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8版:艺事

丝绸之路·汉唐精神与中国国家美术发展战略

  高千惠(美籍台湾学者):声闻于野·当代艺术中的欧亚陆桥跨文化回溯

  从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北亚、中亚和西亚的艺术出现了最早的文化国际化现象。中国古都长安(西安),曾经是文化交流大都,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一站。作为一个过去的“大文化服务器”,它曾启动这条纬度的文物迁移,成为历史的“地域性”遇见“全球化”的先期经验。本文以绵绵丝路对照今日的网络传播功能,以国际大展中有关北纬35度至40度的艺术探源为例,从历史据点的文化意义出发,探讨当代国际艺术交流中可能的策略与方位。

  潘耀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与本土传统对接——中国水彩画创新之路

  外来画种的引进,必然会与本土文化融合,作为一种主动的举措,就是与本土传统对接,脚踏实地,确立自信。新时期伊始,“意象”这个词使用频率渐高,尤其在绘画中。这个概念的流行,本意在与西方学院传统拉开距离,有别于先前的创作习惯,意味着将立足点从西方中心挪到本土的历史积淀之中,代表着当今的主流意识。更确切地说,就是从本土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寻找理论依据,破除西方绘画科学主义、光学器械图像的习惯模式,创造中国的现代绘画。文章以中国当代水彩画为研究对象,选择丁寺钟、林绍灵、平龙等3位画家的创作为案例,联系画家相关的观念和理论,讨论借助本土文化传统创新的成功之路,思考水彩画摆脱外来画种和小品的劣势,凸显主体意识,确认国家民族身份的问题。

  杨振国(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美术的“西方问题”

  从中国自身的角度看,当代美术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逻辑链条的必然结果。但是,当代美术与西方艺术、文化、思想观念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表层现象的,也有深层结构性的,其对于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意义也就需要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加以研究。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美术存在四大“西方问题”,即现代性的风险、全球化的趋同、理解的错构和融合的限度,并提出建设性的应对措施。

  程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天琪(西安工业大学副教授):劫难与重生——关于发现西部与敦煌艺术写生的相关问题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以探险或考古研究等名义,从我国的新疆等西部地区进入中国,大肆掠夺和破坏文物,其中以发现敦煌藏经洞和壁画最为引人瞩目。这个重大事件,在中国有良知的爱国人士和考古界、艺术界中引起强烈的关注和反响,迫使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其中,以画家李丁陇、王子云、张大千、赵望云、关山月等人最早到敦煌进行艺术写生,影响和改写了中国美术史的进程。文章基于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通过西方探险家发现、盗取中国西部文物这一历史事实,检讨由此引发并影响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的中国艺术家关注西部、走进西部、描绘西部等相关问题,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界的广泛研究。

  仇春霞(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谢赫与南朝写实人物画的演进

  谢赫是继陆探微以来一位重要的人物画家。在实践方面,他身体力行,力求在人物画的准确性上作出表率。《历代名画记》借姚最之话评论谢赫,说其“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目想毫发,皆亡遗失……中兴以后,象人莫及”。可见谢赫是一位精于“写貌”的人物画家。在理论总结和品评方面,他站在学术前沿,总结前辈画家们如顾恺之、戴逵、陆探微、顾骏之的写貌成就,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总结出了“应物象形”的人物画品评法则。将其纳入品评标准,大力倡导这种有生命力的画法。

  潘襎(台湾佛光大学文化资产与创意学系主任):唐代文化在日本美术表现中的影像

  “唐代”这两个字,在传统日本文化中代表着“中国”,并且广泛运用于许多领域,举凡饮食、建筑、雕刻、绘画、茶道等。及至近代,日本美术大家竹内栖凤表现中国意象,梅原龙三郎也有北京城的表现。最明显的“长安”影像表现,则是平山郁夫透过“丝路”美术,再现盛唐文化的追忆。唐代一直是日本文化中神秘却又是文化建构与解构的深沉意识。

  杜少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从文化地理学视角看汉唐壁画中“没骨”画法的历史变迁

  壁画是相同文化区中居民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文化心理的历史见证和缩影,由于人的相关活动以及文化空间的尺度转换,这种凝聚了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图式的“没骨”画法在不同的历史区域和文化群体空间中发生、形成、衍变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从西汉洛阳烧沟墓室壁画的本土写意笔法到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的西域融合技法的历史衍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绘画技法在地域之间的时空演变线索,甚至能够发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痕迹。文章尝试从文化现象的地理原因视角,对“没骨”画法的文化含义、地域文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区域之间的文化空间组合与传播进行深入探讨。

  朱其(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佛教的进入和唐代诗歌、绘画的转型

  佛教在后汉时期进入中国,通过翻译逐渐形成佛教的中国变体禅宗,禅宗体系推动了汉唐的佛像画和石窟造像的运动。唐代时期,在禅宗的影响下,中国的诗歌、绘画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转型。这一转型首先是禅宗的“境”的概念进入了诗歌,在王维、谢灵运、柳宗元等人的诗歌形成了“诗境”概念,使得王维等人以禅境为中心的诗歌成为唐诗的重要部分。王维等人诗歌中的“意境”概念,又在王维的主导下进入了绘画,拉开了文人画中“写意”模式的序幕,中国的诗歌、绘画由此在唐代正式开始转型。

  张惠明(法国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尉迟乙僧及其西域画风在唐两京的影响

  初唐时期最著名的西域画家尉迟乙僧曾经常住唐王朝首都长安,他曾经在唐代的两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一些最著名的寺院都留下过壁画作品,他所代表的西域画风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唐代美术创作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以画史及画论为基本材料,探讨尉迟乙僧的籍贯及其西域画风在两京地区对唐代美术创作的影响。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汉唐精神的当代性价值——以水墨创作的当代性转变为例

  当代水墨创作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高度成熟的笔墨程式难以逾越,而抛弃笔墨程式乃至传统精神的创新则往往失去了中国画的面目。水墨画的当代性转变既不可能通过笔墨“回归材料”达到,也不可能通过摹古获取。从水墨画的发展源流变迁,亦可看出,汉唐精神的正大气象正是中国绘画的正统血脉,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只是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无限扩张了,这是造成文人画走向穷途末路的重要原因。因此,当代水墨画创作者不妨从汉唐艺术中汲取超逸豪迈、沉厚博大的艺术精神,补正当代水墨创作中的孱弱缺陷。

  沈奇(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授):诗意·自若·原粹——关于“上游美学”的几点思考

  文章以“诗意”、“自若”、“原粹”3个关键词的重新阐释为主导,以作者原创性的“上游美学”概念为核心,提出持续百年唯现代为是和唯创新是问的“新文化”、“新文学”、“新美术”之后,如何在西学不如“洋人”、中学不如“古人”,“枉道以从势”(孟子)而“原道”隐遁的时代语境下,以现代学人与艺术家的自若主体及深广视野,重新认领诗性汉语和诗意中国之“原粹”基因,并在现代生存体验、现代生命体验和现代语言体验的转换中,寻求与传统文化既可化约又焕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并由此提出“内化现代,外师古典,融汇中西,再造传统”之“上游美学”的基本理路,及“原生态的生存体验,原发性的生命体验,原创性的语言体验”之“上游美学”的核心理念。

  最后,由本次论坛总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和陕西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程征分别作总结发言。

  (文字整理:崔晓蕾 图片摄影:盛鸣)


美术报 艺事 00048 丝绸之路·汉唐精神与中国国家美术发展战略 2014-07-26 3542177 2 2014年07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