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注意到杨力舟在相关媒体接连发表长篇评述,纵论丹青得失,鉴往知今。例如《中国画人物画的当代性与未来展望》一文中,他系统分析了20世纪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几代人不懈努力,谱写了辉煌的时代篇章,同时也面临严峻考验。这种考验既来自画界自身,也来自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混乱,影响了中国画传统精神在实践中的方向性、深刻性,而变得摇摆不定,要么复古,要么西化,在躁动不安中不可避免地滑向平庸低俗,缺失了应有的精神灿烂。在这个特殊时期、特殊阶段,需要一批思想深刻、技艺精湛而又勇于为国效力、勇于对当代美术事业尽职尽责的骨干画家挺身而出,砥柱中流。
随后,我又读到他的大部头文集《艺苑摭言》。我到府上采访,见他案头上堆满资料。这种做学问的状态,使我感到杨力舟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作为学者型画家,正在找回一颗年轻的心。以其博学儒雅,精研不辍,精通业务而受人尊重。他是一位天生好学之人,放下美术馆馆长的担子后,并没有感到轻松,而是以其豁达包容的个性,踏实认真的一贯作风,继续其在艺术上的不懈探索及对美术事业的深切关注,依旧重任在肩。就他的秉性、经历以及在特定岗位上养成的责任意识,最大的担子莫过于为中国画之人物画的时代作为添砖加瓦,对它的发展进程有所推动。
路经黄河
1942年,杨力舟生于山西临猗县一个农民家庭,因为贫病交加,一岁时母亲被盲肠炎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据后来大人们告诉他,母亲在临行之前,还把他抱在怀里最后一次喝下她的乳汁。5岁时,杨力舟过继给姑父母。姑父当时的职业叫“熬相公”,在一些布店、杂货店之类商铺卖货物,解放后改叫店员。
1947年,兵荒马乱,5岁的杨力舟由山西老家投奔兰州的姑父母,从风陵渡乘坐捆在一起的棉花包上漂流在黄河的激流中,沿岸不时响起枪炮声,他甚至见过飞机超低空飞行、疯狂扫射的情形。年幼的他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经历了丧母之痛、经历了战争拉锯,你来我往的惨烈搏杀,哀嚎声不绝于耳,吓得他紧紧抱住姑姑的腿。那种情形,终生难忘。
黄河由青海发源后一路东下,千回百转,奔大海而去。途经的第一座大城市是兰州。河水将城市环绕、分割、滋养着。他在兰州住了10年,从小学读到中学。学校举办夏令营,孩子们最爱去河心岛——雁滩、马滩。河水在有些地段陡然折转,改向的过程中会形成大片河边滩涂及河心岛。岛上有多种果树。水光树影,瓜果飘香,到岛上度假的情景同样终生难忘。滩涂水浅,渡船难以靠岸,行人要靠船夫背上背下,船夫们赤身裸体。问他们为什么不穿衣服?回答说,我们就一套衣服,打湿了就没穿的了,出工、收工时穿什么?只能脱光了干活。再说也习惯了,船夫们祖祖辈辈都这样。一艘渡船12个船夫,划桨时要齐心协力。船舱里的旅客忍不住探头向外看,老船工“咵”地一竹竿朝脑门上打过去。船夫们裸体在甲板上来来往往,船舱里坐满旅客,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头顶上来回晃荡。这些经历也一直留在脑海里,成为他日后从事艺术创作的情感之源。
后来他到西安求学,来来回回也要过黄河。白天一河大水,夜间一船月色,总叫你一辈子都会念着、想着。西安美院离城约有45里路,往返途中住过大车店,一晚上只需一毛钱,30个人的大房间躺满了裸体汉子,一丝不挂,衣服用腰带一捆,吊在梁头上,以防爬满虱子。哎呀,那种场面能否转化成画面?我们的绘画作品中为什么没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西安美院坐落在长安县樊川一道坡坎上,地名叫“兴国寺”。寺庙早就没了,只剩下两棵大柏树。教室设在坡坎上,一条山道盘旋而上,路旁既有窑洞也有平房,附中教务处设于坡顶大柏树旁的房间里,叫“和平堂”,是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的军人们建造的小洋房。1957年7月的一天下大雨,山道成了溪流,杨力舟冒雨上山,跑到“和平堂”查询考试结果。教务科长章青老师正在屋里写榜,一抬头看见窗外趴着张湿漉漉的脸,他用陕西话喊道:“有你呐、有你呐!”随后,谢永熙老师也喜滋滋地说:“嘎娃子,榜上有你呐。来来来,坐坐坐,我给你画张像!”杨力舟至今还保留着这幅画像,画中的他细长的脖子,穿一件粗布衣裳。
