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全国美展不变不行

  5年一度的全国美展将于2014年举办,各地美术界又开始层层发动,将更多地参展,更多地获奖当作头等大事。

  如今全国各地的美术展览成千上万,如果全国美展只是其中的混迹者,那人们就没有必要去苛求它了,就让它去竞争、PK好了,如果真的受公众喜爱,自然会从中脱颖而出,用不着操心。

  问题是,全国美展动用的是国家资源,与众多“草根”展览相比,它得天独厚的行政动员能力,举国体制的办展条件,优厚的媒体资源,及基层对作者的奖励是任何其他展览都无法比拟的。

  这次12届全国美展的雕塑展将在山西太原举办。太原的明星市长耿彦波亲自向美协主席团作申办陈述,打动了评委,遂决定将本届全国美展的雕塑展放在落成不久的太原市美术馆。

  由一个城市来申办全国美展的一个部分,这是这些年才开始出现的新事,它意味着展览经费将由申办城市来承担,即便这样,有意愿申办的城市还要通过PK才能获得机会,可见,地方政府对于“国字头”的文化活动是何等看重。

  各地方政府争相参与国家的文化事务是一件好事,但对全国美展来说,其自身如何与时俱进,在展览的观念上,在展览的机制上和组织方式上又该如何改进才能与地方政府的这种热情相匹配呢?

  遗憾的是,我们在12届美展雕塑部分的征稿要求中,看到的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要求,这个要求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基本没有变过。

  通知对参展作品的要求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作品体量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150公斤;其二、材料是传统的铜、铁、石、木、不锈钢材料,特殊需要才可以用玻璃钢;其三:谢绝声、光、电作品。

  这三个要求其实包含了一个关于“雕塑”的定义。在全国美展看来,所谓雕塑,还是单体的、架上的、传统材料的,这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雕塑定义,已经远远不能描述中国当代雕塑的现实状态了。

  近30年来,中国雕塑已经远远不是过去的“架上”和“户外”两种作品模式了,而是广泛吸收了装置、现成品、地景、影像等各种形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状态;在空间关系上,雕塑不仅走下了基座,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单向的“被观赏”的对象,雕塑的空间已经成为能够与观众有效互动的场域;在雕塑与社会的关系上,当下最有现场感的雕塑往往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立体作品,而是一个实施过程,一个社会事件,一次艺术活动……

  中国当代雕塑在材料上的变化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再生材料、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大量运用在雕塑上,例如砖、废弃电子版、植物、建筑垃圾、生活弃物等等,这些材料代表了雕塑生态化的未来方向。然而,恰好这些最有启示性和未来性的材料不能进入全国美展。

  至于现代高科技融入雕塑,已经成为目前当代雕塑最引人瞩目的现象,如三D打印,动态雕塑、光感应雕塑,声控雕塑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可是,在全国美展中,声、光、电恰恰是被排除在外的。

  据说,全国美展的这些要求很重要的原因是基于运输、布展和安全的考虑。这就奇了怪了,一个展览是为了作品质量和效果,真正展示中国雕塑的实力和现状,还是为了办展的方便呢?

  全国美展对雕塑参展作品的规定好比是一个渔民出海,发下捕捞大鱼的宏愿,却只带了一张捞虾的网,它的结果可想而知。


美术报 视点 00003 全国美展不变不行 2014-01-11 3330396 2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