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4版:书家
3  4  
PDF 版
· 慧眼别具 意匠独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慧眼别具 意匠独运
重庆书画院侯开嘉书法艺术研讨会(发言摘要)
  侯开嘉简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重庆书画院副院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自1981年起即参加国内外重要书法活动。书法作品收入《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第一卷》、《日中代表书家展作品集》等200余种国内外书法专集。曾获第五届全国书法展览“全国奖”。所著书学论文多有创见,数次引起学术论战。曾出席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有《侯开嘉书法文集》、《中国书法史新论》、《侯开嘉书法集》、《蜀派书法名家精选·侯开嘉》等专著出版。是当今中国书坛最具实力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之一。

  

  

  2月26日,重庆书画院举行侯开嘉书法艺术研讨会,重庆书画院院长毛峰先生主持了会议。与会的北京、上海、江苏、四川、香港和重庆的50多位专家、学者、著名书画家和艺术品市场人士,从不同侧面对侯开嘉教授的书法创作和理论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

  ■毛峰(重庆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编辑):

  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西方现代文化在全球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当今世界文化的潮流与趋向,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受到较强的冲击与消解。我们中华民族正在复兴,文化是持续复兴的灵魂,复兴需要中国自己的文化,复兴需要文化大家。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研讨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侯开嘉先生书法艺术就是在为振兴民族文化,繁荣重庆书画事业,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侯开嘉兄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创作40多年,和我以书会友就有30多年。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我们是互相砥砺。上世纪70年代我定下以汉简为宗,作为自己书法创作基础的时候,侯开嘉当时篆隶已有相当功夫。继后在篆隶破体创作上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路线。同时他又投入大量精力于书学理论,定向在书法史论,特别是清代碑学。他在学术上坚持真理,卓有成效,已是中国书坛新时期第一代书法家中的成就者。

  ■阙长山(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

  侯开嘉先生是一位情绪化书家,他不安分守己,对传统不持惯性心理,而持反省立场,发誓“宁做一个探索的失败者,不做一个固步自封的庸夫”。侯先生的探索不同于某些人的胡涂乱抹,以理论家特有的敏觉和冷静思考而作出的选择,努力探寻超时代的审美思想和强烈个性相吻合的交融点。侯先生匠心独运,将平和的书斋创作变为激扬的情绪宣泄,充分展现其豪爽、耿烈的性格,达到书人合一的境界。

  ■王玉池(文化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

  开嘉先生和我一样,都是凭着个人爱好走了书法研究的道路。他的论文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全景式的研究,还是对个别问题的个案研究,都具有相当的深度。他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能从别人不太注意的侧面入手,深入剖析,使人感到新奇,并引发思考。开嘉先生的书法创作建立在深厚传统基础上,取法高古、气势宏大,并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同他多年的理论研究不无关系。开嘉先生为人厚道又敢于坚持原则,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既有理论又在实践上卓有成就、发展全面、德艺双馨的书法艺术家。

  ■毛万宝(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所长、著名书法理论家):

  出于共同的爱好,我特别钦佩作为理论家的侯开嘉先生。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定位于书法史论,在清代碑学、笔法理论、书史现象及其规律诸方面,推出系列成果,每每让我们耳目一新、获益良多。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书法报》发表《从“一种坏的学风”谈起——与刘正成先生商榷》,大胆直言,有力批驳了当时尚处于书坛权力中心的霸权话语,读之痛快淋漓,即便放在今天,也不失为一篇难得的针砭时弊文字。同时,我还注意到,该篇商榷文字用的是真名,他没有用化名,这一则体现了他的坦荡做人,不愿藏在暗处放箭,敢于承担责任;二则体现了他的无私无畏,不怕批评对象“报复”,不怕因此失去某些现实利益。侯先生是我学习的榜样。

  ■赵无畏(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重庆书画院常务理事兼艺委会副主任):