这年杨力舟15岁,独自背个铺盖卷到西安应考。同时考取的还有一位山西女同乡叫王迎春。40人的班级里,他们是年纪最小的学生,也是学习最用功的学生。
踏上起点
养父母曾希望杨力舟学医,哪怕兵荒马乱,也能有碗饭吃。没想到他却爱上了绘画,跟着高年级的画友写写画画。又偶然遇到一位来自山西老家的文化人,教他练习书法,临摹柳公权的字帖,又练颜体,写小楷、中楷,一写写了几十年。我采访时还注意到桌案上的楷书作业。他出门写狂草,回家练楷书。动静结合,一张一弛。
后来,汪希曾老师由南艺毕业后支援大西北,在回民中学任教,杨力舟跟他学画,画静物、画油画,自此接触到西方绘画。高年级的杨国光、潘兹培等画友率先考上西安美院附中,把杨力舟也带上了这条路。
那时,刘文西由浙美毕业自愿来到大西北,要求分到西安美院任教,常年坚持深入生活,走遍陕北的每个村庄。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大视野及历史感;刘文西立足生活,紧随时代,坚持大创作的不懈追求;从不同侧面树立了榜样,给杨力舟以巨大影响。第三学年学校分专业,他与王迎春商定各学一套,分头攻关。杨选择油画和雕塑专业,王选择国画和雕塑专业。为了齐心协力画大画而努力多学一些本领。
《四女图》是其画大画的前奏、练兵,反映劳动妇女离开锅台、炕头,走向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的情景,作品的主人公均有生活原型。王迎春擅长捕捉灵感,胆识过人,充满创作激情。《四女图》由她起稿,却因准备不足而显得力不从心,杨力舟自告奋勇,帮助她完成了此作,被《陕西画报》刊用,时间是1959年。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发表作品,并由此走到一起,成就了一段佳话。
杨力舟的人生面貌始于黄河两岸、河东河西。河西即八百里秦川,他的老家是河东的晋南地区,都属于黄河流域的富庶之地。收获季节,麦浪滚滚,一望无际,大批麦客纷至沓来。直到现在,陕西境内及甘肃等地的农民还会加入抢收的队伍。杨力舟新近创作的《关中麦客》便取材于此。两代人走着一条路,靠一把镰刀养家糊口,难免前途渺茫。
随后他往返于黄河两岸,走向城市,辗转求学。天下黄河和八百里秦川看似远去了,也反而更近了,成为他的精神依傍,闭上眼就是黄河,就是那一群群的裸体船夫,就是渡船在江水中劈波斩浪。是谁为他取名“力舟”?父母难道有预见性吗?黄土、黄河、关中大地,以其宽厚养育她的儿女们,使其目标专一,不屈不挠,认准了的道就会一直走下去。
更使他感到幸运的是与王迎春走到一起,得遇知音,得以相互激励。杨的气度,王的激情;杨的造型能力,王的艺术感觉;杨对色彩的理解、对西画的研究较为透彻,王则擅长人物刻画,细微把握,点石成金,等等、等等。彼此互补,强强结合,自当有所作为。
也还应提到契斯恰科夫绘画体系。契是列宾等人的老师,俄罗斯油画界的学术带头人。杨力舟最初的习画导师是油画家,他也一向喜爱油画,尤其是苏联油画,崇拜列宾和费辛。仅在校期间,正规学习油画的时间便长达9年之久。此外,他在雕塑专业上也下过大功夫,研究米开朗基罗,研究达·芬奇和罗丹。人体解剖学如何在绘画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西画中汲取哪些有益的成份为我所用?杨力舟均用作品作了回答,汲取油画元素、雕塑元素等,往国画里渗透。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将写实主义创作推向极至,达到最完美的程度。20世纪的艺术大师,及上溯到18、19世纪西方各主要国家的各大美术流派,他均力求有所了解及借鉴,以求拓地宽广,法臻上乘,扎扎实实打好基本功。他15岁开始接触俄罗斯油画,大开眼界,直到60岁到俄罗斯考察学习,有机会赏读原作。40多年的时间跨度,见证了他的学习热情、求索精神,紧盯国际一流绘画水准。
倾心大创作
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难得读到他所向往的国内外大名家的原作,只能借助于有限的画册及印刷品,求知若渴。罗马尼亚籍画家博巴则是一个例外。博巴受凡·高、塞尚影响,以结构素描入画。博巴又非常推崇中国画家潘天寿,借鉴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摆脱光的影响及西方绘画的种种束缚,强调作品的主观性,以运动线入画,手拿炭条,势如破竹,“唰”的一根长线,典型的大写意方法,非常富有韵律。
