,完全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民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经问世,即被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年画,并选送参加1964年全国美展。国家对外文委看中了此画,致函梁培浩要求复制。复制品参加了当年在欧美各国巡回展出的“中国绘画展览”,之后被国家对外文委收藏。

  1970年8月,梁培浩响应中央倡导的文艺工作者送戏下乡号召,随湖北省歌舞团到农村送戏下乡,画下了大量现场速写。随后便创作出了《演出之后》。此画大受群众欢迎,197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年画,第二年又再版发行……

  梁培浩的另一个创作高峰是在1986年调到珠海经济特区工作以后。如果说在此之前,梁培浩始终专注于工笔重彩人物画,有工农兵题材,也有科技和民族题材,画家以饱满的生活热情讴歌新中国新主人的新生活,用中国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主义各个方面,极富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写实性很强,传统笔墨的味道很足;那么,1986年以后的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手法,画家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跃升。从整体上来看,画家的前一个创作高峰属于红色经典时代,这一个创作高峰属于改革开放时代。

  以1987年画的《黄河魂》为标志,以2002年画的《沧桑纽约》和2007年画的《我的太阳》为代表,梁培浩的画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画家并没有放弃写实手法,但加重了笔墨、意境等中国画传统在作品中的成分,对“形”的关注转向了对“神”的关注,用笔更加潇洒、奔放,画面的简、繁、虚、实处理得更加合理,意境更加丰富,内涵更加厚重,从人物画转向山水风景画。

  《黄河魂》是梁培浩致力于绘画艺术30多年后创作成功的第一幅山水画。这幅表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作品,以奔腾的河水为焦点,造成了较强的空间真实感,整体气势恢弘,细部耐人寻味,有较强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画家在来到珠海经济特区的第二年创作了这幅画,是要借黄河魂表现中国魂,借黄河的气势表现改革开放建设经济特区这一石破惊天的创举势不可挡。所以,这幅画的意境已经远远超出了画面本身,而是时代的号角,是为改革开放宏伟大业擂鼓助威。

  2002年梁培浩着手创作10米长卷国画《沧桑纽约》,历时7年,终告完成。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平远和高远,也改变了一般人仰视纽约的视觉局限,而是从空中俯瞰纽约全城。这幅画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题材、表现形式和主题。画面上,整个纽约就像一只想要展开沉重翅膀的大鹏,欲飞不能,欲罢亦难。在光与影的明暗变化中,让人读到了纽约的沧桑、苍凉和忧伤,可谓无声胜有声。纽约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纽约的沧桑就是资本主义的沧桑。画家是在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去的美国,当时的纽约虽然弥漫着伤感的情绪,但资本主义目空一切的傲慢丝毫没有减弱。真正动摇到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信心的事件是2008年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他以艺术家独有的敏锐捕捉到了纽约的沧桑,是画家的洞察力夯实了作品的底蕴。

  2007年创作的国画《我的太阳》,是另一幅极具神韵的作品。这幅描绘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的绘画,同样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局面。它显然是在中国画的套路和程式之中,但又有所突破。画面的构图、用色和线条都符合中国画的传统,但严谨而不拘谨,夸张而不随意。关键在于,画家在作品中表现了一种西方人的阿Q精神:在落日的余辉中,血色般的太阳触手可得,本是一幅让人垂泪的景象,而贡多拉船上的人们却在手舞足蹈地对着太阳歌唱。

  综观梁培浩的绘画艺术道路,可以归纳为三个特色:第一,热爱生活,饱含激情,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梁培浩忠实践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脑勤、手勤、笔勤,几十年坚持画速写,在生活中扑捕捉美的瞬间,表达美的诉求。第二,与时俱进,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探索和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梁培浩在他半个世纪的美术追求中,尝试过很多题材和表现形式,从工农兵到科学家到少数民族,从美洲到欧洲、再到非洲,一辈子都在给自己出难题。虽然不是每一次探索都很成功,但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便是梁培浩的难能可贵之处。第三,寓教于画,内涵深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就是强调文艺作品要有正确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寓意的绘画作品很多,但像《黄河魂》,特别是《纽约沧桑》和《我的太阳》这样有深刻历史寓意和国际政治寓意的绘画作品却很罕见。

  (《黄河魂》、《纽约沧桑》均见本报2011年11月5日50、51两版)

  作者简介: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资深记者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珠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文见2012年5月1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员会《会员风采》,转载时略有删节


美术报 画家 00062 半个世纪的探索 一辈子的追求 2012-06-02 2543581 2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