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评论
3  4  
PDF 版
· 苏轼与文人画
· 浅析康定斯基艺术的音乐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苏轼与文人画
□曹玉林
  按照普遍的看法,王维、苏轼、赵孟頫和董其昌,是对文人画的诞生和发展倡导最力,推动最多,影响最大的四个关键性人物。这其中王维、赵孟頫和董其昌三人的画家身份皆无疑义,但苏轼却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票友型的画坛边缘人物。然而就是这位苏轼,作为中国历史上无人比肩的通会之材,却对文人画的发生、发展,蔚成风气,定于一尊,作出了较之另外三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伟大贡献。

  首先,是苏轼最早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虽然齐梁人谢赫在论及刘绍祖画品时,就曾谓其“伤于师工,乏其士体”(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此说与《古画品录》有异),即有着某种文人画的意味,每被后世论者视为文人画之滥觞,然而明确亮出“文人画”这一旗号者则是苏轼。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中写道: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共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

  此乃文人画正式成立的宣言,从此之后,文人画与院体画便彼消此长,并行不悖,构成中国画坛源远流长的两大派系。

  苏轼对文人画发展的更大贡献,是表现在对文人画价值学和形态学的全面阐发上。在价值学方面,苏轼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宝绘堂记》)因此苏轼对于书画采取一种“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同上)的超然态度,将书画当作是“畅神”、“适意”、“墨戏自娱”的工具,即所谓“诗之余”(《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苏轼的这一观点,既源自于儒家的“游于艺”,又筑基于道家的“养生主”,可视为文人画“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价值学原则的发露和雏型。

  在文人画的形态学方面,苏轼的阐发更多,也更具体。众所周知,苏轼反对精工写实,惟尚形似的观点。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苏轼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的观点,对于当时一味在写实上死下功夫的皇家画院,和以韩琦为代表的“观画之术,惟逼真而已”的陈旧的美学取向,无疑是一个公开的挑战。从此之后,“不以形似”和“诗画一律”的观点,便为后来的文人画家视作金科玉律,对绘画的发展和画风的演变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当然,对于苏轼的上述观点,不可作狭隘的理解。事实上苏轼只是反对片面地追求形似,而非是完全反对形似,更非是彻底摒弃造型。故而苏轼又曾说过:“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一首》)对李公麟的造型技艺赞不绝口。另外,苏轼自己的枯木竹石一类的墨戏画,除乘醉遣兴外,也主要是用于同道间的酬酢,并不以正宗的士人画自居。偶然画作接近专业水平,便会喜不自禁,如邓椿《画继》便有这样的记载:苏轼“又作寒林,尝以书告王定国曰:‘予近画得寒林,已入神品格”,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对于苏轼的美学观点应作全面的理解。

  李日华《恬致堂集》谓:“迨苏玉局、米南宫辈,以才豪挥霍,备翰墨为戏具,故于酒边谈次率意为之,而无不妙,然亦天机变幻,终非画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终非画手”的业余者,却凭借其全面的艺术修养和独到的美学见解,成为中国历史上画学理论的翘楚,推动了文人画的宏大事业,这在西方的艺术发展史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