学习契斯恰科夫,有助于细致深入地刻画人物。研究博巴的方法可强化笔墨张力,以大刀阔斧的气势驾驭大画。
他就这样孜孜不倦,尽可能地自我充实,一入学就抓创作、画大画,志存高远。学校也把课堂办到了社会上,送画下乡。1958年暑假,全班分成几个组,画遍长安,所有村庄都画上了壁画。同学们身背铺盖卷,每到一地找所村办小学住下来,课桌一拼便是床。晚上家访,白天画画。单线平涂,富于想象。谁见过花生壳里睡小孩?这帮孩子画家就能想出来、画出来。
196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到单位报到了,却又因故离职,双双回到山西太原,到一家印刷厂上班。家人说,赶快回来吧,安心上班吧,弄个臭知识分子的帽子戴着,有什么好?工厂领导讲,谁说大学生没用?不是干得挺好吗?学了本事也别扔了,给厂里画张毛主席像吧,就画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那一张。画出来一看,一模一样,一片叫好声,引来附近厂的领导都来看、都来请。更有纪念活动,上街游行,印刷厂的队伍最出众,头前是毛主席肖像,随后是《毛主席去安源》。工人师傅做个大木匾,安上轱辘,众人推着走在大街上,给工厂争光了,不用下车间干活了。厂领导下令做一些大板子,把厂房、厂区、能挂的地方全都挂上,全都画上画。
1970年,杨力舟与王迎春联手创作了油画《平型关大捷》,是他们从西安美院毕业之后的第一幅主题性创作,当时曾专门到某部体验生活,沿晋北长城一带收集素材,直到作品出炉,历时达一年之久。《平型关大捷》以写实手法刻画了典型环境下的英雄群像,以惨烈的厮杀场面再现历史真实,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八路军战士与日寇展开白刃格斗。画面的下半部分以实景入画,人物众多,描写细致,惊心动魄。画面的上半部分则设远山、筑人墙,形成跌宕起伏的画面视觉。正中部分加以虚化,以其缕空般的效果衬托写实部分,使之远近拉开,虚实相应而显得有声有色、波澜壮阔。
到了1972年,这对从未放下过画笔的“黄金搭档”迎来新的机会,《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有关部门借机重提美术创作。在省美协老领导苏光先生的领导和参与下,杨力舟、王迎春创作了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主席在晋绥日报编辑部的谈话》。苏光作为鲁艺老兵,晋绥日报的老编辑,亲耳聆听过这次讲话,作品由他提出创意并构出小稿,杨力舟、王迎春由工厂抽调上来,创作此画,用以参展。
如今重读“文武之道”,仍会感到朴实亲切的画风扑面而来,不失为历史佳作,人物刻画鲜活自然,用光设色别具匠心。
随后,杨力舟和王迎春再接再厉,创作了国画《挖山不止》。他们同陈永贵很熟,早在多年前就曾给他画过像,画罢了请他签名,老陈笑说,我这两天刚学会写“陈永贵”这三个字,这会儿就用上了。他们曾多次到大寨体验生活,协助大寨展览馆开展工作,与陈永贵一同参加劳动,耳濡目染,作画时的心情迫不及待,白天下地干活,收工之后连夜画出素描稿。画中的陈永贵迎风冒雪,带领乡亲战天斗地,挖山不止。“乡亲”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离老陈最近,可以看作是郭凤莲等人,又似乎更像杨力舟和王迎春。他们那么年轻,自小出身贫寒,酷爱学习和劳动,王迎春的课堂作业及考试成绩一直很好,创作能力尤其出色。杨力舟下乡写生作画,皮肤晒爆了一层又一层,也所以练就了驾驭大创作的本领。艺术创作如同挖山,也要有一种乐观豪迈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乐于拼搏奉献。
无论“文武之道”还是《挖山不止》,无论油画还是国画,均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基本功,擅长构图,以其非凡的造型能力捕捉人物的音容笑貌,细微而深入,尤其主要人物,形象逼真,造型准确,举手投足间极富魅力,给人以可亲可敬之感。
