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群艺
3  4  
PDF 版
研墨铸画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李平胜的国画世界
研墨铸画魂
□赵先杰
  今年46岁的李平胜,出生在著名的“国画之乡”安徽萧县。这位贫寒的农家子弟,6岁便开始第一次拜师学画。18岁那年,他招工进了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处,从此他的国画爱好以及专长找到了用武之地。十几年间,在中煤三建和煤炭部举办的书画大赛上,他的国画多次获奖,成了中煤三建乃至煤炭部系统内较有名气的画家。曾先后两次赴京作画,并受到了部领导的接见和好评。

  第二次拜师,在李平胜国画艺术的攀登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他先后拜文化部著名画家卓然及毛昱肪和有“梅花张”之誉的张汉为师。名师的点拨加上李平胜对国画艺术独到的悟性,使他受益匪浅,他的国画显得更具神韵与灵气。随后他又入中央美院国画系深造,在名家的指导下,他的国画水平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画理论更使他如虎添翼。自1990年以来,李平胜的国画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屡屡获奖,部分作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协、法国等地展出。

  李平胜博学众长,师古不泥。他的画以意境取胜,如诗如画,亦诗亦画。笔墨深处既有娴熟的传统技巧,又有层次明快的创新之感。美籍华人密西根大学教授、《大底特律时报》著名专栏作家申公先生评价他的画:“是用诗笔沾着感情的水墨在画的,每一幅都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陶冶,将他的观众带到甜美的艺术遐想之中。”是的,李平胜在国画作品的内容上表达出诗一般的意境;在造型上不满足于写实的形似,而是追求“不似之似”的神似;在形式上追求笔情墨趣,用笔沉着刚劲、以墨的浓、干、淡、湿、枯显示五彩丹青。他的作品墨气淋漓,枯墨、焦墨见华滋韵味,做到浓淡得体,黑白相间,干湿相成。欣赏他的画卷,顿觉置身一个美丽、多彩的大千世界,犹如闻到淮北泥土的芳香,听到翩跹起舞群鸟的脆鸣,看到争艳异彩的鲜花幽兰,感到心旷神怡。

  艰苦的攀登,辛勤的耕耘,使李平胜迎来了艺术上的成熟期,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国画家。他近年的国画作品均以水墨山水为主,擅枯笔焦墨,有时也作湿笔泼墨求白描淡写,不随俗流,别具风格,进入了多样自如的境界。他挥毫作画用逆笔中锋,欲止又行,富有流畅带滞涩的意味。这样独特的运笔方法,即包含唐寅、四王、石涛、黄宾虹的影响,又展现出经过思索融化为自己的风貌。在创造中他巧妙地掌握墨阵布势的规律,因景布局,别具匠心。他用狭长的条幅显示高远,用宽的横幅显示广阔,用枯笔画山石显示苍穹,用泼墨画树显示郁葱。画面节奏活跃,韵味醇美,耐人寻味,别具一格。

  近年来,李平胜先后在青岛、大连、上海、兰州、成都、黄山、南京、广州、厦门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多次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书画义卖活动。特别是2004年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国画展中,他的作品被一家企业以数万元价格购买,他当场把这笔钱捐给了当地的慈善机构,受到参加画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