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研究院此番举办齐白石和黄宾虹的小品信札联展,我觉得非常的有趣,将齐和黄并置,可以说满足了两种不同审美的要求。展览开幕的当天晚上,大家去“老舍茶馆”听了一场京剧演唱会。若比之于京剧,在我看来黄宾虹就是余叔岩,齐白石则是梅兰芳。这并非一种品位或者格调的高低不同,而是余、梅两者不同的“派头”也自然会取决欣赏者层面的不同。可能更多的人对梅派的演唱更欣赏,就像他们站在齐白石的画前,会引发更多读画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仅是齐白石画面所表达的质朴的生活情趣,也包括他画上的题词,风趣而生活化的趣味可能更契合欣赏者的情性。黄宾虹则显得“书卷化”、“文人化”,他的作品显然没有齐白石的画面那种直接的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次日的研讨会上,无论是理论家还是画家也是更多地在谈齐白石的作品,这可能并不是他们对黄宾虹绘画的理解不够,而是因为齐白石的画更有谈资。就我本人而言,我则更喜欢谈谈黄宾虹。
今年是黄宾虹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从南到北,从春天到冬季,都在陆续举办各种纪念研讨活动。就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的时候,杭州那边也正在召开黄宾虹的研讨会。黄宾虹的研究尽管如此的热热闹闹,但我认为,我们对黄宾虹的研究仍然处于浮光掠影,缺乏系统和深度。
黄宾虹就像他家乡的黄山一样,虽非深不可测确也千岩万壑、丰富之极。我曾在黄山生活了五六个年头,深深觉得,那些景象你越走进去就会越觉其奇觉其美,倘若只是跟着旅行团去观观光的游人,在他们的眼里,黄山似乎就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迎客松、送客松、飞来石。这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进入,你能说他已经理解黄山了吗?只能是到过黄山,见过黄山,就像我们现在没有真正地领会到黄宾虹的内涵。
1989年10月,我参加在南京“黄宾虹研究会”举办的年会,那时候还有很多老先生健在,如赖少其、钱学文、林散之等等。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老师怀着一种景仰之情、感激之心,所以在研讨会上他们只是津津乐道于向我们讲述他们如何跟黄宾虹学画,黄宾虹如何教导他们这样一些动人的故事。这当然也是史料。至于黄宾虹其艺术本身则涉猎的不多。随着老先生们的过世,故事也讲得差不多了。而我们这些晚辈们在“研讨”什么呢?就说这次研讨会吧,大家似乎都谈到一个话题:黄宾虹继承传统,造化创新,并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我认为这种看法仍然显得表面,并且片面。关于黄宾虹受西方绘画的影响,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极其不科学的。黄宾老尽管多次在友人的书信里面谈到了对西方绘画的认识,但这并不表明他的作品受到西画的影响,他说,过多少年以后,中西绘画的精神是相通的。“将来世界,一定无所谓中画、西画之别的”,黄宾虹说这样的话,我们不妨试析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所言。黄的绘画在当时显然不入时流,更不“正统”,黄是试图以西人若马蒂斯等人的艺术来印证自己的画格,通过对西方现代绘画现状的必然性来证实中西绘画发展的趋向都应是朝着自由的,更适合人性,更适合人的情感的方向去发展的。黄宾虹的绘画从宋、元、明、清而来,他追求的是自由的境界,而并不是我们所称黄宾虹的绘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启发。有人曾就此问过潘天寿先生,潘先生说:“黄先生他有中国画创新,怎么又学油画的,这是从传统基础上变出来的,不是学洋画而画的。”①黄宾虹恰恰是一位坚守传统笔墨精神的艺术家,而非刻意为新,他说:“画有民族性,无时代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不移,今注重笔墨,即精神之丧失,况因时代掺入不东不西之杂作。”