  侯先生的书法既展示了他的才气,又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执著的追求。他的书法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结字用笔,都疏密有度,和谐美观。其书法讲究画面的形式美,笔墨率意而不加修饰,书于不经意之中;其书法动静结合,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淋漓的水墨构成跌宕起伏的虚实关系,表达无限的空间和无尽的韵律,在形式中赋予一种特定的精神内涵。

  ■李白玲(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系主任、重庆书画院常务理事兼艺委会副主任):

  侯开嘉先生是我所见到的当代书法艺术领域里少数获得创作自由的书法家。但他所获得的自由是几十年探索和奋斗的结果。我发现很多年轻学者因受到物质世界的诱惑和媒体炒作的影响,心情焦躁,急于求成,时常抱怨传统艺术对他们的束缚,感叹传统太厚重,背驭不起。侯先生所获得的自由是在酸甜苦辣的咀嚼中获得的,侯先生作为一个生动和鲜活的例证,为有志于追求艺术自由的学者树起了一个标杆。

  ■王颖(中国书协会员、重庆书画院秘书长、重庆市女子书画协会副会长、书法第六届国展获奖者):

  我欣赏侯开嘉老师蕴涵浓郁隶意的篆书,常常感叹其不持惯性审美,而是以理论家特有的敏感,将清、物、境三元素巧妙地融贯于极具时代气息的审美之中。侯开嘉老师用笔高古而不失灵动,俯仰之间,顾盼有神,伸缩有度而妙趣横生;结字大气而不霸气,磅礴豪迈,正气凛然,放浪形骸不失天真烂漫;用墨酣畅淋漓,放荡不羁,五色齐进而声情并茂。

  ■卢德龙(重庆书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书法第七届国展获奖者):

  众所周知,侯先生尤以篆隶破体见长,为书坛所瞩目。我却对侯先生的草书情有独钟,他那鱼跃鸢飞、藕断丝连、虬根盘节的点划和笔墨宛如云间游龙,江天鹤舞。其气势之灵动,变化之多姿,韵致之浓郁,令人激赏。其用笔、结体、章法、布白既融入了大篆、汉隶的高古风韵,又注入了怀素、张旭、王铎的腾挪跌宕之势,且充溢着强烈的自觉意识。

  ■邹昌义(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书画院副院长):

  侯先生书法,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其隶书参以篆意,削弱蚕头燕尾,用笔裹锋涩行,增强了力度和厚重感,字体造型厚重朴拙,如古佛临座,显出庄严法相。其篆书线条遒劲,枯湿有度,笔力雄强,如金锉刀行,戛然有声。其行书笔墨精妙,风格朴茂但不滞不碍,气息畅达,字之大小、燥润、疏密、正斜、速缓、刚柔的对比变化,产生极佳的节奏韵律,令人回味无穷。

  ■杨涪林(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书画院常务理事兼创作部主任):

  侯先生篆书打破篆书用笔定式,有机地融进隶书用笔,更显内敛张力,使笔力遒劲雄强,书者的意趣、心性表达得神完气足。在布阵格局上,看似不假思索地放笔直取,平正奇危,穿插翻转,实为慧眼别具,意匠独运。侯先生篆书丰富了书法的图示符号。这种图示符号,就像绘画上所讲的形式架构,让我们看到了变化世界,想到了万千气象,尺幅之间带出天真率直、浑朴敦厚的文人意境与胸怀。

  ■陈亮(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重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重庆市渝中区文联主席):

  开嘉先生研究书论颇深,创作思想超前。在他的书法轨道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书法思想、观念上的嬗变,他善于打破书体固有的体势界限,将不同字体加以融会贯通,形成风格独特的“破体书”。开嘉先生应该是在近代以来继黄道周、何绍基之后,在“破体书”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的又一人。他牢牢把握书法本体美学价值观,成为当代“破体书”大家。开嘉先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将放射出更加强烈鲜活的艺术光芒。

  ■黄越(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重庆书画院常务理事兼艺委会副主任):