采访中翻看资料,杨力舟历年所作有许多未曾发表过的作品,多为点题之作,刚成稿即被取走,连张反转片都没来得及拍。虽属匆匆赶画,却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的领袖画像,极具神采,足见以素描为基础打下的造型能力已炉火纯青,对人物的理解与形象刻画渐入化境。
如果说“文武之道”、《挖山不止》、《给毛主席写信》等作品还只是开局,是其成名作,那么,《黄河在咆哮》、《火线上的姐妹》、《太行铁壁》、连环画《小二黑结婚》等则是其代表作,标志杨力舟、王迎春的创作迎来巅峰期。在时间上,由上个世纪70年代末延续到80年代中期。题材则是对中国革命史的真切回顾,抗战中抵御外虏,将士们同仇敌忾,以热血之躯筑成中华长城。解放战争则是人民大众的觉醒及奋起抗争,以翻江倒海之势摧毁着旧势力、旧制度,再次证明了历史的真理性: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些作品的问世决非偶然,是其长期积累的结果,几十年苦心求学的结果。更有社会发展,时代推动。中国画之人物画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高峰期,涌现出一批《八女投江》、《转战陕北》那样的大作、力作。“文革”之后,以黄胄、方增先、刘文西、杨之光、周思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人物画家再次脱颖而出,将人物画创作推向一个新时期,杨力舟夫妇正是这个时期涌现出的新人。
同时,他们的作品又得益于黄土、黄河,是在西北高原上展开的时代厚重,倾注了对这片土地的一往情深,对父老乡亲的由衷爱戴,对革命英烈的深切缅怀。
后来,杨力舟与王迎春在致力于大型创作的同时也画一些小品,除了创作一些戏曲人物、飞天伎乐和古代人物画之外,主要画农村题材,以农村娃为主,画那种童趣天真、无忧无虑,多是他们少年时代的生活回忆,是山西、陕西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真情实感。杨力舟生于农村,哥哥、妹妹等众多亲人至今仍然生活在农村。王迎春的老家地处偏僻,靠天吃饭,在山坡上种点玉米,养几只山羊、家禽,直到现在还是这种原生态。她画笔下的小羊羔作了拟人化处理,新颖的技法背后是情不自禁的牵挂和关爱,愿广大农村早日脱贫致富,嘎娃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有书可读。杨力舟画的牧羊娃身穿小皮袄,当地叫“白板子”,能铺能盖,防寒又防雨,非常入画,被他画成一种符号了。小羊羔,小皮袄,唢呐声声,日出日落,这就是一部分孩子的童年。宁夏、陕西、山西、甘肃、青海,至今仍时有所见,放羊娃们身穿的“白板子”破旧不堪,磨得直掉渣渣。
生活中的杨力舟朴素谦和,待人诚恳。尽管他曾长期担任美术界的领导职务,但其学习热情未减,基本功训练从未间断,在感情上、在艺术追求上始终情系黄土、黄河、父老乡亲,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描绘劳动群众,革命英烈。对人生命运的热切关注是其一贯的创作主线、一贯的指导思想。他于近期创作的《烈属》,表现解放初期老百姓的喜悦心情,渴望能在天安门前留个影,哪怕画一个天安门也要满足这一心愿。拍照时,母亲没有忘记带上儿子的遗像,为了能有今天,她们献出了唯一的儿子。《南山岭上南山坡》取材于一首陕北民歌吧?歌曲的作者叫史掌元,是杨力舟的老朋友。这位农民作曲家一生谱曲逾千首,有些歌曲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他自己却因生计艰难,84岁时还在山上打石头。
在平凡中寻找美
杨力舟对于中国画的深入理解及其绘画实践,发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下,发生在“文革”干扰在前、社会转型于后的特定时期,中国画的发展进程起伏跌宕,莫衷一是。他认为中国画需要具象写实,又要以意象美为核心,强调精神性,并在实践中予以贯彻。同时融入浪漫主义、立体主义以及表现性与象征性,最终形成他的绘画风格。
