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群艺
3  4  
PDF 版
· 蓝天入画 山可无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蓝天入画 山可无皴
——秋游石门山有感
□郭云龙
  乙酉秋日,我与徐立老师同游曲阜石门山,至今记忆犹新。石门山,山势连绵不断,树木葱郁,小桥流水,村舍炊烟,曲径通幽处,隐约可见红墙黄瓦之古寺,亦有诵经之声萦绕于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难怪孔尚任选择此地著书《桃花扇》。

  雨后初霁的石门山,山色清透,树木颜色丰富,再加上如纱的白云,蓝色的天空,俨然一幅天然图画。

  我十年前学山水,临摹名画,只是依样画葫芦,未能得山水之真经。研究真山水,才能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古人谓,山分朝阳山、夕阳山、正午山。山因阳光照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我通过近几年的山水游历、写生、创作,深刻地体会到,画家如果一味地模仿,而不去感受真山真水,表达自我的感受,是不能画出感人的画来的。范宽曰:“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造化,天地自然也,造化无穷,取之不尽,有神有韵,真画也。黄子久,久居富春、海虞,常于朝夕风雨云雾出没之际,写真山水,师造化,自开新面,终以《富春山居图》面世。历代山水名家,多写家乡山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家乡山水,看得熟透,自然传神,心手相望,益臻化境。我近几年常写家乡山水,有《昙山汶水儒释圣地》、《家在汶水运河边》、《青山探幽》、《萌山寻幽》、《望岳》等画作面世。大家杰出,多师造化,几于化工。如荆浩写太行、大痴写富春。

  我游石门山,已经三次,不但不厌,反而更痴迷。行至山谷中,仰望山顶,背光的石门山让人觉得神秘高大,阳光透过浓密的松树林斜射在山石上,留下斑驳的花纹,让我想起李可染先生曾作此景色的水墨写照。生活中这种美丽的瞬间景色,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就会发现美,也只有发现美,才能更好地创造美。

  “江山如画”,江山不如画。山水自有不尽人意处,而画有人工之剪裁,可以尽善尽美。

  我们顺着泥泞的山路行至桃花溪,遇有行人问道,得知他们是本地人,专程从20里外到此旅游。山水游历,缘份也,机缘未到,虽近在数里,亦无暇到也。聊罢,我们动笔速写桃花溪。癸未岁春,我曾游京西八大处,未见瀑布,仅有无水之溪口乱石。由此可见,李可染先生不朽之作《万山红遍》乃化境也。桃花溪虽小而无水,亦能惨淡经营而成大作。

  我们步行数十里直至宁阳县境内。石门山阴阳前后,村舍炊烟,溪桥流水,俗景怪树,尽收囊中。不觉已下午4时,竟连午饭也忘了吃。回城的路上,我们高兴地谈着一天的收获,约定下次再来。“你看,路边的残荷多美!”徐老师指着路边说。

  天那么蓝,那么美, 当然可以入画。夕阳西下,但见远山没其脉络,哪有古人皴法,山亦可无皴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