  侯开嘉先生的书法看了让人十分感动,我想主要是他的作品抒情性很强,充满了情彩。书法和我所从事的山水画一样,都十分注重情感的展现。观侯先生的书法,书体差异大大减弱,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了最强音,无论是汉隶也好,大篆也好,行草也好,都是跌宕起伏,慑人心魄。结体、行气、章法、用笔,处处都体现出作者的满腔激情。

  ■张春新(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书画院副院长):

  侯开嘉教授的书法带着高古之气、秦汉之风,字里行间布满着八卦道场,一股文人豪气在他笔下势走龙蛇,蕴含着玄机数理,解说着中国文字绚丽的千古之谜。侯教授的作品可用神、妙、绝三字概括。他的作品除了特定的文字共性含义外,更多的是看见他的学养、修养和人格所支撑的个性张扬。读他的作品,常觉得激情从线条窜出,行绕的思绪将我带入另一个时空,好似听见古人琴弦在指下滚动,好似看见枯枝老树凌空挺立,待走出错位的时空隧道,这就是侯开嘉教授书法之魅力。

  ■雷九泰(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重庆书画院副院长、沫若书画院副院长):

  书法和国画一样,很讲究用笔用墨。侯先生用笔和一般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体现出作为有深厚文化素养的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学识涵养,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侯先生的线条具有丰富的变化和高度的形式美感,用笔极其生动自然,笔和墨的关系十分密切,墨从笔出,笔与墨显,笔气墨韵,跃然纸上。

  ■伯有贵(重庆书画院副秘书长、重庆市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侯先生书法有大家之气。他不追求点画线条对完美无瑕和对细枝末节的打磨,他追求的是直指心性的艺术精神。他的作品有如黄钟大吕,正大、庄重,高妙之声萦绕于殿堂之上,既有石鼓、金籀文之严谨、敦厚、浑圆,又具张迁、好大王碑之朴厚、劲秀、纵恣。同时,字里行间洋溢着孩童般的稚拙之气,令人咀嚼玩味。

  ■程以中(重庆市美术公司总经理、淳辉阁总经理):

  作为有两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淳辉阁”的经营管理者,我清楚地知道,重庆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书画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给人的感觉是巴蜀在全国书画界具有显赫地位的领军人物还不多,我们很多有相当实力的书画家还没有被外界所认识。这次对侯先生书法艺术的研讨,对推动重庆书画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唐健(重庆书画院发展部主任、嘉华拍卖公司总经理):

  侯先生是一个学者型的书法家,能走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作品也是具有相当价值的。但是,像侯先生这样的一批有实力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却与他们作品的优秀程度很不相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这些艺术家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不够有关。当然,这些艺术家极具学术价值的艺术作品也给真正有眼光的收藏者带来了机会。

  ■邱振邦(重庆书画院副秘书长):

  我认识的侯先生书法。第一、作品豪爽大气、不敛棱角、显露锋芒。但仍是巴蜀书风代表之一。巴蜀是大山大川之地,她所孕育出来的书风不应是温柔婉约,更不应该是小家子气。像龚晴皋、颜楷、刘孟伉、冯建吴这样的书家,都是巴蜀书风的代表。第二,侯先生对破体书法的探索是很有价值的,其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书法史上王献之、黄山谷、康有为等都从不同侧面探索破体取得成功。当代冯建吴先生的探索也卓有成效。我想侯先生的书法艺术一定会借鉴前人经验固存大气而摒弃火气,取得更大成就。

  ■侯开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    会委员、重庆书画院副院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

  首先感谢大家为我召开这次研讨会。我从十几岁到现在,有40多年了,这是我不断学习、探索书法艺术的40年,可以说我巴心巴肝地搞了40多年的书法。我一直在想,如何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搞出一点新的东西,因此,我就不断地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其中我有两个理念:一是不去争第一,有多少能力干多大的事,人受天资所限,做到尽心而已;二是不求完美,一旦达到所谓的完美,就结壳了,艺术生命就停止了。因此,我不需要艺术的完美,也达不到艺术的完美。今天这个会是对我从事书法四十多年的一个总结。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准确,旁观者清。我还想进步,所以,我很欢迎朋友们对我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邱振邦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