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0版:鉴藏
3  4  
PDF 版
· 众家评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3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众家评说
  徐建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认为专家掌眼信用度不高,基本上不是十分可靠。一方面是专家的权威性是否名副其实;另一方面,即使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和许多专家也不一定都非常在行,也会有出错的情况。

  对于书画鉴定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单靠专家掌眼,一方面买家要有一定的基础,没有基础而盲目进入艺术品市场,危险性很大。另一方面即使自己有一定基础,可以参考专家的意见,但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书画鉴定,如果画家本人健在,就应该听听画家本人的意见;如果画家本人已经过世,也可听听画家家属的意见。把各方面的意见综合起来,这样可靠性就相对大一点。而单听某一方面的意见,就不是十分可靠了。

  当然,百分之百可靠、完全肯定真假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对于画的真假看法,可以和公安部门刑事案件的侦破作比较。公安方面对于某一案件的侦破,其重要性要比一幅画的真假重要得多,国家的重视程度也肯定要高得多,侦破手段的科学性也要比鉴定一幅画的真假高得多。据我所知,公安部门刑事侦破率达到60%,40%是没有办法侦破的,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一样。根据我的看法,对于画的真假问题,也同样如此。大体上,在书画中60%是可以鉴定真假的,所以对于这60%,我们要尽量把真的不看成假的,把假的不看成真的。还有20%是没有办法鉴定真假的,因为鉴定真假一定要有依据,而这20%是没有依据的,因为造假的手段也非常高明,就像作案手法比较高明的情况下不能侦破一样,造假手段十分高明的部分也是无法鉴定真假的。还有剩下的20%中,有10%假的肯定是真的,绝对假不了的;另外10%

  真的就是假的,也永远真不了。那么,假的怎么变成真的,而真的怎么变成假的,这里当然有一个过程,是经过了高明的操作和手段,所以变成假的永远假不了,而真的却永远被看成假的。

  书画鉴定对真假的问题并不是万能的,不能百分之百侦破。“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一种理想,在实践中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因为专家的鉴定办法有其局限性,不是万能的。

  (郭奕华采访、整理)

  甘学军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家掌眼对于收藏家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拍卖公司来说,必须要有很强的专家队伍的支撑,才能保证拍品的质量。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专家?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存在一个专家不够专业的问题。应该有意识地促进专家队伍的建设,实践出身或者科班出身的专家在艺术品市场中都或多或少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专家队伍要有职业道德,其业务水平也要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不断提高。收藏界的最大风险就是赝品,无论古董店、画廊还是拍卖公司等其他艺术品经营机构的经营行为,必须要以专家掌眼为前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成熟的艺术品收藏市场,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兼备高尚职业道德的专家掌眼,才能健康地发展。

  任道斌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现在的艺术专家相当少,这也是由我国的体制造成的。 因为现在很少人有机会到博物馆观赏体味真迹,有这种资格的人也很少。专家是应该具备美术史知识和书画实践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其中书画实践极为重要。老一辈的鉴定专家像徐邦达、谢稚柳等,他们有条件到博物馆中亲眼观看真迹,这一点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就很难实现,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目睹真迹的机会很少。而在现在艺术品市场火爆的局面下,出现了很多所谓的专家,真正称得上专家的人还是占很少的一部分。

  其次,现在艺术品市场在很多的商业行为操纵下,缺乏商业道德,很多机构并没有真正地对买家负责。根据海外艺术品市场的经验,海外很多拍卖行的专家都是一个群体。因为每个专家的知识面有限,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来鉴定就比较有权威性,一个专家是说了不算的,要经过专家会诊后才能得出结论。

  王彦朝 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副总经理

  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中,专家掌眼是一个很虚的概念。何为专家掌眼,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可以把做了几十年艺术品方面的研究称为专家,你也可以把只有几年的经验就称为专家,专家的称号取决于不同人的看法。专家的知识程度、阅历以及人品道德都决定了其掌眼的水平。你可以找一个来帮你当参谋,你也可以通过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人帮你鉴别,毕竟三人成虎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有一点根深蒂固。谈到鉴别传统书画,我认为最终话语权还是掌握在国人手里。市场红火了,喜欢、收藏的人多了,相关方面专家的数量也就慢慢多了,因此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也再所难免。毕竟今天的艺术品市场法律条规并不到位,客观因素给了收藏者很大限制,很多人寻求从主观方面依赖专家,然而专家固然有其权威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完全迷信专家。

  单国霖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员

  专家参与鉴定是艺术商品化以后的必然。在商业气息浓厚、艺术品市场非常规的发展下,“专家掌眼”也就不可避免。虽然有些制度,很多专家不能参与到商业鉴定中来,但是有时候家人、朋友、有关领导、一些名人等的邀请也无法拒绝,因此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参与。而在拍卖行、博物馆收购书画时专家就必须参与。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专家掌眼有利于市场运转的正常化。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经验等因素,掌眼的可信、可靠程度大小都有差别,难免会有失误,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不可以迷信。而一些收藏过古玩的人也会以专家身份参与掌眼,他们在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一定差别。有时候看同一件艺术品,在“价格”的重视程度往往会高过“价值”。另外还要看到,鉴定无绝对权威。就是“顶级”的专家,他也只是在某一角度、某一领域有深度也有广度的经验和学识,但就算徐邦达、谢稚柳等老先生,对近现代的作品也未必有深的研究。而对于现代画,商业界的专家可能有着更丰富的经验。但不管是谁,不管是给谁作鉴定,如果是营利性质的鉴定,就应该本着职业道德负起责任,宁可不要费用也不能以假当真。

  (戴牧 采访 整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