他认为中国画传统博大精深,从青铜器纹样,到陶画、岩画、漆画、帛画、宗教绘画、卷轴画、壁画,一直发展到近现代意义上的传统绘画,或以工写划分,或以人物、山水、花鸟画“三分天下”,或是文人画一枝独秀,无不以意象美与具象写实相贯穿。纵观历史,中国画的发展进程始终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主流精神,始终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广泛吸收其他艺术形式、艺术成果之精华而得以保持其鲜活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流派的艺术成果纷至沓来,也随即引发了各种争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拿来主义、生吞活剥,或是关门主义、视而不见。回想汉唐盛世,对于西方文化、西方绘画,完全采取开放的心态,大规模地借鉴吸收,从而迎来中华文明的空前繁荣。时到如今,我们又岂能作茧自缚?
早在学生时代,很少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和条件,只要有一点新鲜的东西,杨力舟总是积极地学习、汲取,包括博巴派,在国内曾遭受冷遇,他和王迎春仍旧接受了他的素描技法。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习条件的不断改善,他们对西方现代流派作了系统的了解、考察、分析和借鉴,同中国画传统技法相结合,用于绘画实践,收获巨大。
纵观他们的作品,总体风格追求气势雄浑,富有激情,深沉悲壮,俯仰吟哦,以其内心独白式的情感渲泄,求得艺术真诚,以笔墨的书写性与色彩的灵动性相结合,创造了不拘成法、充满活力的画面语言。
其一,关注人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劳动者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崇尚和谐美好的社会理念,始终是杨力舟与王迎春作品的立足点,是其具象、写实风格的基础。
其二,借助广阔的草原及群马奔腾,由表现民族风情入手,倡导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竞争精神、民族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力舟等人曾有机会到锡林格勒采风。蓝天、草原,一望无际,真是美极了!那达慕大会热闹异常,目不暇接,尤其小孩赛马,太精彩了!高头大马与骄小的骑手配合默契,疾风暴雨般飞驰而过。他将其比作“飞动的彩云”,画笔下又增添一项新的表现内容——赛马系列。他笔下的马骠悍雄健,铁蹄如铲,神驹天降一般,云卷云舒。他用笔大刀阔斧,极富张力。撼人心魄的时刻发生在起跑前,参赛选手及赛马踏上起跑线,一根红线拦住跑道,马蹄“踏踏”,跃跃欲试,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气氛火热到极点。杨力舟的作品便抓住这一时刻,纵笔挥洒,色墨互动,高歌一曲,盛赞其拼搏精神、民族雄风。
其三,作品饱含忧患深沉的思绪,寄托着他们对贫苦农民、对家乡父老的热爱与同情。这是由他们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也出自对艺术作品之功能价值观的认定,即优秀的作品必定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穷则变,测幽微的客观功能。
其四,杨力舟是中西兼学的典范。观念上认准中西融合;治学上广泛涉猎吸收;能力上具备了中西兼长,以及工写兼长。水墨以外,亦作重彩;人物画以外,亦工山水、花鸟。他和王迎春合作的巨幅青绿山水壁画《山河颂》,陈列于全国政协礼堂,现正为国家另一场所创作尺幅更大的山水画巨作。杨力舟的艺术视野及动手能力,使他圆满地完成了文化部交办的各项工作。尤其任职中国美术馆,曾受命于危难之时,以其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勤奋工作,换来巨大变化,向国际一流展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五,善于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探寻美、表现美。通过塑造形象,以其相应的形式传达美的效果。始终坚持具象大写意与进精刻微相统一的中国画现代之路,以此保持生动鲜活的艺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