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美育
3  4  
PDF 版
夫妻携手颂长征
意境美 和气韵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夫妻携手颂长征
□王连杰 苏有郎
  杨凤岐自幼就对美术有着特殊的喜好。在河北省邢台县上初小时,薛树森老师对他进行了美术启蒙教育;在完小,擅长美术的校长苏仲文又耐心辅导他画画;进了县师范,美术老师吴玉书更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悉心教授。所以,杨凤岐的画技基础不错。1953年11月,县里调他到县文化馆专职搞美术创作辅导。以后又先后辗转到工厂、学校,直到退休回邢台市开发区东静庵北街村,他的画笔一直没停过。

  上个世纪70年代,他认真研读东西方哲学著作,又读了《史记》、《东周列国志》、《易经》甚至《诸葛亮全集》等经典著作。还研究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他坚定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中国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这种认识,他内心充满了年轻人一样的激情,希望能用画笔来表现今天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找来自己珍藏的宋朝王希梦的《千里江山图》(印刷品),开始了临摹,一遍又一遍。

  有一天,老伴王淑琴说,古人在那个年代都能画出《千里江山图》,现在社会这么安定繁荣,你就不能画个《万里江山图》?此话令杨凤岐茅塞顿开,是啊,古人能办到的事,我为啥就办不到!

  但具体咋办?还没主意。正在他苦苦思索之时,画友张玉春提醒他,你不是常说没有红军的长征就没有新中国吗,画画万里长征,不就把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共产党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展示出来了吗?杨凤岐闻听此言,眼前一亮,是呀,祖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大好河山,人民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红军万里长征换来的,没有万里长征,没有众多革命先烈的壮烈牺牲,就不会有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祖国的今天。我若把这万里长征画出来,祖国的“精”、“气”、“神”也就展现出来了。

  杨凤岐决定用歌颂长征来表达他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但他没有经历过长征,接触亲历过长征的人又极少,手头长征的资料也很有限,所以只要见到或听到哪里有长征的资料,他总要不惜一切代价买回来。他每月退休金1200元,这几年,全部用在了购买画《长征》的资料和用品上。后来听说有一套《长征》电视连续剧光盘上市,他兴奋极了,马上托人买回来。夫妻俩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们被红军那艰苦卓绝的英雄壮举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边看,边学,边琢磨,我一定要用笔墨把这些移植到宣纸上!

  画长征,既要表现英雄人物,又要描绘山水风光,用中西结合的手法才能表达得完美准确。而杨凤岐擅长西画,尤擅人物,画山水是他的弱项。于是,他把早年的学生、现在的青年国画家阎合行找来作助手,互相补充,不分昼夜地画了起来。

  杨凤岐的精神感动了老伴。每当杨凤岐画画的时候,老伴王淑琴总是不离左右地守着,为他端水,擦汗,需要什么材料,都帮他去找去买。还常常买补品为他增加营养。就这样,画了两个月之后,老伴王淑琴也心动了。她说:“我也对红军长征有感情,我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你怎么表达?”“我会刺绣啊。”于是,王淑琴开始绣起了毛泽东手书长征诗词。

  从此,杨凤岐画长征图卷,王淑琴绣长征诗词,一笔笔,一画画,一字字,先拷贝下来,再描,再绣。夫妻两人,一个画,一个绣,整整20个月,风雨无阻,寒暑不停,杨凤岐那宽1.2米、长130米的长征图终于创作完毕。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任弼时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将领的革命风姿,活灵活现;巍巍娄山关、岌岌黄洋界、滔滔大渡河、颤颤铁索桥、皑皑雪山、茫茫草地……从贵州到陕北波澜壮阔的万里江山都跃然纸上。他又将其装裱成8个长卷,尤显气势恢弘,气象万千。与此同时,老伴王淑琴那宽0、6米、总长20米的毛泽东手书长征诗词13首绣品也大功告成。

  2005年11月,他们带了作品请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专家指教,专家们对此画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杨凤岐夫妻已70高龄,还画出了如此巨幅长卷,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种以长征精神画长征的壮举很值得大家学习。

  问起杨先生今后的打算,他说,下一步准备画冼星海的《黄河颂》,因为《黄河颂》最能表现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他还说,以后的精力将全部投入到表现民族精神中去,以激励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