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情感,寄托理想憧憬的形象化手段,绘画既是一种精神创造,又是一种物质生产。前者往往表现为艺术,后者往往表现为技术。艺术与技术相互缠绕,既交融互补,又不无龃龉矛盾的复杂关系,构成了绘画与文学等意识形态中的其他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的本体特征。
*艺术的本质,或曰艺术的最大特点在创造,因此凡属真正的艺术,必有体温,必带有作者的主体特征,打上作者的个性烙印,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模仿性。技术的本质,或曰技术的最大特点在取用,具有确定性和可操作性,不但可以重复,而且必须重复;不但可以模仿,而且必需模仿。因此绘画,尤其是中国画,不但强调创造,同时也强调取用;不但重视发挥,同时也重视临摹;不但提倡超越进取,出蓝破格,同时也提倡薪火相传,师资授受。
*技术可以使人惊叹,而艺术才能使人回味;技术能够赢得赞赏,而艺术能够经受咀嚼;技术具有短暂的冲击力,而艺术具有持久的感染力。但是,欣赏艺术是需要一定认知能力的,没有认知能力,便会产生隔膜和障碍,而技术就是消除这种隔膜和障碍,使人们获得艺术认知能力的桥梁。
*绘画中的技术,往往表现为一种程式,但程式的起源却是创造,而创造则无疑是一种艺术。当一种被创造出来的艺术,经过反复实践,日臻成熟,并被更多地和更广泛地采用时,便演化为一种程式。程式突出了技术,限制了艺术,必然遭到艺术的反抗,突破程式,创造出新的艺术,而新的艺术在趋于完善后,又被反复沿袭使用,成为一种新的程式。人们将这种生生不息的现象,称之为绘画的本体化进程。
*艺术侧重于意,靠想象,需要天赋,技术侧重于法,靠操作,需要习得。不论任何时代,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稀缺资源,一如禅家南宗的“顿悟”,真正能凭此得道者,终究是极少数,因此董其昌既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又说:“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画眼》)故而不妨认为:凡艺术皆表现为一定的技术,没有技术支撑的艺术,难免会出乖露丑,显得不够专业;但技术却不一定就是艺术,没有艺术内含的技术,常常匠气十足,只能是一种手艺。
*艺术与技术之间是一种既非此即彼,又亦此亦彼的二元关系。真正精湛的技术,有时也能使人愉悦,产生美感,升华为艺术;反之,低劣粗俗的“艺术”,有时也会令人生厌,产生恶感,堕落为末技。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攻守转换,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