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1版:油画
3  4  
PDF 版
· 一个历史画家的驼峰梦
· 翠接岚光 神韵自然
· 胡振宇油画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历史画家的驼峰梦
——大型历史油画《驼峰死亡航线》创作谈
□赵力中
  驼峰航线闻名世界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它的历史内涵和意义已远远越超了航空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魂牵梦绕了无数的老飞行员和后人……

  60多年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十分危急的时刻,东西沿海一带均已被日本侵略者全面占领和封锁,中国已无法进口抗战之物资,1942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下令,同意开辟中印空中航线直到战争结束。

  这条航线只能从印度萨地亚、丁江、缅甸的密支那到中国的昆明、重庆等地,整条航线穿越在喜玛拉雅山脉海拔3000—4000米以上,并有5596米的高峰耸立在航线上。气流密雾和高山构成了险象环生的生死航线。飞行员们面对崇山峻岭、争流峡谷、风云多变,而飞机只能在大峡谷中穿行,加之当年的飞机限于科技的水平,导航、通讯以及日本空军的阻截、偷袭,空运的艰险程度可想而知。

  驼峰空运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最为艰辛和充满死亡的航线,时间持续最长。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先后投入飞机2000多架,参战人数84600人,运送物资万吨,运送人员33477人,美方共损失飞机563架。牺牲飞行员1500多人,中方损失46架,牺牲飞行员168人,由此可见和平的代价何等之巨大!至今在云南的雪山峡谷中还静躺着很多当年的失事飞机残骸和先烈的英魂。

  多年来很多当年的老飞行员常来云南,重游怒江大峡谷、卡瓦格博雪峰,凭吊老战友,追忆驼峰航线,如今他们都已步履蹒跚、风烛残年,我们的和平环境凝聚着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怎能忘记他们!

  怎样将当年驼峰航线再现在世人面前,成了我多年来的一个心结,一直不能平静,表现这一史实,让历史定格,悲壮与伤情,成了这个历史事件的主旋律。2004年,这个愿望实现了。在热心人士的支持下,我终于走进了怒江大峡谷,在壮美中感悟到了驼峰航线的悲情,寻找失去了的岁月。行程数千公里,穿行于雪山、峡谷、怒江的波涛、多变的气候中,仿佛看到了飞行员们驾着运输机群在风暴中飞行,无数的日机堵截,使得很多优秀飞行员牺牲或失踪,所有这些都是60多年前的伤感故事。

  回到了画室里,我日夜沉浸在过去的历史中,就其草图都六易其稿,查阅相关资料就无数可计,画中无人物,并非就简单容易,意境是此画的灵魂,必须突破当初的构思——蓝天、白云和飞机。在不断的推敲和反复的修改以后,最后以在大峡谷里为视点中心向画面四角放射展开,尽量以逼视观众的气息展现无尽的雪峰、层峦叠嶂、冰川瀑布,气象万千,绝壁直插云端,云遮雾障,喜玛拉雅雪峰阴晴有变,乱云飞渡,绰绰约约,时隐时现,神秘恐怖,峡谷底是密布的森林、河流与冰川,岩石上的冷杉树坚韧挺拔,足以体现高原的环境与壮美。深邃、神秘的大峡谷,曲折、危情凝聚其间。“唯一的空中走廊也是驼峰航线的必经之路,运输机群鱼贯而行,才出峡谷就遭遇日机的伏击。血腥的空战愁坏了飞行员们,抵抗经常是鸡蛋碰石头,为此牺牲了许多飞机和优秀的飞行员。”这就是当年驼峰飞行员康姆亚迪悲伤的感叹。

  画中的空战惨烈地扑面而来,在如此美丽的生态景观中,悲情充满了画布,故事的悬念是画家和观众都不愿作答的,多留些想象给观众和历史,但是画家对驼峰航线的真实解读就是如此,因为这就是60年前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

  (赵力中现为昆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审。大型油画《驼峰死亡航线》3月21日已由昆明起运赴美,被美国航空与军事博物馆永久性收藏。编者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