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书法

《浙江书法研究大系》结项

  本报讯 国美 1月22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书法研究大系》结项评审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会议室召开。浙江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邵清、浙江省社科联规划处副处长董希望、中国美术学院研创处副处长童赛玲和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任道斌、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张索、中南大学教授向彬、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中焰及课题组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锦炎、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顾问胡小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沈乐平、浙江大学研究员汪永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戴家妙、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钱伟强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董希望主持。

  首先,《浙江书法研究大系》项目总负责人沈浩代表学校对省社科联同志和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及对项目进程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课题的完成情况、所取得的成果等做出了总结汇报:通过三年的研究工作,项目组对浙江书法做出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完成了9卷16册的著述,共收录图版4000余张,研究文字200余万,并完成了“浙江书法研究大系数据库”的建设,是对浙江书法的一次全景式展现;项目组的研究始终秉持“站在浙江看全国”的角度,深挖浙江书法发展中的文化的精神,努力为地域文化研究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接下来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子课题成果的编纂要点、特色等,如曹锦炎《先秦秦汉卷》实现了大量新材料的突破;胡小罕《三国两晋南北朝卷》阐释了浙江书法对历代及域外书法的重要影响;沈浩《隋唐五代卷》展现了这一时期书法文化精神的多层次面貌;沈乐平《宋代卷》从多角度出发对宋代浙江书法进行了立体式研究;方波《元代卷》突显了浙江书家的群体性活动对书法产生的影响。汪永江《明代卷》从明代文化自身发展的脉络阐述了明代浙江书法的特殊性。戴家妙《清代卷》注重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讨论其与书法史的交融互通。钱伟强《近现代卷》对纷繁的近现代浙江书法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评审专家委员会对项目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审查、讨论。任道斌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攻坚精神,能够兼顾不同的研究方向,成果十分扎实,全面展现了各个时代浙江书法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在图版遴选方面还可精益求精。

  金晓明对研究团队能够秉持较高的学术视野,突破书法本体研究,实现综合性跨越,并挖掘出了较多新的材料表示赞赏,提出在兼顾各卷特点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统一文字体例。

  评审专家张索发表评审意见。张索指出,本课题在区域书法研究上走在了全国前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后续出版工作可加强与浙江各地市文博单位的联系,加入地方学者的研究成果。

  向彬对项目完备的体系构建和较高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足以为全国同类型项目提供参照,同时建议在出版阶段可增加图版检索的内容。

  王中焰提出《浙江书法研究大系》不仅是一个课题项目,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在新技术的运用及作品的延伸解读方面是本项目的突出亮点,并建议各卷在研究角度和深度上可以做出更好的统一、平衡。

  随后,邵清做总结讲话。他指出,项目组在三年时间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课题实属不易,体现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本项目着眼于“研究”二字,对浙江书法做出了细致的梳理,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产生了诸多连带成果,如“浙江书法研究大系数据库”的建设等。项目组的研究能够站在整个中华文明的背景上看浙江文化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大的格局和开放的心态需要坚持。并且对于所取得的成果不仅要展现在学界,更要进一步扩大影响,使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其中。

  最后,董希望宣读项目评审结果:经《浙江书法研究大系》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现一致认为由中国美术学院承担的《浙江书法研究大系》已经按原计划完成,专家认为本成果有如下特点:1、全面梳理了浙江的书法史脉络,首次对浙江书法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整合,同时取得了众多新材料的突破。2、对浙江书法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收录图版4000余张、研究文字200余万,以图像和文字两方面,立体展现了从古至今的浙江书法状况。3、完成了“浙江书法研究大系数据库”的建设,是为全国首个大型地域书法数据库,将大力推进浙江书法的“数字化”进程。4、除了较高水准的研究性以外,此项目还同时具备高水准的艺术鉴赏性,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读者。实现了鉴赏性与研究性的良好结合。5、此项目的研究思路、角度与研究方法、编纂体例等方面为全国其它地域性书学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综合《浙江书法研究大系》项目组作出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本课题可以结项。


美术报 书法 00010 《浙江书法研究大系》结项 2021-01-30 22031184 2 2021年0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