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评论

新百年中华美术

  1980年,“同代人画会”成立,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参加该画会的大多数成员生于20世纪40年代,而且大多是职业艺术家或从事艺术相关联的职业。与先前出现的“星星画会”不同,这个画会的目标是希望将审美与真实带回艺术中。在内容上,他们有意避开政治性很强的主题,转而关注与人性有关的主题;在形式上,他们努力超越“文革”表现模式,转而借鉴的是后印象派、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观念与方法。当时艺术家王怀庆有8件作品参展,《伯乐像》就是这当中的一件。其以1980年百废待兴的局面作背景,既很好地强调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也援引了先秦“伯乐相马”的典故,进而表明了人材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结果与徐悲鸿在1931年画过的《九方皋》形成了历史性的呼应。在造型语言上,艺术家一方面借用了中国画的造型观念,以寻找融合东西方艺术的独特的油画语言;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借用了克里姆特的装饰绘画技法,结果便在具有冷抽象意味的平面构成中,以装饰性的线、色、型进行了艺术表现。

  画中的伯乐身缠腰布,又黑又瘦,手抚马头,仰天长望,似乎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因为虽然他有识别千里马的能力,却不能将千里马放在合适的地方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他既为千里马叹息,也为国家的前途叹息。画中的白马在造型上明显借鉴了秦汉的手法,虽然枯瘦却很有精神。它以形象的方式告诫人们:人材需要识别,切不可以相取材。而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在背景上,艺术家很好地借用了立体派的块面处理方式,即以黑色暗示了人材无以发挥的情况;以伯乐头顶后的金黄色象征了他的智慧。而人与马身后黑色块面中的钟鼎铭文图案则隐喻了在历史线索中反复出现的人材问题。

  王怀庆在70年代期间曾受教于画家吴冠中,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在观念上,都深受吴冠中的启示与影响。在此作品中,王怀庆在成功借鉴外来技法时,也很好地融合了传统壁画的技法,这使作品同时具有东方意味、现代意味与装饰意味。展览后,中国美术馆将此作品收藏。

  王怀庆,1944年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会员、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代表作品:《天配》、《与佛对话的人》《神光》、《天工开物》等。


美术报 评论 00017 新百年中华美术 2014-07-26 3551034 2 2014年07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