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美育
3  4  
PDF 版
· 考点施招
· 高中素描教学三步法
· 谈当前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8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谈当前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
■黄 超
  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学习美术专业的热潮。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背着写生夹的小学生来往于一些公办或个体的美术辅导班,而各大高校美术专业招生也常常爆满。但同时在这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里我就较为突出的几个进行分析。

  一、人们对于接受美术专业培训的学龄存在盲目性。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并学得一技之长,希望能够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对此有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上美术班。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这种做法本身也没有错误,可是他们当中却有相当的一部分家长没有弄清孩子成长、学习的阶段性特征就过早地为自己在上小学的子女选择了去学素描这一难度极大的学科。我们知道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个具有很强艺术表现力的独立画种,他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对于技术的要求极高。小学生的视觉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这使他们很难让眼睛和手的动作达到学习素描所须最基本的协调,这时候让他们学素描是不成熟的,而家长让孩子们学素描正是看到了素描的实用性而没有去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我们通常把学生进入中学以后作为学习素描的最佳时期,让他们过早地接受专业培训弊大于利。

  二、人们对于美术专业缺少了解,在选择美术专业时存在盲目性。

  学习美术还需要本人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爱好可以是先天存在或后天培养的。学任何专业都是如此,兴趣和求知欲是提高专业技能的根本动力之一,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对他来说学习的过程也是被动、漫长甚至是痛苦的,那么他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潜力就会非常有限。只有兴趣和潜力兼顾才适合学专业美术,才能走得更远。

  吴冠中老师在一次访谈中说:现在大量地招生,这个我很担心,主要是为了赚钱。适合培养美术的人不多,有些学生根本不适合学美术,他搞数学可能很好,但是却选择了美术。这是一种弊病。各种行业的选择是很需要条件的;一般孩子大部分都比较喜欢美术,但不要因为他喜欢就觉得他有这方面的才华,所以不要过早地到文化馆去培养他。如果不事先对他进行选择,那么就有可能让他走上错误的路途,如培养得不规范反而会适得其反。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美术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让不适合学美术的人硬往美术里“塞”反倒是害了他们,他们真正该做的是尽快发现适于自己的领域,并健康地发展。

  三、美术高考模式死板,应试速成大量存在。

  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中经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弄不清楚,甚至有的学生比刚进校时还差。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在教育上出了问题,这就有必要在他们上大学以前的受教育情况进行剖析。现在的高校美术专业考试中大都流行一种“默考”的形式,从出题者的目的来看无非是想让考生在这种“自由发挥”的情况下考查其基本功及综合素质,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创意与表现特质的个性的展示。本来这种考核的思路是较全面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美术教育的发展道路上至此又衍生出另一种以应对各种命题考试(尤其是高考)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即“应试教育”。同其他形式的应试教育所不同的是:“美术应试教育”的特点可用“速成”两个字来概括。由于速成,传授者不可能把绘画各基本要素的关系、原理和其中的奥妙传授给学生,更不需学生花长时间去理解和掌握他们,往往是老师要他们怎么画他们就得怎么画,而且学生也没有时间去质疑这些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表现手法被死死地钉在一种“模版”上,而这个“模版”却正是为考试而量身定做的。这一切使考上大学的美术生在专业学习上缺乏后劲,心中感到空虚从而可能使其在大学中“混日子”。而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应试教育”是一种极不负责任且有消极后果的教育方式。

  应试速成教育之所以还大量存在,归根结底就是考试模式的不合理,也就是说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就是使考试模式合理化。比如说前一阵国家推行的“大综合”的考试模式就使学校应试教育的效果发生了变化,客观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际上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美术高考和普通高考在规律上是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对考试模式的改革来解决,对于新的考试模式的出台我们拭目以待!

  四、美术教育变成牟取暴利的工具。

  应该说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美术教育的产业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育产业化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它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近年来,我国开始进入教育产业化时期,但中国的教育产业化却出现畸形发展的态势,“产业化”成了“商业化”,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本质的转变,由从前的“教书、育人”变成了“赚钱、误人”。

  美术教育产业化是中国教育产业化的一部分,他除了有以上的一些共性之外在表现上还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前面提到的铺天盖地的私立和公立的美术教育机构就是一种表现。这些美术机构大多以美术高考生为主要生源,每月的学费通常在千元以上。这些单位的负责人还往往会通过一些手段夸大自己的能力以招揽学生,实际上他们并不关心教学的实际效果,只是看中经济利益。因为他们面向的是高考生,并不需要制造什么“回头客”,而学生又因为缺少专业考试和社会经验,所以对这些事物缺少鉴别能力,往往很容易上当受骗。美术教育产业化的另一些表现是它加剧了美术考试中的腐败。一些美术高考辅导班,现在的美术辅导班已经不是以前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为职责的教学机构了。随着近几年人们“经济意识的提高”,现在的美术辅导班已经变成了以提供学生辅导、消费甚至是替学生找枪手的一条龙服务的考试机器。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美术考试的一些问题,降低了学校美术生源的质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