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育

中国美院研究生金课十九案开展

六门课程获评第三届“哲匠金课奖”

  4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核心课程暨“哲匠金课奖”评选在杭州象山校区民艺馆举行。《文心雕龙》精读精讲等六门研究生课程获评学校第三届“哲匠金课奖”,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意笔写生等11门课程入选第二批研究生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院长高世名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参加了此次评审。评选工作在“铸金炼课——2021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九案展”的现场进行,经各教学单位推荐的19门研究生课程的负责人,逐一在展台前向评奖委员会全体成员汇报了各自课程的历史沿革与学术思想、特色与优势、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学生作业和学术产出等内容。汇报之后,评奖委员会从课程的立意、方法、成果等三个方面对19门课程进行了量化评分和集体评议。

  本期,记者就“铸金炼课展”的教学内涵、“金课”价值以及评价标准等问题专访了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王一飞教授。

  记者:王老师您好,请您简述一下“铸金炼课展”的起源及其教学内涵。

  王一飞:中国美院“铸金炼课展”起源于2019年初组织全校开展冬季教学检查中的核心课程评选。“冬查夏展”“春研秋赛”是我们学校数十年坚守的教学传统。今年是第三届“铸金炼课展”,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展隔年交替轮回,国美的课程建设,与教育部的“双万”计划要求是同步调的。作为“双一流”院校的中国美院,学校历来重视课程建设,因为课程是真正在教学当中支撑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最有力的抓手。在课程建设当中,我们强调自主和特色,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戏剧影视学和建筑学5个学科“一科一策”,每个学科有自己的治学方法,课程建设尊重学科自身的特色。经过这些年的培育,现已探索出一条以“铸金炼课展—哲匠金课奖—国美金教材”为路径的“国美金课”建设模式。

  另外,从全院整体教学的课程设置模块上,我们做到本、研一体,即以全校层级的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专业素养课程,到学科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三个模块的本、研打通。但是课程深度和研究侧重不一样,所以我们将人才培养有序分为三个层次:本科是技艺和方法的训练,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硕士阶段强调对艺术语言的研究和开发,博士阶段则强调学科本体的立论和创新。

  记者:每年“铸金炼课展”后都会评选表彰“哲匠金课奖”,我们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王一飞:哲为思,匠为作,哲匠为神、为礼、为旗帜;金是同,课是异,金课是路、是风、是标杆。“哲匠金课奖”是中国美术学院授予课程的最高奖项,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现场和重要载体。本届评奖委员会投票确定《文心雕龙》精读精讲、篆刻创作与印学理论研究、城乡营造原理与实践、空间影像叙事、具象表现素描、场景系统设计策略等六门课程获得学校第三届“哲匠金课奖”,确定上述六门课程及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意笔写生、文化人类学与神话学、绘画认知理论与实践之经典解析、综合性系统设计、“助·学·研”三位一体课程等共11门课程入选学校第二批研究生核心课程。学校每年的“金课”评选,都由各学科专家代表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来评审。对于课程的评价,我们首先要求课程团队阐明这门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治学思想,同时要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这门课程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开设该课程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教学方法、以什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专业能力等等。最后是对教学成果的呈现与展示。总体而言,评价标准包括了对这四个模块的考量。教学成果是我们评价一门课程的核心依据之一,主要包括学生的作业、读书笔记或研究过程的相关记录,以及在该课程学习期间创作作品的参展获奖、成果发表等学术产出。诸如中国画、书法等传统专业的教学侧重知识的积淀,有学究式的风格;设计学、建筑学等学科在教学的同时兼顾社会服务,融产、教、研三位一体,这也回应了学科、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共同发展的趋势。

  总体而言,中国美院的课程建设始终还是强调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并重,以技入道、道技相生,体现了培养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治学思想。


美术报 美育 00018 中国美院研究生金课十九案开展 2021-04-24 美术报2021-04-2400008;22424504 2 2021年04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