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聚焦

一张年画就是一个中国故事

  (上接第7版)

  激活·衍生

  2019年,山东艺术学院年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正式把民间美术纳入学院教育。自成立以来,研究中心依托教育部山东年画传承创新基地,建立了“齐鲁年画课堂”,开展年画进社区公益活动和年画进校园美育活动。进行“山东年画全息数据库”的收集、整理、研究,并着手实施“山东年画创新再造”计划,探索将年画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新生活。

  同年还成立了山东艺术学院年画雕版博物馆,该馆收藏有以清代为主的年画雕版(棠梨木雕刻)1000多块,主要来自潍坊、平度、聊城等山东主要的年画产地,以收藏、研究、保护、传承中国传统年画雕版为主题。

  古老的年画进入美术院校,年轻的艺术家们不作刻舟求剑式的故步自封,积极将年画与新时代融合。在他们眼中,年画无疑已经成为一种“语言”,是语言,就可以讲今天的故事,在响应“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倡议的同时,首先考虑年画于新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不限于春节,更不限于农村农民。大俗即大雅,浑厚博大的民族性中寓合世界性的强大生命力。学生们结合丝网版画技术即其他形式,开发文创衍生品,让年画从传统的墙壁上走下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年画有鲜明的符号性,这些符号不应只是一个手提包或T恤衫的点缀,创作者要以更大的幅度创造新的呈现样式,让传统符号与现代生活“押韵”。

  张丽华认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复兴,有赖大环境的支持与滋养,需要创造一个重新认识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气候,培养学生、公民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心,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固然不会像当年“要出名,国油版;要挣钱,年连宣”时那样急功近利趋之若鹜,但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年画作为研究方向,并以此为契机,向更深更广的传统艺术传统文化投注。对传统文化的浸淫,对艺术的濡染,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一旦进入,会生出强烈的文化自觉,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钻研之中。

  关于年画产业化、文创化,张丽华借冯骥才小说《神鞭》的例子表达了他的观点。小说主人公傻二用“辫子功”打败市井恶少、江湖高手、东洋武士后,最终败在洋枪洋炮之下,傻二的辫子被打断,从此远走他乡。最后,参加了北伐军的傻二剃成了光头,他腰插两把手枪出现在小混混面前,对被“神枪”吓坏了的“玻璃花”说,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张丽华说:“‘鞭剪了,神留着’,这话对我们是一个启发。”


美术报 聚焦 00008 一张年画就是一个中国故事 2021-02-20 美术报2021-02-2000008 2 2021年02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