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6版:专版·画家

画余闲话

说 笔

  我们的先民太伟大了!

  他们在一根竹管上,钻上几个眼,这便是箫。在月白风清之夜听人吹箫。能使人如醉如痴。所以,苏东坡把“月下东邻吹箫”列为十六乐事之一。

  在一个空的泥巴团子上打几个洞,这便是埙。埙的声音能把你带到长城以外,那里面的苍凉与悲怆能使你潸然泪下。

  把一块破木板弄空了,加上几道丝捻的线,这便是古琴。“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古琴“吟出”的心声能让知者为之倾倒。

  在一根木棒上绑上一撮毛,这就是毛笔了!

  这支毛笔的功劳可谓大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浩如烟海的道德文章、诗词华章。中国古代的士人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中国书画史上那些无数的经典之作之所以得以流传至今,成为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可以说主要靠的就是这支毛笔。

  这支毛笔始创于谁?有人说是虞舜,有人说是仓颉,有人说是蒙恬……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发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造。它是令每一个华夏民族的子孙都为之骄傲的发明。

  中国的文化人,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人,一刻也离不开这支毛笔。所以,把它奉为“文房四宝”中的第一宝,还给它赋予了“四德”即锐、齐、健、圆。小时候上大仿课时,老师让我们去挑选毛笔时,便知道了它的“四德”。

  自从我接触这支毛笔到现在,算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了。这些年里,不知用秃了多少毛笔,才使我渐渐地体悟到:这支毛笔不仅只有人们赋予它的“四德”。这只是它的表象,这只不过是人们对它的材质和制作水平的评判而已。除了这个“四德”以外,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深不可测的“潜能”。还有它那亘古不变的“真诚”。

  这种“潜能”是巨大的,这可用“其大无外”来比喻。这种“其大无外”的“潜能”,需要一个文化人,特别是一个从事中国书画创作的人,要倾其一生的精力与探索,才能知其一二。

  一个书画家,你有多少天赋,多少才华,读了多少书、行了多少路、见了多少人。胸中有多少奇峰、云烟、丘壑,心里面有多少迁想妙得、尘外之思,这支毛笔都能随着你的心思,燃起你的激情,淋漓尽致地把你胸中的块垒一吐而快!这支毛笔能在书画家养得“胸中宽快”时,流出无尽的生机,吐吞变灭,应接不暇。“胸中勃勃”时,解衣盘礴,“笔才一二”,即可使“混沌里放出光明”,让你拍案狂叫、豪情万丈、得意忘形。

  但,这支笔是需要滋养的,这种滋养是执笔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气质对它的改变与渗透。是画家长年累月的积学与修德,使自己超然物外,不为红尘所扰,久之,使得“寸心莹然,灵光内照”。使得内心深处真正有了“解衣盘礴”的冲动,这支笔下才能呈现出“有如神助”的意外之象。但画家如果不事修炼,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工,笔下缺少 “废画三千”的磨砺,你就会被这支笔所囿,成为它的奴隶。如果画家只是迷醉于红尘,执着于功利,胸无点墨,见识俗陋,这支毛笔就会毫不客气地将你的“家底”和盘托出,让你难堪和汗颜。

  让人汗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支笔的“真诚”,这种“真诚”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帝王将相、轩冕岩穴、布衣书生,一律平等。如果天赋不足,即使贵为天子,他手里的那只“穿金带银”的御笔给后世留下的“墨宝”,其中所呈现的是俗浊油滑,还是清正雅致,后来人一看便心知肚明。

  我上高小时,父亲给我请了个国画授课老师,先生姓江。他书画俱佳,能写四种书体,他最得意的是他的隶书。他常说,这是他的“小杜撰”。他鼓励我说:“你若肯在画里下功夫,这只笔里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看的。”好吃好喝的我能理解,好看的是什么呢?一时不解,等我长大成人以后才知道了好看的原来是她。

  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常常想起先生的这句话。他的这种鼓励,在我漫长而寂寞的绘画之路上,增添了一种异样的温馨和动力。

  上大学时,第一堂书法课上,老师便说,“这支笔里有人生”,当时对老师说的这句话有点“不知其所以然”。后来,经过艺术上的几番折腾和人生阅历的不断积淀,方才体会到老师说的果真如是。

  魏晋时期,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里说,这支毛笔里有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古藤、崩浪奔雷等。这种表达让人乍听来真是玄乎。但,只要你拿着这支毛笔,经历过几十年的苦心修炼、潜心体悟,你便知道她把这支笔与天地间万物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感悟,是极其高妙的。这种浪漫,这种情怀,这种让人豪情万丈、心潮彭拜的体悟,只有王羲之的老师这种“非常人”才能悟得到,说得出。她的这种体悟,恍似是一个书法家在艺术天地里的“逍遥游”;她的这种解读,在书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书法史上之所以有二王,有颜、柳、欧、赵等,画史上有顾恺之、李公麟、黄公望、倪云林、董其昌、吴昌硕、齐白石等。就是这支笔在他们的手里,受不同修养、不同个性、不同艺术追求的驱使,形成了不同的“符号”,这种“符号”就是所谓的画风。就是这支毛笔里吐出的“符号”,使得这些前贤们穿越时空,来到近代、来到当代、来到昨天、来到今天,来到我们的生活里。他们似乎活在我们每次谈艺论道的空间里。

  这支毛笔,古人把它看得很重,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他们把用败的毛笔总是郑重其事的葬掉,绝不会随意弃之。“笔成冢,墨成池”,里面说的也有这个意思。明代的高濂,在他的《遵生八笺》里说,有个古人赵光逢,在溪水里濯足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破砖,上面题道,“髡友退锋郎,功成鬓发霜,冢头封马鬣,不敢负恩光”。这应该算是古人为这支毛笔所撰写的“墓志铭”。

  其实,这支笔从健到秃,和一个人从青春年少到垂垂暮年没有什么两样。古人从中看到了自己,也开悟了人生。

  如今,普天下识字的人,除了书画爱好者之外,谁还会理会这支毛笔。特别是年轻人,连硬笔都不用了,甚而连汉字都懒得去写了。

  这支毛笔在以后的岁月长河里,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其实这是一种无用的担心,也是一种无奈的担心!也可谓是“杞人忧天”。

  但,做为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支毛笔与自己真真切切地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因为它见证着一个艺术家在漫长的艺术之路上,每一笔、每一画的变化,每一天、每一年的进步,每一幅创作,每一次画展的升华,它和书画家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它可谓是书画家真正的“人生知己”。

  这位知己是不能忘怀的!

  这支毛笔是值得敬畏的!

  丁酉年三月写于三乐堂灯下


美术报 专版·画家 00036 画余闲话 2017-04-22 13033171 2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