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视点
3  4  
PDF 版
· 传统书画之乡 如何走上现代发展之路?
· 艺坛纵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统书画之乡 如何走上现代发展之路?
  传统书画之乡

  如何走上现代发展之路?

  (上接第一版)

  总的来看,这一模式将是推动艺术市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希望之一。这种具有现代化企业特征的发展思路,在发展过程中将逐渐推动普通民众的鉴赏能力,属于有序的有效培养过程。因为艺术市场真正有效的发展在于广大民间的参与,单凭数个拍卖会上一两次天价艺术品的成功拍卖,不可能促进艺术市场全面、健康发展。可以说,在这个发展模式中,政府有力和持续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操作者的长远目光与收藏意识是关系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营者的思路与方式决定书画产业发展成败。    

  挖掘传统资源

  接轨当代市场

  这一模式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表现明显。人们不仅希望通过民间艺术扬名,更渴望通过开发民间艺术致富。其具体措施是创办陈列场馆,吸引游客,或将知名的民间艺人推出省外、国门进行表演和交流。使得这些作品有在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被私人收藏的机会。可以说利用现代都市人群返朴归真的心理,是打乡土、民间文化特色牌,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近两年,几次大规模的各地农民画展览、民间艺术博览会等等都是这一发展思路下的产物,尤其是在节日期间举办的众多活动,有许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农民转产、增收创出了一条新思路。

  如近几年,陕西就通过向国内外宣传、推进户县农民画、安塞民间艺术,作为发展旅游业、农民增收创作的重要内容。为推广安塞民间艺术,当地政府文化部门进行了4次民间艺术普查,举办了民间艺术创作培训班,还大力加强在基层的文化网络建设,成立了文化文物馆、民间艺术协会等文化组织,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关领导表示,他们决定让剪纸、农民画,进入小学生的手工课堂,甚至提出“一乡一艺”“一乡一品”的口号,鼓励每个乡、每个村都开发出自己的“拿手好戏”。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一些地方的事实证明完全通过开发民间书画、工艺产业实现致富的梦想难圆。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安塞县是有名的剪纸艺术之乡,但是通过出售剪纸影集、剪纸印花台布等文化旅游产品,每年创收仅为500余万元,相比较其他产业而言,效益少得可怜。所以,如何将特色民间艺术打造成文化品牌,并推动其成为创收致富的文化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书画作为文化名片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主要是指一些地方政府将“书画”作为对外宣传、招商引资甚至是搞活经济的一张名片,把书画产业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砝码。艺术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担当补充和辅助作用,通过树立艺术形式的品牌,使之与旅游接轨,为经济建设服务。如浙江书画之乡浦江县,在2001年斥资打造了“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将展览场地设在古建筑——郑宅之中,浦江籍著名中国画家方增先担任学术主持,并邀请了国际、国内顶尖的中国画家、理论家在浦江举行了研讨会,通过高层次展览的宣传效应,推出了以郑宅为代表的古建筑旅游,活跃了当地书画艺术气氛,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并推广了城市的良好形象。浦江著名的书画一条街的发达,无疑与政府的一系列促进措施分不开。

  曾任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美术摄影部主任的陈山桥说,民间艺术依存的土壤是火热的现实生活,存在的目的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一味强调产业化而不重视民间艺术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最终只会污染民间艺术生存的土壤,断送优秀作品的现实根基。但问题是,如果仅仅将书画作为经济发展的“花边”与“陪衬”,其生命的持久性也同样值得怀疑。

  发挥低成本效应

  走复制市场之路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几个艺术交易集中地,如广东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山东青岛达尼画家村、厦门市乌石浦油画村等等,《美术报》此前曾经以深圳大芬油画村为例子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与报道。

  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社会基层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将成为新的命题。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文化艺术的发展在许多“书画之乡” 往往没能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步,经济小康与文化稀薄共存的现象并不少见。营造小康社会的基层文化,一方面要立足基层,挖掘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在新社会环境下实现基层文化的自觉发展与创新。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基层的人群得到经济的利益,又能保持文化发展的旺盛生命力以及品位、内涵和广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