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
遇上当代
艺术后的
火花
■郭奕华
一场展览不仅为千年古镇带来全新的艺术气息,还带动了当地乡镇文化的发展。但当艺术节庆落幕、游客散去,古镇留下了什么?本文从当代艺术如何介入、融入古镇展开思考,以当代艺术复兴古镇文化生态是美好的理想,但梦想成为现实,需要完善的构思和切实有效的方式。
时隔三年,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再度归来,以“时间开始了”为名,又一次将当代艺术介入古镇开发的话题拉入公众视野。与三年前相比,本届邀请展更具“在地性”,对地方文化生态的延续和革新有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本届参展的90件/组作品中,有30件作品是针对乌镇本地人文环境特别创作的。在“非常近,非常远”单元,当代艺术作品就散落在西栅景区、庭院、剧场和公共空间中,成为人文景观的一部分。相比2016年以“乌托邦·异托邦”为主题的首届邀请展,本届除了在展示空间上大幅增加之外,似乎更接地气了。
值得注意的是,首届展览多邀请国际大牌艺术家,但本届更注重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青年单元呈现了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在当代艺术语言上的尝试以及对当下、未来社会的态度。这一单元的设计为千年古镇带来全新的艺术气息,为传统文化生态和当代艺术思想的碰撞提供了空间。同时,它也鼓励青年艺术家走入公共空间表达对本土文化的思考,这对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加了一把油。
当然,以当代艺术展览带动乡镇文化发展并不是乌镇的首创,如邻国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从2000年就已开始尝试,每三年一届,是目前国际范围内最大的户外艺术节。大地艺术节总策划人北川弗兰最初创立艺术节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艺术呼吁“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理念,通过艺术使越后妻有成为“展示人类与自然如何建立关联的示范区”,以此改变逐渐衰落的乡村。艺术家接受这一“命题作文”,根据日本乡土文化、当地自然环境、村民生活现状等创作出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大地艺术节不仅改变了民众对艺术的接受度,也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越后地区通过艺术逐渐恢复了活力。尽管乌镇当代艺术展尚未达到越后妻有艺术节的成熟度,但是对“在地性”的关注和探讨,已有明显进步。
同乌镇一起变化的,还有游客和观众。相比于三年前的首展,今年的观众在数量上和热情度上有明显提升。早些年公众对当代艺术的质疑和冷漠,逐渐演变成好奇、探究和追问,即便是一张张自拍也暗示着一种主动的亲近和接受。观众的态度往往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个侧面,观众的热议和参与也是当代艺术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古镇旅游开发的进程中,乌镇走出了自己的模式。乌镇戏剧节已举办六届,成为戏剧爱好者和文艺青年每年竞相打卡的节日。在戏剧节开票的几分钟内,演出票就被一抢而空,节庆期间乌镇的酒店住宿更是紧俏火爆。如果说,乌镇戏剧节像是一场艺术嘉年华,那么乌镇国际当代艺术展立足于更加冷峻而严肃的反思。同样是观看,当代艺术展留给观众更大的参与空间,它激励观众反思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代。从这个角度看,当代艺术展并不是戏剧节的复制,而是不同文化元素的注入和碰撞。这“一动一静”不同的文化形态营造出乌镇当代文艺气息,也是打造文化小镇的重要推手和立足点。如果说,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也能够像戏剧节一样形成持续性的、定期举办的艺术展,自然会加快助力乌镇文化复兴计划的实施。
当然,随着戏剧节和当代艺术展社会影响力和参与度逐步提高,有些问题不可忽视。尤为重要的是关注当地居民对艺术节和展览的态度,这应是乌镇文化复兴计划成败的关键。当地居民喜欢这些艺术作品吗?他们会主动走进展厅了解作品吗?然后,在当地居民因旅游开放获得了经济收入之后,他们会步入考虑自身文化需求的下一阶段。作为文化复兴计划的策划者除了关注本土文化的延续和革新、艺术家带来的影响力、艺术作品营造的文化氛围,也必须观照本土居民的文化需求。本地居民才是主人,是这场文化复兴计划的最终受益者,尊重他们的文化需求,才是艺术节和展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感受和真实需求,所谓文化复兴计划又会是一场文化乌托邦。
另外,本土区域内年轻人的回归是文化生态复活的又一重要指标。当艺术节庆落幕、游客散去,留给古镇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年轻人是古镇振兴的原动力,他们对家乡情感的延续、对本地文化的归属感和创新动力是其他外界力量不能比拟的。
以当代艺术复兴古镇文化生态是美好的理想,但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梦想成为现实,需要完善的构思和切实有效的方式。乌镇模式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但只有实践才是最有成效的途径。
(作者为上海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