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4版:画家
3  4  
PDF 版
· 首创是最宝贵的
· 艺术简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首创是最宝贵的
赏析谢春林《海景山水画》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 林一平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 林一平
  20世纪70年代末,一部分画家的中国画作品开始能挂在友谊商店作为艺术品卖给外宾,为国家创取外汇,友谊商店成了画家与国际友人交流对话的最重要场所。那时,位于外滩的上海友谊商店,入口处有一幅气势雄伟的巨幅国画《黄山迎客松》,那幅画的作者就是谢春林。一个年轻的画家,能为如此重要的位置作画,可见谢春林在当时已具有相当的实力。

  80年代初,很少有人开画展的,而谢春林接连在广州、上海等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大大地提高了知名度。他的一些作品也开始被国家和上海市的政府部门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一些重要的国宾。

  1986年底,风华正茂的谢春林赴日定居,他在东瀛又开拓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今天的上海画坛,大家仍然对谢春林的名字一点也不陌生,因为他经常率领日本的艺术家回国或邀请国内的同行赴日交流,20年间在中日两国之间往返飞了160多次;他还在各地的美术馆主办国际美术展,又不时地参加如中国第八届全国美展等一些重要画展;他的作品,他的事例多次出现在各种媒体报道中,很多国内外的美术辞典中均有他的略历载录。

  “海景山水画”的诞生

  1985年初,谢春林赴东海写生后,被大海的雄壮所震撼,经过多次的尝试,首幅大海山水画作品《心涛》诞生了。当晚,他兴冲冲地赶去老师家里。山水画大师应野平先生观后挥毫赞道:“画格清新求异趣,心潮澎湃接云霄”。受恩师鼓励,谢春林在画海的艺术之路上的探索一发即不可收。

  海景画,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是一个被忽略了上千年的领域。也许历代的首都文化中心都在内地,文人墨客也只能信步于小桥流水而无法直观大海,更妄谈远越重洋了。文学作品中称外国为“海外”,可见它离我们之遥远。而如今,全世界最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几乎全部都是海港城市,文化中心的转移发生了质的变化。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谢春林选择了画水、画海,他足迹也从高山流水迈向了惊涛骇浪。它要画东西,它要走的路,实际上是前人山水画家没有体验到的东西,当然是前人从来未画过的东西。20年前,谢春林负笈东瀛,岛国四面环海,风和日丽的太平洋,变幻莫测的日本海,真是美不胜收,令他心怡。他先用了8年的光阴探访列岛各地,又在7年中断断续续环游了半个世界,再花了几年的时间专研、探索、构想;他从日本和服中得到了启示,多年的专研使他开始能够自由自在地用新的留白技法充实中国画的传统概念,使其表现手法、创作理念日臻成熟。

  谢春林用传统的笔、墨、纸、砚、色,用传统的线、点、皴、擦、染,加上山水画技法中的精髓“留白法”,结合他对生活和写生的切实体会,融贯中西,用新的感受,新的色彩,开辟了山水画的一条新路——“海景山水画”诞生了。

  观谢春林的画,明明白白,“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断无审美障碍,令人赏心悦目。那些精美之作不是简单的写实直抒,是经过了画家头脑中艺术整理后的真情实怀,如入无我之境,从容高华。那神奇的色彩和奇特的视觉效果,那率情的形式美感和丰富的内涵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立业于艺术创作

  谢春林在赴日前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日20多年来,他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在国外,一个艺术家若一生中能有作品被著名的教会大圣堂,庙宇神宫永久收藏,那将被视为流芳百世无上光荣的事情。谢春林是幸运的。他的巨作《富士雄姿》被日本三大神宫之一的�"原神宫永久收藏,成为有史以来进驻日本著名神宫艺坛的第一个外国人,为此荣获了日本皇室颁赐的“御杯”。有评论家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谢春林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朝日新闻》“促进日中友好,神宫增添了一件新的瑰宝。”两国主要的报刊,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中国的中央电视台TTCV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上海电视台摄制并数次播放了专题片《山水情——旅日画家谢春林》。其他,谢春林还应今川市长之邀为京都市政府创作了《黄山松云图》,为以稻森和夫任奉赞会会长的长冈京天满宫创作了《悠久的文化》,为著名的鞍马寺国家重要文化财金殿创作了《千年松云》等巨幅作品。理可顿悟,事须渐成。这些重要的创作活动,使其声望大增,一般土生土长的日本艺术家都难以望其项背,谢春林成了在日本美术界,特别是在日华人艺术家中一个有相当声望的重要人物。

  他的个人画展已举办了24次,画价一路上扬。目前,他的作品在日本市场上,一些精品已达到了上百万至数百万日币的程度,日本最权威的《美术年鉴》、《美术名典》、《艺术家年鉴》等中都有对他的介绍。其中《艺术家年鉴》2005年版中评估谢春林的代表作品为18万日币/号,换算为人民币为8万元/尺,其上扬劲势可见一斑。

  首创是最宝贵的

  “笔墨当随时代,我自有画法”。石涛画语录中的经典是历来有建树的画家皆为追奉的。从传统中来,破传统而出,几乎成了所有画家的追求。当国际交流更为扩大时,一些画家也注意到了大海之壮美,也开始尝试用山水画技法描绘大海。但浏览这些作品,大部分技法简单化,程式概念化,特别是对于留白的运用显得束手无策,显得牵强无奈。而谢春林多年不懈的努力,机智、巧妙地将西洋美术中的长处与中国画语言的表现法则加以整理融合,“十年磨一剑”,20年的执着,终于有了收获。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海景山水画”的诞生不能只看成谢春林个人艺术探索的成功,它的更大意义在于为古老山水画的生存发展拓展了新的巨大的空间。当人们站在谢春林的几十幅以水为主题、充满了生命力的新山水画的面前时,相信大家都会说,这是一位成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从目前整个绘画界的状况来看,说谢春林是第一位成功地系统地画水、画大海的山水画家,此语也许一点也不为过。

  当今中国书画投资热潮高涨,中国书画投资已成为继房地产,金融证券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买金饰品不如买金矿”,在收藏界,大部分有识之士都将收藏视野放在了当代具有活力的优秀画家身上,对那些独创一格或对美术史可能有贡献的中年画家的精品,更是加大了收藏力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东瀛艺术活动20周年纪念在水一方——谢春林海景山水画展”国际巡回展上海首展开幕之际,我相信,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一定会重新认识谢春林作品的历史作用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带来的收藏投资价值也就会不言而喻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