②黄宾老所追求的自由境界也并非我们所理解的“随心所欲”的境界,我所理解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是不可能的)而是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就能够不做什么。我不想去犯错的时候就可以不犯,我想不出现败笔的时候就可以不出现,这才是自由。所以黄宾老把他的一生比作蚕,结茧后再破蛹而出,化蝶成仙。他曾批评华新罗,云“求脱过早”。从这一点来看,黄宾老并不是我们口口声声所道的努力创新的画家,他恰是传统之集大成者,一步一步地走向化境。更非我们现在所说的反传统,改变传统,超越传统,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至于我们所想象的黄宾虹利用了西方绘画的观念来发展传统更是无稽之谈。
黄宾虹一贯主张“画史必须重评”,实则强调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每个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黄宾虹从不追赶时流,像那些动不动就扛着“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大旗的人一上来就要建立自己的风格。黄宾虹极重视遗落在民间的优秀的画师,这正是他对传统的独到的理解。而现代人对古人毫无敬畏之心,只想着要践踏古人,超越古人,甚至丑化古人。这一点倒很像梅兰芳,梅先生也是一位极力想革新,极力想迎合时代的艺术家。黄宾老曾经到冷市去寻找一些小名头画的册页,拿回来给他的学生讲这些画上有什么毛病,应该怎么去画,有时拿着笔就着小册页在改。让学生们知道为什么这些画会有市井之气,它们的弊病在哪里,他是在找病、医病,然后寻找良方。黄宾虹对陈崇光、扬州画派那些民间画师极其重视,尤其是道咸以来的那些金石学家的作品,像翁同和、吴大澂这些不被人们关注的,画史上不屑一顾的这些文人的作品,他非常地关注,这种关注正是黄宾老努力地寻找医治时流之病的良方,他认为扬州海派的末流沦为市井与江湖,所以要重新认识明清文人画家甚至那些女性(闺秀)画家的作品,因为她们的作品没有功利的表现欲望,所以显得相对的纯净、沉静,在她们的作品里面却真正保留着传统士夫画或文人画的审美品格。在当时浑浊的画界犹如一股可人的清风吹来。这都是黄宾虹独立品格的体现。只有具有这种独立的品格和见识才能画出具有独立品格的画来。
和齐白石的绘画相比,黄宾虹的绘画有一种生涩之美。从两者这些小品里,可以看出齐白石显得相对纯熟。黄宾虹曾经表达过对齐白石的绘画的看法,以为齐用墨还可以,对齐的太直白的用笔可能不太欣赏。他主张追求生辣蕴藉,这让我又想到京戏,作为一个演员,每场的演出最好的状态是求生而不求熟,一定要有生涩感,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的登台,这样才会用心而有激情,如果过于纯熟,则生油滑。生涩之美是一种含蓄,是一种内敛,可能齐白石的绘画就是缺少这样的生涩之美。
所谓“敬畏”并非一味地模拟传统,在这次黄宾虹很多的小品里,诸如仿沈石田法,仿程孟阳法。像沈石田、程孟阳都是他很心仪的画家,诸如王梦端、刘完厂、释介邱、姚云东等,这些名头对现在画画的人来说都非常生疏,但黄宾老并没有一味地在模拟古人,他只是“借境”,在古人绘画的境界里去做一番笔墨的畅游,抑或表达着自我的笔墨理念。如果我们刻意地去模仿古人,同样会走向另一负面。比如,这次展览了黄宾虹不少的信札,信札尤其是毛笔写信几乎已成为历史的产物,所谓信札其功能首先是“通讯”,正因为如此,他在创作这些信札的时候才能随心所欲,并没有想到当作一件书法作品去“创作”。而我常常见到的,今天的所谓书法家非要刻意去模拟这种形式,写成像模像样的“信”,挂到展厅去展览。这样刻意的行为本身就违背了艺术的本质,如果说这样算是对传统的继承,那多少有点浅薄。所以我常说宁愿听余叔岩、梅兰芳的唱片,也不要听那些假京剧,这是我对传统的态度,可能大家觉得片面。我希望这次的展览会引起更多的这些方面的思考,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而并不是我们在看了齐白石、黄宾虹的绘画之后,只会发出一种惊叹,在一片叫好声中感叹前人、感慨前人,然后一心想着怎样超越他们。我们应该在他们的作品里面得到一些启发,引发一些问题,这才是这次展览能够得到的效果。
①见王伯敏《黑墨团中天地宽——论黄宾虹晚年的变法》(《黄宾虹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②《1944年致傅雷书》(《黄宾虹画语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